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9-19
/ 2

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途径

宋岩

(东北电力大学研究生132012)

摘要: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的基础,这一观点早就为众人熟知,在中国的革命历史中早已证实了这一观点的重要性。理论的创新需要我们大力的推广,使其具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鲜明的特色,如民族、时代等特色。积极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理论相关的普及活动,有助于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日得以实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途径

Abstract:ThepopularizationofMarxisminChina,thebasisofthisviewhaslongbeenknownforall,hasalreadyconfirmedtheimportanceofthispointofviewintherevolutionaryhistoryofChina.Theoreticalinnovationrequiresstrongpromotion,sothatthedistinctcharacteristicsofMarxisminChina,suchasthecharacteristicsofthenation,andera.Activeinsocialtheory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outreachactivities,andcontributetothetheoryofMarxisminChinaassoonaspossibletoberealized.

Keywords:Marxism;Popularization;Realizationway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涵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有群众立场的理论,而不是无目的空洞的说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掌握科学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自身觉悟,同迷信和错误思想做斗争,并自觉成为先进文化的实践主体,是解决民心和民智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包括理论大众化、实践大众化以及创新大众化这三个方面。同时也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由最开始的小部分人理解转变为现如今的被人民群众理解并掌握住,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也是由小部分人的组织领导转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遵守。马克思主义在不断的创新过程中,一开始是由少数人来组织领导,后来转变成为人民群众自觉的去进行完善。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实践以及创新这三个方面都有着紧密的关系,并对它们三者都实行有机统一的制度。有效的去实施大众化最重要的前提就是理论上的大众化。实践和创新他们大众化程度的高低都是由理论的大众化进行决定,如果没有了理论的大众化,那么实践及创新大众化就变得没有任何意义。而实践大众化直接的表现就是理论大众化成效、实践大众化则是理论大众化目的的所在,检测理论大众化的标准就是人民群众在实践和运用理论时候的自觉性以及正确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最高的境界就非创新大众化莫属了,创新大众化是建立在理论大众化以及实践大众化的基础之上。

这样就把马克思主义自己的前景命运和人民群众紧密的联系起来,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要求,人民群众和马克思主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的进度,并为最终理想的实现提供最基本的保障保证。

一、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与方向

最重要的是要先对现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核心进行明确。十七大的报告中明确的提出:在现如今的社会中,只要坚持贯彻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理论,就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真正坚持。在中国存在的马克思主义便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十七大的报告里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即使号召又是道路。所以说,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理论大众化就是如今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思想。把思路进行一定的整理,重点就被我们牢牢的掌握住了,把重点放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理论以及如何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上。至于如何深入探索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的任务,则是留给那些理论家以及广大的群众们。并开始着手于研究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什么,包括科学发展战略思想所在内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对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特色要不断的加强和充实。积极的去面对在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解决和处理这就是实践的特色。符合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符合中国人的逻辑思维以及表达的方式这就是属于民族的特色。而与时俱进并保持与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同步,这就是时代的特色必须要具备的。

二、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注意层次及其对象

在十七大中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原因,应该是尝试着去解决关于理想和信念所产生出来的问题。曾经共同的远大理想就是共产主义,它在那段相当艰难的时期里鼓舞人民群众积极的努力共同去奋斗。而建设并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现如今这个阶段的共同理想,当然这还是需要每一位中国人的理解认同以及支持。

在推动当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中国的进程中,进行层次的分列和重点对象的确定是相当有必要的。先是领导阶级,对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本质就是社会主义科学的问题要清楚了解,马克思的主义以及毛泽东思想和它都属于继承并持续发展的关系。如何去讲领导的真信和真懂的问题顺利的解决这才是最关键的,对于“一个中心以及两个基本点”的基本原则完全可以自觉去遵守,用科学的态度去指导和实践。然后要解决的是关于公务员理想信念的,身为中国共产党公务员其信仰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应该的。

而且公务员属于这个社会中的精英,许多社会上的风尚的引领都是由他们自身的行为所引起的。要是连他们对不相信不去学习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那么最终会引起社会其他阶层出现有关于信仰的问题。然后就是具有针对性和目标性地对学生阶级进行教育,因为学生正好还处于对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阶段,而整个中华民族希望全部都寄托在他们的肩上。在学生中大力宣传和推广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并引导他们尝试着运用理论思维逻辑去进行分析和思考现实中的问题,从而学会理性的去面对和思考问题,这样对他们今后如何去进行自己人生道路的选择有着很大的帮助。最后就是人民群众的大众化了,从现实问题开始着手解决不采取回避的态度才是关键。使得广大的人民群众清楚明白了什么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而使得他们建立起目标和信心,并承认和认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更坚定了追随党的决心。

三、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要做到深入浅出

运用生动丰富的语言形象的将理论表达出来,让大众更容易接受,其实本身就必须具有很高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对于听众心理的细致了解。实际上这对于表达者有着相当高的要求,需要表达者既要对于经典要倒背如流,又可以准确的能把社会的现状,既要具备非常好的素养,又可以迅速准确的了解听众心理和现实的需要。

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大众化的理论,最关键还是如何解决问题,只有了解和清楚人民实际的思想和语言才可以达到预期结果。马克思主义并不是所谓的教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不可能舒服人民。在翻阅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著作时,也会惊讶地发现在他们具有前瞻性的思想以及极负逻辑的哲理阐述中,生动的展现出当时社会所具有当时特色的生活画卷。甚至于《共产党宣言》,整本书在语言表述上充满了激情与活力。仿佛穿越回了160多年前,依然能够清晰的感觉到他魅力四射的激情,让人心潮澎湃。却是很难想得出来,像马克思主义这样的激进、励志的思想学,要是并没有进行翻译让中国的绝大部分人听得明白,没有和中国的革命方针进行具体的实践及相结合,到最后怎么使得广大的人民群众接受,并得到了成功指导以及实践。相信在大部分人思想中理论是严谨的,很难具备亲和力的成分的,现如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的大众化这一崭新的命题提出以后,历史便给基层的理论工作者提供了一个舞台,相信他们会有所作为。

结束语:

在当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大众化的过程中,真正的去完成马克思主义化中国大众的终极目标,使得人民群众可以真正的使用属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进行武装。身为一个理论工作者要注意如何去培养群众的理论感。恩格斯曾经说过,工人阶级要是没有任何的理论感,那么社会主义就坚决不能进入他们的思想。努力的去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人们的共同努力,使用各种方法对人民群众进行理论兴趣的培养。通过大众化以及化大众之间的双向互动,使得马克思主义早已与中国人民的血肉密不可分

参考文献:

[1]朱哲,曾庆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化大众[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3):29-31.

[2]陈曙光.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反思[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4):453-458.

[3]张士海,施秀莉.论科学"马克思主义观"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求实,2009,(2):8-12.

[4]何怀远.关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个问题[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8,24(3):15-18.

[5]王晓云,时永松.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条件[J].江汉论坛,2008,(4):54-57.

[6]赵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实现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版),2008,(4):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