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美感教育摭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1

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美感教育摭谈

钱学山

钱学山湖北省咸丰县丁寨乡中心小学445603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马克思说:“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追求美的结晶,审美意识是社会的产物。”美育又称审美教育,美育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它是靠情感来打开受教育者心灵的大门,从而激起共鸣,使受教育者在情感激动中陶情怡性。

历史教学中的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鉴赏美的能力的教育,它是素质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历史是一门具有系统性与综合性、跨度极其广阔的学科,它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审美教育内容。

一、人物情操美

悠悠历史长河汩汩流淌至今,孕育着华夏五千年文明,缔造出璀璨耀目的中华文化,独领世界风骚。其中无一不蕴藉炎黄子孙的拳拳之心、报国之情,以及对祖国的真挚深沉的爱。

大禹为治水,在外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表达了他对楚国人民的热爱,“路漫漫其修远分,吾将上下而求索”,表达了他追求美好理想的坚定信念;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品格正是青少年应当学习的;班超投笔从戎,效力边疆,勇建奇功;祖逖北伐,击楫中流,闻鸡起舞;鉴真东渡日本,历尽艰辛。

到了近代,无数仁人志士为挽救民族危亡而殒身不恤,他们有“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林则徐,有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年过七旬的老将冯子材……在抗日烽火中,芦沟桥的炮声将全国人民推向了反抗侵略斗争的最前线。无论是血雨腥风的台儿庄战役、刀光剑影的平型关战斗,还是食冰饮雪、食草根树皮威震日寇的抗联名将杨靖宇,都在学生面前展现了一幅幅神圣、崇高和悲壮的画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中的悲壮美往往是与崇高美相联系的,因为悲壮本身就是一种崇高。历史上的历史人物为追求真理、追寻理想,不顾个人安危得失,先天下之忧而忧,他们为弘扬国威、振奋民族精神而苦苦追索,孜孜探求,他们崇高的精神境界,永远激励着后来人奋进。

在塑造美的历史人物的同时,教师可采用对比手法,把美的与丑的人和事置于同一天平上,其效果非同寻常。如在讲述邓世昌、谭嗣同和张自忠的同时,衬以卖国求荣为后人所唾弃的慈禧太后、袁世凯和汪精卫,美与丑的观念和形象便自然会豁然于学生面前,无形之中渗透着美育,渗透着思想教育,学生的历史知识也掌握得牢固。

二、劳动创造美

劳动创造美,这就意味着美诞生于实践,严格地说是创造工具的活动。以勤劳勇敢著称的中国人民,以“人定胜天”的精神改造着自然,改造着社会。

古代史中《北京人创造的石器》中的“石器”、《战国时期的铁工具》中的“铁具”、三国时《翻车》中的“翻车”、唐《敦煌画里的曲辕犁》中的“曲辕犁”等生产工具的演变进步,证明人类创造和欣赏美的能力不断提高。

另外,婉蜒起伏的长城以其壮美形象和奋发精神,成为民族和国家的象征,体现出中华民族伟大的凝聚力;沟通南北、途经四五千里的京杭大运河,使我国扬眉吐气、震惊世界的京张铁路,它们体现了创造性劳动的崇高和永恒,也体现出它们的社会功能,给予人们一种艺术美感,这就是劳动创造美。

三、艺术的意境美

艺术美是人类审美意识中最集中、最充分的表现形式,是存在于一切艺术作品中的美,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它显示出艺术家独创的美。古往今来,不胜枚举的具有艺术美的佳作珍品,唤起了人们的美感,给人以丰富隽永的艺术享受,陶冶了人们的情操。

书法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厚礼,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古往今来涌现出一大批技艺精湛、流芳千古的书法大师。当讲到王羲之书法时,不妨取《兰亭集序》等具有代表性的力作,指导学生欣赏品味,单就作品中的二十个“之”字来看,有的平稳,有的险峻,千姿百态。这些将使学生沉浸在书法艺术的意境、骨力、气魄和风韵之中,从而真正领会“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涵义,感悟洒脱道劲的美。

书画同源,书与画是相通的。书法用线条勾划美,绘画则利用线条、色彩等以具体化、个性化的图象来展示丰富多彩的生活,创造一种艺术境界。

历史教材中不乏名画佳作,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就是一幅传世之作。《洛神赋图》取材于曹植的《洛神赋》,这幅画生动细致地刻画了人物的风度和心理,画面上洛神衣带飘飘,含情脉脉,回眸顾盼,表现了关切、迟疑和依依不舍的神情。诗人曹植的形象具有贵族的风度,同时也表现了他那依恋和怅惘的精神状态。通过内心世界的描绘刻画,把《洛神赋》中表现的深挚动人的情感形象地再现出来。这幅画充满了诗情画意,是绘画和文学作品结合的杰出范例。这样,画面中的人物不仅有了动感,更赋予其美的氛围。

总之,所有这些无论是内容、形式以及表现手法,都使人心旷神怡,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豪迈奔放,遐想连连,唤起人们的美感。因此,发挥历史课的美育功能,把握美的内涵、价值和思想性,提高审美能力,陶情冶性,就必须加强对学生审美心理的刺激。历史教学要充分挖掘历史中美的源泉,让学生通过美的形象去感知美,通过美的愉悦性、享受性去体验美、表现美,通过美的艺术性、思想性、社会性去升华美、创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