医护同步责任制管理模式在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应用及体会

/ 2

医护同步责任制管理模式在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应用及体会

李萍

李萍(湖北省沙洋人民医院内一科湖北沙洋448200)

为贯彻落实2010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夯实基础护理,提高病人满意度,2010年8月我科被医院定为《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的试点病房。面对新形势下开展整体护理的要求,如何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安全、满意的服务,我科借鉴同行业示范病房的经验,结合本院的实际,全体护理人员积极开动脑筋,群策群力,积极转变工作模式,一切以患者为中心,于2011年3月开始在科内实行了医护同步责任制管理病房的工作模式,较大幅度提高了病人、医生及领导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是护士愿意、医生及病人欢迎的工作模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采取抽样法选择2010年第四季度住院患者298人次(对照组)与2011年第二度住院患者306人次(实验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实施方法培训学习,转变思想观念,达成共识。科室召开专题会议,组织学习医护同步责任制管理病房的工作模式,探索实施办法。

1.2.2构建医护同步责任制管理模式框架医护同步全程服务的责任制管理模式指在组织结构上和内容上由不同层次的医护人员组成,对1组患者实施医护同步管理,通过医护小组对1组患者实施的一体化治疗与护理。就是在病区分成若干责任小区,实施医疗:实行科主任—主治医师—住院医师三级负责制,负责所管病人的一切医疗工作。护理:实行护士长—护理组长—组员三级负责制。并与医疗组同步分成2个责护组,4个护理小组,小组成员按照主管护师、护师、护士不同层次进行组合,2名责任小组长,2名固定的管床护士,每个护理小组分管7~8病床,医护同组管理本组病人,即由每个医护小组全程负责本组患者的诊疗、护理,实行每个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均由同一个医护责任小组负责全程服务。

1.2.3营造科室氛围,做好同步宣传根据医护人员的职称、级别、性格、个人意愿等进行医护搭配、分组,将科室实施的医护同步责任制管理病房方案上墙公示,并将同组医护人员的名字、照片、联系方式悬挂于各自分管的病房。

1.2.4明确岗位职责,采取弹性排班科内30张病床分成2个小组,根据护士职称、能力、年资等因素,遵循高、中、低的分层次使用管理原则每组安排8个护士,设1名责任组长、1名管床护士、2名代管护士,科室通过竞聘上岗设立责任护理组长2名,责护组长要求具备护师以上职称,大专以上学历,专科护理技术熟练,有较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和处世技巧的高年资护师担任,主要负责本组危重病人的包干治疗、护理,并负责协助、指导本组其他组员完成各自分管病人的护理工作,负责护理质量的把关。双休和节假日有一位责任小组长当班,确保每天都有本小组成员对每个病人进行全面、连续的责任制护理负责制。同时从每个责任小组中选派人员轮流参加公共排班,如中午班、夜班等,如白班、中午班、夜班者治疗护理任务多、危重病人多时根据工作量,需要及时增加小组成员中的辅助护士或是小组长应急。每天责护组长及管床护士跟医查房,确保第一时间知道分管病人的检查结果,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1.3评价方法采用我院自制的优质护理示范病房护理质量评分量表的方法来评价护理质量的效果,内容包括病房管理、基础护理、分级护理、护理安全管理、管床医生及护士的知晓率、健康教育知晓率、患者满意率、医生满意率、护士满意率八项指标,与对照组的护理质量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方法数据分析用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分别计算两组的病房管理、基础护理、分级护理、护理安全管理、管床医生及护士的知晓率、健康教育知晓率、患者满意率、医生满意率、护士满意率八个项目分值的均数、标准差,采用t检验,P<0.01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见表1。表1结果显示:实验组各项护理指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尤其护理安全管理、管床医生护士知晓率、患者满意率、医生满意率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表1实验组实施医护同步全程服务护理模式后各项护理质量与对照组对比(x-±s)

3讨论

3.1医护同步责任制管理模式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护士的潜能医护同步责任制管理模式下责护护士责任心得到强化,在工作中由“要我去做”的思想转变为“这是我的病人,我要去做,要对自己的病人和医生负责”的主动服务观念,主动巡视病房,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为病人解决各种疑难问题。全面调动了全科护士工作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各尽所能,充分发挥了护士的潜能,增强护士工作的成就感。

3.2医护同步责任制管理模式和谐了护患关系,有效提高了病人满意度医护同步责任制管理模式下一个责任护士负责照顾1组患者,责任护士相对固定,医生和患者容易找到自己的责任护士;另外责任护士与医生对合分管患者,强化了患者“我的责任护士”的概念,使患者时刻感到时时有人管;护士不离开病房,床边办公,病人随时可以见到护士身影,护患沟通机会增多,能主动发现病情变化及各种让病人困扰的问题,并及时与病人和医师沟通,及时处理,使患者感觉到护士经常在身边,解决不了的问题有自己的护士帮找医生来解决,有被照顾、很安全的感觉,对改善护患、医患关系提供适合的平台,护患关系融洽,护士的工作得到患者和家属的好评,患者满意率明显提高。

3.3实施医护同步责任制管理模式融洽了医护关系,有效提升了医生的满意度医疗和护理是两个不同的学科,有着各自的体系,在临床医疗过程中两者是密不可分的,不协调的医护关系也会引起护患纠纷。在传统的责任制护理模式下,医嘱由不同班次的护士执行,不便于医护之间沟通和协调。医护同步责任制管理新模式,责任护士与医生所管病人基本相同,为医、护、患三者的沟通提供了便利,做到有效的医患、医护、护患三者的沟通,降低医疗风险。责任护士每天跟医查房,参加病例讨论,对病人病情更熟悉,在医嘱处理时,护士起到执行、督促、检查、反馈的作用;与医生沟通时,责任护士能提供准确医疗数据,有效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取得了医生的信任,因此,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3.4实施医护同步责任制管理模式保障了护理安全医护同步责任制管理新模式下,护患相互信任,护士熟悉病人治疗计划,医嘱执行过程环环相扣;护士不离开病房,床边办公,能主动发现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责护组长每天对本组病人进行护理质量的督导,杜绝了差错发生环节,保障了护理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