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分析

王桂芬

王桂芬(辽宁省丹东市传染病医院118002)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78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热解毒类药物清开灵口服液,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3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31/3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水疱结痂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总病程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解毒口服液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能明显缩短病程,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手足口病临床治疗分析

【中图分类号】R7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8-0254-01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性疾病,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秋夏季为多发季节,该病的主要表现特征为发热,手、足、口腔及臀部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重者可并发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呼吸道感染及急性弛缓性麻痹等[1],重者可危及患儿生命。为了研究小儿手足口病的有效治疗方法,现将我院自2010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78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患者资料

选取2010年5月-2011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手足口病患儿,所有患儿均符合2008年卫生部颁布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关于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患儿临床表现为:前期出现发热、咳嗽、头痛、流涕等,发热1-2d后手足、口腔、臀部等出现皮疹。同时排除重症患儿。其中男43例,女35例,年龄2-6岁,随机将78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2.3±0.36)岁;对照组38例,男21例,女17例,平均年龄(2.4±0.29)岁;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及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一般治疗,对于发热患儿,体温<38.5℃者给予物理降温,>38.5℃者给予适量退烧药;不能进食或食欲差者给予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及适当补液;手、足、臀部皮疹者外用炉甘石洗剂;口腔疱疹给予冰硼散外敷。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10mg/kg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治疗5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口服清开灵口服液。

1.3疗效观察

治疗结束后对两组退热时间、水疱结痂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总病程时间进行观察,并根据以上观察指标对疗效进行评判,显效即治疗2d内体温正常,手足心皮疹及口腔疱疹溃疡明显好转;有效即治疗2-3d体温恢复正常,手足心皮疹及口腔疱疹溃疡有所好转;无效即治疗3d以上体湿仍未恢复正常,手足心皮疹及口腔疱疹溃疡无好转。将显效和有效视为临床总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3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31/3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P<0.05

3讨论

手足口病是儿科多发病之一,主要是由于肠道病毒感染而引起的,此病发病快,传染性强,如不及时接受治疗,可引发心肌炎、脑膜炎等多种严重并发症,甚至可导致死亡,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临床主要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但中医理论认为[2],手足口病因内有脾胃蕴热所致,脾开窍于口及四肢肌肉,故热毒上攻以口为口疮,流散以四肢为疱疹。近年来国内针对手足口病大多采用清热解毒类药物治疗,其具有清热祛湿,凉血解毒的作用,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小儿染病机率,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参考文献

[1]崔彦勇.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当代医学,2010,17(29):51.

[2]吕继忠,张婵.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当代医学,2010,17(23):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