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普刀治疗宫颈糜烂临床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13
/ 1

利普刀治疗宫颈糜烂临床效果观察

段涛

(重庆市荣昌区人民医院重庆402460)

【摘要】目的:比较利普刀、微波以及冷冻对于宫颈糜烂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93例研究对象为我院妇科于2017年2月—2018年7月间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划分为利普刀治疗(一组)、微波治疗(二组)和冷冻治疗(三组)。比较三个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和创口愈合时长。结果:利普刀治疗一组的有效率明显比二组、三组高,差异显著。二组、三组间有效率指标无显著差异。利普刀治疗一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和创口愈合时长均明显低于二组、三组,差异显著。二组、三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和创口愈合时长等指标间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结论:与微波和冷冻治疗相比,利普刀对于宫颈糜烂的治疗效果更佳,患者术中出血少、恢复快,此疗法更为安全有效。

【关键词】利普刀;微波;冷冻;宫颈糜烂

【中图分类号】R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2-0079-01

宫颈糜烂作为妇科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群体庞大,对女性生殖健康构成一定威胁,如果治疗延误将会诱发宫颈癌。宫颈糜烂同时是慢性宫颈炎的类型之一,患者有下腹坠痛、腰部酸痛、阴道出血以及白带增多等症状,有导致不孕的可能。临床治疗方式主要为利普刀、微波和冷冻,经证实,均有显著的宫颈糜烂治疗效果。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有望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我们对比分析了利普刀、微波以及冷冻对于宫颈糜烂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现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93例研究对象为我院妇科于2017年2月—2018年7月间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划分为利普刀治疗一组(31例)、微波治疗二组(31例)和冷冻治疗三组(31例)。研究对象年龄27~45岁,平均(36.2±3.1)岁。一组重度糜烂8例,中度糜烂10例,轻度糜烂13例。二组重度糜烂7例,中度糜烂10例,轻度糜烂14例。三组重度糜烂8例,中度糜烂9例,轻度糜烂14例。所选取病患均符合宫颈糜烂相关标准。三个组间病患的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可进行比较。

1.2研究方法

利普刀治疗方法:用络合碘液做外阴部、阴道处以及宫颈处消毒。球形电极功率为30~40W,切点为宫颈内口12点方向,用利普刀将糜烂组织环形切割下来,宽度大于病变组织边缘,深度超过病灶深度,确保糜烂组织完全切除,术后电凝止血。

微波治疗方法:微波功率为50~70W,做阴道和宫颈处消毒。微波治疗仪探头沿宫颈内口0.5cm处由内向外移动,探头接触宫颈糜烂组织,微波3min左右,糜烂组织泛白或泛黄。

冷冻治疗方法:冷冻治疗探头先放在液氮罐中预冷,在患者宫颈周围窟窿内放置棉球,以免阴道壁组织冻伤。探头接触糜烂组织,直到病灶组织脱落,取出内置棉球。

1.3观察指标

以三个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和创口愈合时长为疗效的评价指标。

1.4疗效判定

成功治愈:患者腹痛、腰酸、白带异常等症状完全消失,宫颈光滑,糜烂处愈合完好。治疗有效:患者腰酸腹痛症状明显改善,糜烂程度由重度转中度,中度转轻度。治疗无效:患者宫颈糜烂面积和程度无改善。

1.5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19.0,计量表示为(x-±s),组间行t检验。计数表示为率,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性标准。

2.结果

2.1三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

利普刀治疗一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6.78%)相较于治疗二组(83.87%)、治疗三组(80.65%)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二组、三组间有效率指标无显著差异,见表1。

3.讨论

研究数据显示,利普刀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96.78%)明显比微波治疗组(83.87%)和冷冻治疗组(80.65%)高,差异显著。且利普刀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和创口愈合时长均明显低于其余两组,差异显著。微波治疗组和冷冻治疗组在治疗有效率、术中出血量、手术和创口愈合时长等指标间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与微波和冷冻治疗相比,利普刀对于宫颈糜烂的治疗效果更佳,患者术中出血少、恢复快,此疗法更为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胡丽华.分析比较利普刀、微波与冷冻治疗宫颈糜烂临床疗效[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3):3174-3175.

[2]赵云凤.利普刀、微波与冷冻治疗宫颈糜烂临床疗效比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1):95.

[3]程巧玲.比较分析利普刀与微波治疗宫颈糜烂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23):57-57.

[4]汪培青.利普刀与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对比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1):145-146.

[5]眭琼.利普刀与微波治疗宫颈糜烂208例临床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03(5):203-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