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面部播散性粟粒性狼疮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中西医结合治疗面部播散性粟粒性狼疮疗效观察

马丽萍

马丽萍(广东省东莞市虎门医院523900)

【中图分类号】R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2-0124-02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面部播散性粟粒性狼疮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副作用或并发症的防治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2011年3月收治的60例面部播散性粟粒性狼疮患者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以激素治疗为主,观察组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0%,对照组有效率56.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在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等实验室指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SLE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既能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减少激素用量,又能有效降低各种副作用或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面部播散性粟粒性狼疮解毒祛瘀滋阴中西医结合副作用

面部粟粒性狼疮也称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是寻常狼疮的一种变型,常好发于中青年,好发于眼睑、颊部及鼻附近。表现为散在的圆形的不破溃的丘疹,愈后留有萎缩性疤痕。可根据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等,与系统性红斑狼疮不难鉴别。该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本文笔者根据2006年4月~2011年3月收治的60例面部播散性粟粒性狼疮患者进行治疗比对,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较为理想,现将材料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文资料根据我院2006年4月~2011年3月本科门诊收治的60例面部播散性粟粒性狼疮患者,其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18~43岁,平均年龄29.8±4.3岁。病程5个月~4年,平均病程19.4±5.1个月。所有患者均表现不同程度的面颊、双下眼睑皮损分。随机将60例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二者在年龄、性别上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逐个对皮疹电灼,先刺入皮疹基底部,然后通电,待病损组织凝固或千燥后,涂以碘配。术后给强的松,每日30mg,7天后改为每日20mg,连服3周,观察组同时给以扶正消毒饮(黄茂30g,当归20g,野菊花15g,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2g,连翘12g,双花20g)煎服,每日1剂,连服2~3周。

1.3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为面部皮疹全部消退,显效为皮损消退≥70%,有效为皮损消退≥30%,无效为皮损消退<30%,有效率以痊愈率加显效率计算。

1.4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差异显著性采用配对性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治疗组有效率90.0%,对照组有效率56.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中4例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能坚持治疗;对照组中2例出现肝功能异常,停药后随诊2个月恢复正常。

表1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例(%)

组别例数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

观察组302252190.0

对照组301228556.67

χ26.34

P<0.01

2.2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血液常规检查指标见表2

表2血常规治疗前后比较(X±S)

组别血红蛋白(g/L)白细胞(×109/L)血小板(×109/L)

观察组疗前107.21±17.35##**5.41±2.35##**109.28±31.76##**

疗后112.03±14.966.75±2.44141.12±35.64

对照组疗前106.98±17.215.43±2.43#110.11±32.36##

疗后109.00±16.696.00±2.74121.29±30.18

注:#与疗前相比P<0.05##与疗前相比P<0.01**与对照组相比P<0.01

3讨论

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lupusmiliarisdisseminatusfaciei)皮肤表皮轻度萎缩,真皮血管周围有致密淋巴细胞浸润。系结核杆菌由外界侵入皮肤而发病,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好发于颜面,胸背部,可形成黑头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损害。损害呈苹果酱色的小结节即“狼疮结节”,破溃后形成萎缩性瘢痕,瘢痕上可再生新结节,皮肤毁坏性大,常形成溃疡。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症状初起为少数鲜红或褐红色,称狼疮结节。可向四周扩延,为弥漫性浸润。结节柔软。有的结节破溃形成溃疡,常因瘢痕收缩,发生略形或功能障碍。损害多在颜面。易于复发。相当于中医的“肺风粉刺”。其病因复杂,至今未完全明了,主要与以下四种因素有关,雄激素与皮脂腺功能亢进、毛囊皮脂导管的角化异常、毛囊皮脂单位中微生物的作用、炎症及宿主的免疫反应有关。

病理诊断为结核样浸润或结核性浸润,即结核性肉芽肿,是由上皮样细胞,淋巴细胞及巨细胞构成的肉芽肿,在结核中心的组织常呈干酪样坏死。部分病人,常因瘢痕收缩而形成各种略形,如眼睑外翻、兔眼等。疾病辨析:结节病。盘状性梅毒病。深部真菌部。结核样型麻风。中医治疗方法:阴虚痰结。证候:颜面有暗红色浸润,斑块结节形成溃疡,流脓,乏力,低热,盗汗,纳差,舌质微红,苔薄白,脉沉细。根据患者皮损明显,色泽红黄,脉来数有力,舌质红苔薄黄,辨证为热毒炽盛型,以凉血解毒为法,本文在激素治疗基础上,服用给以扶正消毒饮(黄茂30g,当归20g,野菊花15g,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2g,连翘12g,双花20g)煎服,每日一剂。1个半月后复诊,见额部及面颊部皮疹基本消退,结节亦明显缩小,患者面露喜色。我们认为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中医药治疗,效果更佳显著。

参考文献

[1]刘岩,李铁男.雷公藤多甙片在颜面粟粒性狼疮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2,12(01):85-87.

[2]胡亚红.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皮损及外周血中相关免疫功能的研究[J].河北医科大学,2003,8(4):356-357.

[3]詹明峰,颜面部播散性粟粒性狼疮和结核杆菌相关性的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2008,30(6):254-255.

[4]李彦华,郑凤兰,雷明君.36例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临床及病理分析[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5,32(04):476-479.

[5]高萍宇,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1例[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1,13(05):146-147.

[6]许善霖,杨玲,陈远强.中西药结合治疗红斑狼疮患者皮肤黏膜损害的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0,37(1):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