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牙科畏惧症的心理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1-21
/ 1

儿童牙科畏惧症的心理护理体会

赫轶舒绍兵

赫轶舒绍兵(武警重庆总队医院急诊科重庆401147)

【关键词】儿童口腔医学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1-0275-01

牙科畏惧症,就是患者对口腔治疗怀有紧张、不安、焦虑、害怕甚至恐惧心理,行为上表现为尖叫、抗拒或逃避等现象。儿童的牙科恐惧程度尤其明显,儿童牙科畏惧症既会延误患儿早期诊治时间,又会影响诊疗质量,甚至有可能在患儿的一生中留下恐惧的心理阴影。因此,如何做好儿童牙科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1儿童牙科畏惧症的原因分析

1.1牙科诊室的环境因素

医护人员的白大褂、注射器,操作时的器械碰撞声、高速涡轮机的旋转声等均会使患儿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如果再碰上一些医生态度比较生硬,则更会使患儿产生一种恐惧心理。

1.2患儿自身的因素

儿童本身对疼痛的承受力较差,心理承受能力也比较低,对医院及医生天生存在一种恐惧心理。如果再加上曾经有过不愉快的牙科治疗史,就更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反应,甚至抗拒治疗。

1.3父母的影响因素

现在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部分家长对孩子比较溺爱,致使孩子比较娇气,缺乏对孩子意志力的锻炼。甚至某些家长自身都有一种恐惧心理,更会对孩子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家长在孩子诊疗时的一些怜惜、难过表现,也会加重患儿的恐惧心理。

2儿童牙科畏惧症防治措施

1.1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在患儿初次诊疗时医护人员应通过亲切的交流,甜美的微笑,以此传达医务人员的人格魅力,与患儿及其家长建立互信关系,帮助患儿取得积极接受治疗的态度。

1.2营造优美的就珍环境

牙科诊室的颜色应该明快、干净,墙上可粘贴儿童喜欢的卡通画,通过播放牙科治疗的宣传片,让患儿了解牙科诊疗的相关知识,治疗过程中,播放舒缓的背景音乐,以次减轻患儿的恐惧心理。

1.3树立榜样激励机制

对于肯合作的、表现较好患儿,应给予大力表扬,并树为榜样;奖励听话的儿童,比如优先就诊,或是发一些儿童喜欢的小礼品,以做奖励;建立良好的竞争机制,使患儿在心理上产生竞争意识。

1.4鼓励3岁以上儿童独立就诊

3岁以上儿童以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其完全可以独立面对诊疗,家长在场反而增加其对家长的依赖性,从而增加不合作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