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管腔器械清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4-14
/ 3

基层医院管腔器械清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肖利磊王兰英

肖利磊王兰英

(广汉市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四川德阳618300)

【摘要】管腔器械因其特殊的结构、形状、材质与用途,其清洗难度高于一般医疗器械的清洗,加上在手术及治疗使用过程中受污染程度各异,更加大了清洗难度。如果清洗不彻底,质量不符合规范,就会引发交叉传染、二次传播病菌的危险。本文基于医疗器械清洗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分析管腔器械清洗过程存在的问题,探析针对性的对策,旨在规避风险,规范清洗流程,保证清洗的质量。

【关键词】管腔器械;清洗;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4-0250-02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清洁的医疗和护理工作是确保病人安全的基础”,可以看出器械清洗的关键性和重要作用。管腔器械因其结构、形状、材质等具有特殊性,需要采取别于一般器械的清洗方法,更加严格规范的清洗操作和质量监督,才能保证清洗质量,保证管腔器械的正常灭菌和使用。

1.管腔器械释义

按照我国医疗行业标准WS310.3-2009《医疗消毒供应中心》第三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的定义,管腔器械是指:含有管腔内直径≥2mm,且其腔体中的任何一点距其与外界相通的开口处的距离≤其内直径的1500倍的器械。

管腔器械是手术常用的重要器械之一,其清洗消毒是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难点之一。管腔器械具有管径细长,管腔狭窄,构造复杂等形状特征,器械上往往带有关节齿槽、钩纹、窄缝隙、细孔、盲管等,而管腔器械材质有金属、橡胶、塑料、玻璃等不同类型。根据管腔器械特征及材质,需要在清洗过程采取不同的分类清洗方法。

2.管腔器械清洗

管腔器械清洗即去除器械上污物的全过程,医疗器械的清洗过程十分重要,无可替代。清洗是去除有机物、无机物、微生物及有害离子的关键,以降低生物危害,良好的器械清洁是彻底灭菌成功的重要前提,正确有效的清洗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举措。

管腔器械很多用于吸引、穿刺等,在手术及使用过程中管腔内易残留大量血液、体液等污染物,易形成病原微生物隐藏及繁殖,加上结构复杂,清洗难点增多,难度加大,在术后的清洗处理中在器械连接处、纹路、沟槽、管腔内等容易造成清洗盲区。如果清洗不彻底,极易在器械上形成生物膜,导致消毒、灭菌失败,引起患者交叉感染。

3.管腔器械清洗存在的问题

因管腔器械自身结构特殊及清洗的难点,易在清洗过程中出现问题,主要问题解析如下:

3.1对管腔器械认识不足,清洗前预处理不规范。

清洗操作人员对管腔器械的认识和工作态度直接决定着器械清洗的质量。由于工作人员对管腔器械本身认识不足,对预处理的重要性和规范性认识不高,未能在术后及时对器械进行保湿、冲洗等预处理,导致污染的管腔器械长时间放置,致使黏附在器械表面及腔内的污染物凝结而难以清除干净,且在清洗消毒前对器械分类不当,未拆卸到最小单元,导致清洗不彻底。

3.2操作流程不规范

由于医院规模、基础设施配置、人员配置等因素限制和影响,在一些中小型医院或基层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未能依照国家医疗行业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科学规范的器械清洗操作规程、流程以及相应的规章制度,缺乏针对管腔器械等特殊器械的清洗流程和技术规范,致使在管腔器械冲洗、洗涤、漂洗、终末漂洗的清洗基本程序及相应特殊环节中无技术标准和流程规范可遵循,操作人员凭经验操作甚至违规操作。

3.3清洗剂选择和使用不当

清洗剂应按管腔器械的材质、污染程度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清洗剂,碱性、酸性、中性清洗剂和酶清洗剂等均具有最佳的使用范围和条件,目前医用清洗剂种类繁多,如果清洗剂选择不当,会影响清洗的质量,造成消毒灭菌失败。另外,因对管腔器械的认识不足,使得在清洗剂使用剂量、浓度配比等出现错误,影响清洗的效果。

3.4机械操作不当

管腔器械等精密器械清洗使用的全自动清洗机、超声波清洗机等机械越来越高档、智能,对机械的使用操作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新机械设备或进口设施设备,如果未经过相应的操作培训或是未严格按照操作指南操作,对设备功能和适用范围不清楚,很容易导致操作失误、设置程序不符等问题,影响管腔器械清洗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3.5管腔器械清洗方法不当

管腔器械清洗有别于一般的器械清洗,结构形状复杂、污染严重的管腔器械直接使用机械清洗方法是难以清洗干净的,如橡胶和软塑类材质器械是不适用超声清洗的。而在有限的人员条件下,选用人工清洗方法会影响清洗效率和质量,尤其是管腔器械数量较多的医院。因而选择的清洗方法不正确,必将影响管腔器械后续的处理和使用精密度。

3.6清洗设备及辅助设施不齐备

管腔器械构造复杂,有些还属高精密仪器,在清洗过程有特殊的规范和要求,在采用人工清洗的同时需要借助清洗机、超声波设备,配置高压水枪、气枪、专用洗刷用具等辅助工具。受医院规模和条件限制,消毒供应中心购置的清洗设备不足,没有配置专用的、大小规格合适的清洁辅助工具,而一般的清洁用具是难以清除关节、缝隙、细窄管腔内的污物的。

3.7清洗用水质量不达标

在管腔器械清洗过程中,水质也尤为重要。而因地域差异、供水系统等原因,水的质量及水中化学元素的含量是有差异的。如果在清洗用水质量不达标,或者在清洗各环节中软水和自来水使用次序颠倒,就会大大降低清洁的效果,造成清洗后器械再次污染。

3.8职业防护不到位

管腔器械使用后带了大量的血迹,甚至是传染性病菌,这就要求清洗操作人员不能直接接触管腔器械,需要采取必要的职业防护措施。而由于操作人员职业安全意识淡薄,防护措施不规范,医院监督不足等原因,操作人员在穿戴防护衣物、口罩、手套,使用防护工具等方面还不到位,导致操作人员被不明污物的器械刺伤、直接接触病菌等危险状况发生,对操作人员的身体上造成伤害的同时,在心里上造成巨大的阴影和不安定的因素。

3.9质量监督机制不健全

因医疗管理体系各异,科学有效的质量管控体系还有待完善,管腔器械清洗质量仅靠操作人员的责任心和自觉性,且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者也是清洗者,由于工作量大、时间紧促等原因,存在对清洗质量监控不到位,对质量问题分析总结和解决不到位等问题。

4.对策探析

4.1加强基本知识学习,提高对管腔器械的认识

清洗操作人员应加强对管腔器械基本知识的学习,包括对管腔器械基本结构、形状、性能、用途等基础知识,对管腔器械进行全面认知和了解,有效避免因认知不足而在管腔器械分类拆卸、清洗操作、维护保养等环节中出现错误。

4.2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技术水平

加强对管腔器械清洗操作的技能培训,包括对清洗原则、清洗规范、清洗方法、质量检测、机械操作、清洗特别事项以及职业安全防护、医院感染预防等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学习,切实提高清洗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有效促进管腔器械清洗操作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规范性。

4.3完善基础设施及配套设备配置

应将科学标准的器械清洗理念融入基础建设设计规划中,建设布局科学合理,环境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的清洗工作区域。按照医院的规模、任务及工作量,配置适合管腔器械的清洗设备、专用清洗工具、清洗耗材、防护用具等配套设施设备,有效提高清洗的效率。

4.4制定科学规范的清洗规程及方法

应按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等规范和标准要求,建立和完善岗位职责、清洗流程、操作规程、质量监督、器械管理、职业安全、特殊关注事项等管腔器械清洗规章制度及突发应急预案,明确不同器械的清洗流程及方法,管腔器械清洗采用酶液浸泡、人工清洗与超声机洗相结合的综合清洗方法。切实做到遵循科学规范的流程及方法进行清洗,避免出现违规操作、清洗剂使用不当、清洗方法不符等低级问题。

4.5提升职业素质及职业防护能力

工作态度及责任心决定着管腔器械清洗的质量,而职业安全关乎清洗人员的生命和健康。要切实加强管理者及清洗人员职业道德和素养以及职业防护的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自我约束能力,提高职业安全预防意识,形成爱岗敬业、认真负责的工作风气。医院也需要按规范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圆帽、口罩、隔离衣、防水围裙、手套、专用鞋、护目镜、面罩等,采取如物理隔离、配备防护工具等职业安全防护手段,并制定职业安全应急措施,有效降低职业安全隐患及职业伤害。

4.6建立长效质量管控体系

管腔器械清洗后进行质量检查是检测清洗效果的关键。应建立管理层次分明、监控科学有效的质量管控体系,建立由护士长担任负责人,组长为监督人,清洗者为保证人的质量管控体系,明确责任主体,定期对清洗质量进行监督检测和评价。强化全过程质量管理,对管腔器械的预处理、冲洗、洗涤、漂洗、终末漂洗的清洗基本流程及机械操作、清洗方法选用、辅助设备清洁等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保证清洗后器械的质量合格。

5.总结

总之,管腔器械的清洗清洗需要以科学完善的清洗规范和规章制度为指导,以完善基础设备及辅助设施为基础,以员工职业素质及技能提升为手段,以长效的质量监督机制为保障,切实实现高标准的清洗质量,高标准的清洗效果是实现消毒灭菌成功的前提,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起着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洪梅,杜丽萍,王新华,彭华,崔永志.管腔类金属器械清洗方法的改进[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9):1030-1031.

[2]黎小梅,幸敏.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在管腔类金属器械清洗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护理,2012,4(1):6-8.

[3]刘启华,冷萍,赵蕾,韩玉芳.不同清洗方法对吸引头类金属管腔类器械清洗效果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9):4908-4910.

[4]陈美英,王洪梅.浅谈管腔器械的清洗[J].内蒙古中医药,2010,(17):97-98.

[5]肖艾萍,王建凤,张桂兰.消毒供应室器械清洗技术新进展及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3),158-159.

[6]林秀平,陈菊清,袁秋兰.管腔器械清洗存在的问题和方法[J].医疗装备,2014,(8):88.

[7]任文香.管腔类器械清洗方法的介绍[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2):115.

[8]孙艳红.管腔器械清洗与保养[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2):143.

[9]任灵飞.复用器械清洗方法及清洗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3,4(5):151-152.

[10]肖丽姝,朱学红,殷秀娟,沈玉琴.4种清洗方法对管腔器械清洗质量的比较[J].中华医学感染学杂志,2010,20(2):3954-3955.

[11]吕永杰,韩平平,赵云霄.管腔类手术器械预清洗不同方法的效果分析[J].中华医学感染学杂志,2010,20(16):2452-2453.

[12]陈艳,谭思源.影响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因素分析和解决对策[J].吉林医学,2013,34(29):6145-6146.

[13]周永丽.手术器械清洗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23-24.

[14]余如平.腹腔镜手术器械清洗消毒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医学感染学杂志,2005,(4):420-420.

[15]安淑君.腔镜器械清洗消毒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N].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22(4)510-511.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WS310.1-2009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份:管理规范[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09.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WS310.2-2009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份: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09.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WS310.3-2009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份: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09.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WS/T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