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新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5-15
/ 3

浅谈创新教育

李明武

河南省洛阳市二十二中学,471000李明武

内容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为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教育目的,我国教育已完成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规,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创新教育,是培养懂科学,有文化,敢创敢干,有创造力的21世纪的建设者和发展者。

关键词:创新教育培养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C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691x(2010)05

江总书记说:“要迎接科学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为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教育目的,我国教育已完成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规,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创新教育,是培养懂科学,有文化,敢创敢干,有创造力的21世纪的建设者和发展者。化学学科是主要的自然科学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化学已成为自然科学的中心学科,它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社会,经济,以及高新领域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在化学学科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深远的意义。

创新教育要求教师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和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每年就有近万种新物质合成,同时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这就要求中学化学教师不能满足,已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务必不断的完善和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

一:建立新的教育模式,适应创新教育。教育已完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规。高考模式也由原来的3+2转化为现在的3+文(理)综合。这就要求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适应时代要求的新的教育模式。要从以前重记忆,轻理解;重知识,轻能力;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不教;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偏见中解放出来。更新观念,转变思想,探索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创新为最终教学目的的一种教育模式,不仅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

二:不断学习和继续再教育,适应创新教育。科技突飞猛进,信息日新月异,知识陈旧,教法僵化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因此,中学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地,不间断地学新技术,新理论,多阅读专业书刊,甚至在互联网上交流信息,建立个人资料库,定期培训,座谈会等,同时还要掌握其它学科如物理、数学、生物等的知识,来提高自身素质,补充新鲜食粮,在教学过程中才能灵活自如,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培养学习兴趣是创新教育的前提。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创新的原动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培养学生兴趣放在首要位置。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是来源于老师的,教师应充分利用化学的实验性和化学与生产,生活,新科技,新发明的密切联系来感染和启发学生兴趣。

一:通过新奇趣味的实验来激发学习兴趣。俄国著名化学家罗蒙诺素夫说:“首先揭开自然内部殿堂惟幕的将是化学实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性强的优势,让学生在趣味十足的实验中认识,了解,洞察世界,在满足好奇心的同时,掌握知识,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如奇妙的晴雨花,氢氟酸雕刻玻璃,变色龙,水上点灯,喷泉实验,铝热反应,银镜反应等。

二:用生动的化学史来激发学习兴趣。化学发展历史悠久,每一种概念理论的形成,每一种元素的发现和制取,都包含着科学家们的心血和汗水,甚至宝贵的生命。如莫瓦桑与氟气,凯库勒与环蛇之梦,舍勒与笑气等。

三: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生产,环境等问题来培养学习兴趣。如酸雨的形成,无铅汽油,人工降雨,人造小太阳,山西假酒中毒案,光化学烟雾,臭氧层破坏,赤潮与含磷洗衣粉等。

创造创新环境是创新教育的先决条件。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新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师生平等。在实施创新教育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观念,抛弃一切不利于学生心理安全的教学方法,要充分尊重和热爱学生,心目中不存在优等生和差生的区别,一视同仁。教学过程中衣着得体,风趣自然,和爱可亲,让学生感受不到台上台下,学生和老师的区别,建立一种亲密无间,师生平等的融洽关系,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去感受,去联想,这才有利于学生大胆创新,思维敏捷。如在做演示实验时,可让学生到讲台上和老师一块做,使学生感到平等和信任,同时也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二:建立新型教育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不设框框,不把自己的意识和观点强加给学生,让学生能抛开束缚,跳出圈圈,大胆设想,保证理解,联想自由。并能正确对待和评价学生提出和回答的问题,无论是正确的,片面的,还是错误的都要给与肯定,并做出评价,保证学生思维活跃,有创新欲望。例如在上《氯气》复习课时,可以提问氯气的制法有多少种?这样学生的回答可能就有很多种,然后再逐一分析,推敲,正确的表扬,错误的指出原因,不仅可以拓宽复习面,并且可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培养创新意识是创新教育的重要表现。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一份报告中指出:教师的职责在于越来越少的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的激励思考。大胆质疑是产生独到见解的前提,“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所以在教学中如何激励学生思考,把握知识要点,领会精神实质是创新教育的关键所在。

一::让学生感受创新的乐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务必让学生进入角色,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创设情境设置问题,不仅可集中学生注意力,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启发引导,然后对学生的积极回答给与赞成和表扬。如讲到氧气的制法时,可以让学生回答氧气的其它制法,简单设计实验方案,使学生感受到创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乐,有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性,在学习中想创新,求创新。

二: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教育学生在求知过程敢于质疑,不轻易附和,承认,接收别人,甚至是教师的某种观点,方法,见解和看法。敢于提出疑问,敢于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不仅是回答问题,而更多的是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进行科学分析,逻辑推理,以至于实验验证。法国及至全世界优秀的化学教师之一卢埃尔敢干向权威的化学教授波穗莱提出质疑,提出盐的概念,为世人所敬仰。米拉德发现只有公路两旁的葡萄不受病虫侵害,请教园工,才知道,原来是把用来喷洒树木的石灰水和硫酸铜溶液洒在葡萄上,防止路人偷食,米拉德深受启发,反复试验,终于配成“波尔多液”。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创新教育的关键。教师在创新教育过程中,树立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尤其重要,创新是艰苦的,是要付出劳动和汗水,但只要也只有敢于创新才能实现自身价值,有所突破,有所贡献。

一:树立学生敢于创新,敢于拼搏的勇气。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入高科技和新发明,同时让学生意识到这些成果的来之不易,包含着科学家们的心血,他们在探讨一些基本知识和理论时所经历的艰辛是难以想象的,道路曲折漫长,有的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诺贝尔为发明硝化甘油,他的四位助手和他的小弟弟被炸死,被迫把实验移到一只船上,最后终于研制出雷汞引爆剂。当年仅23岁的瑞典学者阿仑尼乌斯提出电离学说时,遭到导师和化学界权威的激烈反对,简直是“胡说八道”,但他并没放弃,五年的艰苦斗争终获取胜利,并荣获诺贝尔奖。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科学家们的奋斗历程,可使同学们感受到科学家们的伟大,勇敢,光彩照人,时时激励着他们,有信心,有勇气,敢为人先,不畏劳苦的创新精神。

二:树立责任感。科学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赤潮现象,白色污染,水土污染等等。据报道澳洲大陆某地区,由于臭氧层破坏,数以万计的人们死于皮肤病。同时,甚至还有把化学物质当做武器用于战争。如剧毒的氯气曾用在德国的战场上,使成千上万的将士中毒身亡。通过这些现实可使同学们有一种紧迫感和责任感,积极行动起来,为共同的地球,为人类美好的生活而刻苦学习,勇于探索。

培养创新能力是创新教育的最终目的。思维是理科的灵魂,思维能力是化学学科的核心。传统的教育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创新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优化学生思维结构,在思考问题时有所创见,有新意,见解独特,与众不同,逐步树立求异意识和创新观念。

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实验是化学的灵魂,实验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熟练实验的基本操作,重复和验正课本上的实验,主要是要求学生在熟练这些基本操作和理解原理的基础上,突破框框,大胆创新,改进课本实验,优化实验设计,设计和评价某一个实验,有所提高,有所创新。如复习到氯气的制法时,可让学生思考利用这一装置还可制取什么气体?复习到氢气的制法时,可让学生思考氢气还有哪些制法?还有如集气瓶的其它用途,哪些装置可防止倒吸?哪些装置可用来干燥等?既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又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对化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有效贮存,培养创新能力。创新是建立在“双基”的灵活掌握之上的,离开“双基”求创新尤如空中楼阁。只有狠抓双基,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对重点,共性,实用性的知识进行纵向和横向整理,总结出规律,有效贮存,才能在解决问题时,与题中信息,情境产生共鸣,触类旁通,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如用电荷守恒,原子守恒,质量守恒,物料守恒,以及差量法,讨论法等来解决计算题,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效。

三:进行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以及巧解和妙解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收敛性,灵活性和敏捷性,优化忘维结构。使学生解决问题时不拘泥于常规,脱离习惯,打破思维定势,删繁就简,独辟新径,抓住题目中独特之处迅速解决问题。

四:掌握其它学科如物理,数学,生物的基础知识,来解决化学问题,往往有事半功倍,茅塞顿开之功效。如用几何对称解决同分异构体问题,数列和极限解决有机物通式问题,用待定系数法配平方程式等。

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正确的思维方式。英国科学家雪利抓住从空气中得到的氮气与化学反应得到的氮气的密度相差0。00679/L,提出空气中还有别的气体,于是化学家拉姆赛终于发现了稀有气体氮;而德国化学家里比胥已制出了红棕色液体溴,却凭空断定是氯化碘,与溴的发现失之交臂,遗憾终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敢于探索,勇于创新,还要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实事求是良好品质。

我国历史悠久,文明大国,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商代制造青铜器。春秋时期冶炼钢铁,早在1800年就发现了汽油。新中国成立后,化学工业更是突飞猛进,尖端科技已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以此来撞击学生心扉,使之充满自豪感,树立勇于探索,立志报国的决心。

转变教育观念,摒弃传统教育模式,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真正把创新教育落实到实处。不是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还需要广大教师不断的探索和努力。同样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只能在创新教育中逐渐完善和提高。

参考资料:《中学化学》《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