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早期肠梗阻23例诊疗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术后早期肠梗阻23例诊疗体会

范昆能

会理县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凉山州615141

【摘要】目的:对术后早期肠梗阻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4.1~2016.4.2本院收治的术后早期肠梗阻患者,回顾性分析23例术后早期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和1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治愈出院,剩余1例在上级医院接受治疗。结论:保守治疗是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主要治疗手段。

【关键词】早期肠梗阻;术后;诊疗

Earlydiagnosisandtreatmentof23casesofpostoperativeintestinalobstruction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earlypostoperativeintestinalobstruction.Methods:Thesubjectsselectedforthisstudywerepatientswithearlypostoperativeintestinalobstructionwhoweretreatedinourhospitalfrom2015.4.1to2016.4.2.Theclinicaldataof23patientswithearlypostoperativeintestinalobstructiondata.Results:Twenty-onepatientswerecuredafterconservativetreatmentandonepatientwassurgicallytreated.Theremainingonepatientwastreatedinthesuperiorhospital.Conclusion:Conservativetreatmentisthemaintreatmentforearlypostoperativeintestinalobstruction.

【Keywords】:Earlyintestinalobstruction;Postoperative;Diagnosisandtreatment

术后肠梗阻指的是腹部或非腹部手术后出现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情况[1],是腹部外科手术后并发症中常见且多发的一种,若未得到合理的处理,会导致肠管损伤、肠穿孔、肠坏死、断肠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2-3],不仅会对术后康复效果产生影响,还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择取我院2015年4月1日至2016年4月2日期间收治的术后早期肠梗阻患者23例开展本次研究,旨在探讨术后早期肠梗阻的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方法,为临床治愈率的提高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正文详细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研究对象:我院收治的术后早期肠梗阻患者23例(收治时间:2015年4月1日~2016年4月2日)。性别:男、女性患者的比例分别为15例、8例;年龄范围:下限值为15岁,上限值为76岁,年龄平均值(43.25±4.63)岁。发病时间:术后5天至12天,平均时间为(8.46±1.74)天。原发病及手术方式:乙状结肠扭转行乙状结肠切除术和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行胆总管切开减压T管引流术各1例,脾破裂行脾切除术和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各2例,外伤性小肠破裂行修补术3例,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行穿孔修补术或胃大部切除术4例,结肠癌、直肠癌行结肠癌、直肠癌根治术以及阑尾坏疽穿孔行阑尾切除术各5例。

1.2临床表现

患者的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不一,包括呕吐、腹胀、腹胀、肛门停止排气和排便等。少数患者在术后出现过肠蠕动恢复以及排气、排便情况,但在进食后再次有肠梗阻症状出现。

1.3临床诊断

经腹部X线检查发现,23例患者腹部多处存在大小不一的液气平面。经超声检查结果显示,23例患者均存在明显的腹腔积气。经CT检查可见23例患者中有20例出现肠壁充血、增厚、水肿、粘连和渗出情况,同时存在肠管扩张和肠腔积液情况。

1.4治疗方法

23例术后早期肠梗阻患者中有21例进行保守治疗。具体方法如下:禁食禁饮和持续进行胃肠减压,同时进行泛影葡胺造影,使酸碱和水电解质保持平衡,予以肠外营养支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和生长抑素,少数患者可根据其实际情况予以适量的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并予以中医中药(灌肠等)进行治疗。在肠蠕动阶段,予以患者适量促肠蠕动药,待患者部分肠功能恢复后慢慢增加肠内营养。在对患者进行保守治疗期间,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行动态观察。1例进行手术治疗(绞窄性肠梗阻--行肠粘连松解小肠部分切除术),另外1例要求转入上级医院进行治疗。

2结果

21例进行保守治疗的术后早期肠梗阻患者均已治愈,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也已治愈。非手术治疗住院时间为10天至27天,中位时间为20天。手术治疗患者的住院时间为22天。其中17例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在停止胃肠减压进食后仍再次发生梗阻情况,其中在术后1年内再次发生肠梗阻的例数为2例(8.70%),并经保守治疗后得到治愈。

3讨论

临床相关数据显示,在术后发生早期肠梗阻的几率在百分之零点六九至百分之二十,且术后早期肠梗阻多数(90%)为炎性肠梗阻。术后早期肠梗阻患者的肠管形态和功能均会发生改变,引起全身性病理改变,以恶心呕吐、排气排便延迟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术后早期肠梗阻由机械性因素和动力障碍因素引发。在术后20天内是早期肠梗阻的高发时期,需在术后尽早进行影像学检查,便于尽早发现疾病,并准确鉴别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和机械性肠梗阻,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促使临床治愈率提高。术后早期肠梗阻一般在手术结束后一周至两周内出现,腹膜炎、腹部创伤、腹腔积血积液等因素均会引起肠管水肿及充血,炎症反应严重,肠管僵硬且肠蠕动顺应性下降,引发肠麻痹以及弥漫性扩张,肠壁周围粘连和肠腔不通畅,进而形成梗阻。术后早期机械性肠梗阻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腹胀、腹痛、呕吐等,同时还存在阵发性腹部绞痛。经腹部X线平片检查可见肠腔扩张和液气平面;经CT检查可见肠管充气扩张及管径增大。机械性肠梗阻胀气多在梗阻以上的部分肠管出现。

术后早期肠梗阻可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使用腹部X线平片诊断术后早期肠梗阻,能够检查到肠腔扩张和液气平面;使用CT检查可显示不同程度的肠管扩张以及管径增大,还能观察到肠壁增厚和液气平面。在术后,患者肠管之间黏连分离的牵拉力不断增强,结肠动力需在术后4d后恢复,在未出现完全性肠梗阻以及肠绞窄等情况时,临床认为对于术后早期肠梗阻的治疗,一般以非手术治疗为主。术后早期肠梗阻需在水肿消退后、肠襻间粘连松解后以及肠管通畅恢复后才能够进行手术治疗,若在此阶段对患者进行盲目的手术治疗,腹腔和肠襻间粘连、肠壁水肿,进行手术操作会损伤肠管,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出血、感染等)。在保守治疗中,禁食禁饮和持续胃肠减压能够有效将肠管内消化液抽出,使局部肠管压力降低,使患者的腹胀不适感得到缓解,还能使梗阻近端肠管扩张减轻,减少肠缺血坏死情况的发生。另外进行泛影葡胺造影,不仅能够早期发现内疝非炎性肠梗阻,还能够使肠梗阻缓解时间缩短,有利于对疗效进行观察(造影剂可通过梗阻段,表明疗效佳且无肠坏死情况发生)。予以肠外营养支持、抗生素、生长抑素以及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可使消化液分泌和肠腔内潴留减少,促使肠壁水肿情况减轻和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另外生长抑素还能够对消化液分泌和胃肠道激素释放进行有效抑制,促使肠腔内压降低,进而促使肠壁血运和肠道功能得到改善。另外对少数患者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松解粘连以及消退炎症,能够促进患者尽早恢复肠蠕动,但生长抑素以及营养支持不可长期使用,容易造成胆汁淤积情况的出现,因此还需合理结合中药进行治疗,如使用复方大承气汤进行灌肠治疗,可缩短肠功能恢复时间。同时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也十分重要,可有效改善肠道内环境,避免腹腔感染的发生。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认真以及动态观察,并进行术后早期肠梗阻知识的健康教育,在进行护理操作前解释操作目的、作用以及重要性,可提高患者的配合度,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文中数据显示,21例进行保守治疗的患者均治愈出院,但在进行保守治疗过程中,病情观察也十分重要,能够尽早发现患者是否存在肠绞窄情况,并及时进行剖腹探查术,防止最佳治疗时机被耽误,可挽救患者的生命。

在对术后早期肠梗阻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应注意手术指征,包括以下几点:①起病突然,且腹痛持续时间长;②病情进展快,早期存在休克情况且经治疗后无较大改善;③存在腹膜炎的体征,脉率和体温均增加;④腹部出现肿块,腹胀不对称,腹部可触及到压痛的隆起或肿块;⑤胃肠减压液、呕吐物、抽出液体、肛门排出物均为血性。本次研究中,1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术后早期肠梗阻患者治愈效果良好。但在手术治疗中需采取相应措施预防术后再次发生肠梗阻:①术中注意不在腹腔内遗留异物,将手套上的滑石粉和淀粉清除;②术中注意尽量修复浆膜面和避免损伤血管和周围组织;③术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进行各项手术操作;④术后需对腹腔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⑤对腹腔内炎性病变进行及时的治疗。另外在术后还需鼓励患者尽早下床进行适当的活动。

总而言之,尽早采用影像学检查诊断术后肠梗阻的性质和判断病情程度,并予以保守治疗,可促进治愈率的提升。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加强病情观察,在治疗无效时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彭德学.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5例诊疗体会[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10(8):534-534.

[2]杨振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15例患者的诊疗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4,43(8):926-928.

[3]王志红,李振军,李利生.术后早期肠梗阻36例诊疗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