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在胃癌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肿瘤标志物在胃癌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翟永梅

翟永梅

(江苏省宝应县中医医院225800)

【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在胃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胃癌患者50例和50例良性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50例健康人的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分析这三组的差异,并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胃癌组血清的CEA、CA199及CA125的水平均较良性胃病组和健康组高,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肿瘤标志物联合监测的准确率为91.0%。结论肿瘤标志物能够提高胃癌早期诊断的准确率,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胃癌癌胚抗原CA19-9CA125诊断

【中图分类号】R7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1-0027-02

胃癌在我国各种恶性肿瘤中属于高发肿瘤,胃癌的发病特点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在我国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比南方地区明显为高。胃癌的好发年龄一般在50岁以上,且男性高发,男女发病率为2:1。胃癌治疗的预后与胃癌的病理分期、部位以及治疗措施等有关。胃癌的病因大致为:地域环境及饮食生活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癌前病变、遗传和基因等。目前胃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放化疗、生物治疗等。近年来越多的研究者提出,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和CA125等,对于胃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肿瘤标志物(Tumor?Marker)是指肿瘤中存在的化学或生物类物质,它们可能不存在于正常的成人组织中,仅见于胚胎组织,或者其在肿瘤组织中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织中的含量,它们的存在或量变可以提示肿瘤的性质,因此可根据肿瘤标志物水平判断肿瘤的发生、细胞功能与分化,进而利于肿瘤的诊断以及治疗指导[1][2]。本文主要根据不同为组织中三种肿瘤标志物在血清中的表达情况,进而讨论三种肿瘤标志物在肿瘤诊断等方面的临床价值,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的胃癌患者50例和50例良性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50例健康人的肿瘤标志物水平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三组,分别为:胃癌组、良性胃病组以及健康组,其中胃癌组患者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为40-65岁,平均年龄为51.7±10.1岁,所有患者都经病理学诊断后确诊为胃癌患者(按TNM分期,其中Ⅰ期14例、Ⅱ期13例、Ⅲ期16例、Ⅳ期7例);良性胃病组患者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为40-65岁,平均年龄为51.2±9.9岁,所有患者经胃窥镜检查后确诊,其中括胃溃疡19例、浅表性胃炎12例、萎缩性胃炎13例、胃息肉6例;健康组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为40-65岁,平均年龄为50.9±11.9岁,均无重要脏器疾病,无肝、肾功能异常,无肿瘤史。以上三组资料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用来分析比较。

1.2方法

1.2.1试剂与仪器

本次研究中,肿瘤标志物CEA、CA125和CA199的检测通过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MAGLUMI4000,由深圳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进行检测,所用试剂为MAGLUMI4000专用试剂盒及质控品。

1.2.2采集血样

于清晨对入选患者或正常人进行空腹静脉采血3ml,2000r/min,离心分离血清。采用MAGLUMI40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分别进行CEA、CA199及CA125测定。所有项目均严格按照SOP文件操作。

1.3观察指标:CEA<5.00ng/mL,CA199<37IU/mL及CA125<35IU/mL为阳性临界值,本次研究中,三种标志物联合检查时,如有上述1项超出临界值,则示阳性。本研究对胃癌组和良性胃病组的三种标志物的检查结果进行统计,计算三种肿瘤标志物在胃癌早期诊断中应用的准确率。

1.4统计学处理

对于两组的比较结果进行统计并通过SPSS17.0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患者血清中不同肿瘤标志物的水平

本次研究中,胃癌组血清的CEA、CA199及CA125的水平均较良性胃病组和健康组高,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三组患者血清中不同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统计表(x-±s)

3讨论

CEA是临床上常用的评价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一种肿瘤标志物,是由胎儿胃肠道上皮组织、胰和肝细胞所合成,经胃肠道代谢,在正常成年人的血液中很难测出或仅存极微量,当细胞发生恶变时,肿瘤细胞异常合成CEA,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引起血清CEA异常升高,在胃癌患者血清中,其含量明显升高;CA199被称作胃肠癌相关抗原,其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中其含量明显升高,其阳性率一般与肿瘤大小相关,CAl25也被认为是一种癌相关抗原,在正常人的血清中其含量极低,而在多种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含量较高[3],在本次研究的表1中的血清含量,也与此相符;如表1所示,胃癌组的三种肿瘤标志物的血清水平均高于良性胃病组及健康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道恶性肿瘤是目前消化科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高,且目前尚无特异度及灵敏度均较高的诊断方法,因此同时检测多种肿瘤标志物,配合内镜、病理学等检查,可有效提高确诊的准确率,对于消化系统肿瘤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次研究中,三种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125)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胃癌早期诊断的准确率(详见表2)。本次研究与叶妙琴[4]等人的研究结果相符。但本次研究为设计肿瘤标志物的特异性等,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综上所述,对于胃癌的早期诊断来说,选择特异性强且灵敏度高的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特别是进行多种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诊断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可作为胃癌早期诊断的重要参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诸芳芳.血清CEA、CA19-9检测对老年胃癌诊断的临床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0):2864-2865.

[2]余国行,卿毅,顾咸庆等.血清多肿瘤标志物胃癌诊断判别方程的建立及其临床意义[J].重庆医学,2012,41(3):249-251.

[3]张学兰.肿瘤相关抗原微阵列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4,54(2):62-63.

[4]叶妙琴,廖奔兵.肿瘤标志物联合病理学检查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11):1439-1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