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F-FDGPET-CT、经皮肺穿刺活检对立性肺结节性质判断的评价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18F-FDGPET-CT、经皮肺穿刺活检对立性肺结节性质判断的评价分析

梁月明邱懿德杨明王飞叶俊朱洛伟

梁月明邱懿德杨明王飞叶俊朱洛伟(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528000)

【摘要】目的评价18F-FDGPET-CT、经皮肺穿刺活检对孤立性肺结节性质判断的准确性。方法以本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62例肺内孤立性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检查手段不同,分为PET-CT组(34例)及经皮肺穿刺组(28例)。以手术病理作为金标准,对比两组诊断符合率。结果(1)62例孤立性肺结节中,42例为恶性,18例为良性结节,平均直径为2.3士0.75cm。(2)经皮肺穿刺肺活检准确率高于18F-FDGPET-CT(96.43%vs82.35%,P<0.05)。结论18F-FDGPET-CT、经皮肺穿刺活检对孤立性肺结节性质判断的均有较高的准确性,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检查手段。

【关键词】孤立性肺结节PET-CT经皮肺穿刺活检影像学

【中图分类号】R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8-0110-02

孤立性肺结节性质的判断对临床决策的制定至关重要,目前主要有血清学、影像学及细胞学检查等方法。血清学肿瘤标记物对恶性结节的敏感性不高,特异性与癌肿的细胞分型相关,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价值。18F-FDGPET-CT可从形态学及组织代谢两方面对结节性质经行评估,为近年来常用的影像学方法。经皮肺穿刺活检具有微创、直接获取结节细胞组织等优势,其应用价值愈来愈受临床医师的重视。本研究通过对比18F-FDGPET-CT、经皮肺穿刺活检对孤立性肺结节性质判断的准确性,探讨两者的优劣性,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判别。

一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期间62例肺内孤立性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5例,女27例,年龄30~75岁,平均55.8岁。患者症状为咳嗽、胸痛等23例,体检偶然发现者25例,因其他系统疾病就诊或有原发肿瘤而偶然发现者14例。根据术前检查手段不同,分为PET-CT组(34例)及经皮肺穿刺组(28例)。

1.2设备和方法

1.2.118F-FDGPET-CT

使用德国Siemens公司Biographsensation16PET/CT,显像剂为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CT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290MA,螺旋扫描。PET扫描参数:3D模式采集,重建方法采用迭代法重建。采集完成后PET图像与CT自动同机融合,得到三维图像及横断位、冠状位、矢状位多幅图像。选择病灶放射性浓聚程度最高的层面,利用ROI(regionofinterest)技术勾画CT所示病灶部位,计算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以SUVmax>=2.5作为恶性诊断阈值。

1.2.2B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

28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术前行经皮肺穿刺活检,均于超声引导下进行。超声采用ALOKAα10超声诊断仪,9133型5-2探头,巴德自动活检抢,18G切割式活检针。嘱患者准各好后屏气,超声引导穿刺针避开正常肺组织、大血管及坏死区,针尖快速到达肿物边缘,击发活检枪。活检穿刺取组织后,迅速退出穿刺活检针,根据取材满意情况决定活检针数,将活检组织固定于10%甲醛溶液中,送组织病理学检查。

1.3手术切除

所有手术患者均采取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对术前诊断为恶性肿瘤及术中冰冻病理为恶性的采取VATS下的标准肺叶切除及淋巴结清扫;对术前考虑为良性病变及术中冰冻病理为非恶性的行VATS下肺段或肺楔形切除。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软件应用SPSS17.0,PET-CT组及经皮肺穿刺组诊断符合率的对比应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62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均获得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情况见表1。

表162例孤立性肺结节术后病理

PET-CT组中,24例考虑恶性,术后证实恶性者为20例;10例考虑良性,术后证实为良性者8例。出现假阳性的4例为炎性假瘤及肺结核,误诊为良性的2例为腺癌。且本组病人中,发现SUVmax值与结节大小呈正相关,结节越大,SUVmax值越大。而SUVmax大小在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中无显著差异。

经皮肺穿刺活检组中,20例考虑为恶性,术后均证实为恶性;8例考虑为良性,术后证实有1例为腺癌。

本组研究中,经皮肺穿刺组诊断符合率高于PET-CT组(96.43%vs82.35%,P=0.035)。

三讨论

孤立性肺结节是指不伴有肺门和纵膈淋巴结肿大、肺不张或肺炎的肺实质内的圆形或椭圆形致密影,直径≤3cm[1]。本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中32.26%为良性病变,67.74%为肺癌。肺癌中以腺癌位主,这与腺癌大多生长于肺周边的特点有关。而肺周边的结节病变通常难以通过纤维支气管镜、痰脱落细胞等确诊,必须借助影像学、经胸肺穿刺等方法取得最接近真实情况的数据。而影像学方面,CT是检查孤立性肺结节的常规方法,对大多数肺内病变可作出明确诊断,有着较高的灵敏度,但特异性相对较低,假阳性率在30%-40%[2]。曾庆思等[3]以CT值增高20HU作为鉴别标准对47个孤立性肺结节进行分析,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65%。Swensen等[4]对356个孤立性肺结节的增强CT进行分析,其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8%、58%和77%。由此可见,应用CT进行检查,虽然灵敏度较高,但缺乏特异性,导致大量的假阳性结果。PET作为一种非创伤性检查手段,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显示出较高的准确性。Gupta等[5]用PET-CT对1000例无症状的肺癌高危人群的孤立性肺结节进行研究,并与CT作比较,发现52%的病人可以得到更早期的诊治,从而使患者的预期生存期平均延长6.2年。此外,PET的阴性预测值也较高,有报道称可达92%-100%[6],明显优于CT及MRI。但是,值得注意是,本组病人中,仍有2例病人在PET中提示良性,术后证实为恶性,考虑与病灶大小有关,此2例病人的病灶直径均小于1.5cm,另外,仍有一部分良性病变被误诊为恶性,特别是部分结核增殖灶SUV值亦可出现异常增高。于是,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作用不容忽视。本组病人中,经皮肺穿刺活检的准确率高达96.43%,大大弥保了PET-CT的不足,本组对照研究中,经皮肺穿刺活检,准确性优于PET-CT(P<0.05),且本组病人中,未出现活检后大咯血及针道转移的情况。但是,经皮肺穿刺受病变位置影响,本组病人中病变均较接近胸膜,故穿刺成功率较高,误诊的1例原因考虑为受病变解剖位置影响,取得组织偏少、仅能取得病变边缘组织;本组病人在选择分组上,未完全实施双盲对照,有一定的偏颇,故或者经皮肺穿刺活检联合PET-CT,能大大提高诊断率,避免不必要的开胸手术。

参考文献

[1].Viggiano,R.W.,S.J.SwensenandE.R.Rosenow,Evaluationandmanagementofsolitaryandmultiplepulmonarynodules.ClinChestMed,1992.13(1):p.83-95.

[2].Kubota,K.,etal.,Differentialdiagnosisoflungtumorwith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aprospectivestudy.JNuclMed,1990.31(12):p.1927-32.

[3].朱巧洪,曾庆思与关玉宝,原发性气管肿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14(2):第97-100页.

[4].Swensen,S.J.,etal.,LungnoduleenhancementatCT:multicenterstudy.Radiology,2000.214(1):p.73-80.

[5].Gupta,N.C.,etal.,Solitarypulmonarynodules:detectionofmalignancywithPETwith2-[F-18]-fluoro-2-deoxy-D-glucose.Radiology,1992.184(2):p.441-4.

[6].Gambhir,S.S.,etal.,AtabulatedsummaryoftheFDGPETliterature.JNuclMed,2001.42(5Suppl):p.1S-9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