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诊断与治疗

/ 2

甲状腺癌诊断与治疗

张丽媛

张丽媛(七台河市七煤医疗中心总医院154600)

【中图分类号】R73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2-0249-02

【关键词】甲状腺癌诊断治疗

甲状腺癌发病率为3.6~6.0/10万。儿童甲状腺结节中,甲状腺癌的比例可高达50%~70%。一般发病高峰为21~40岁。许多资料表明,发病年龄与病理类型相关,20岁以下者70%~80%为乳头状癌,而高龄患者中,未分化癌或分化差的滤泡状腺癌较多。女性多于男性,2:1~4,但男性甲状腺结节中,恶性率比女性高,提示对男性甲状腺结节,尤其是单结节应予重视。一般认为,单发结节中癌的发生率为15.6%~28.7%,而多发结节为10%左右。甲状腺癌的尸体解剖、手术后病理检查和自然发病率差别较大,表明临床诊断困难,确诊主要靠术后组织学检查。其预后因不同病理类型而不同。

[诊断要点]

1.病理类型和临床表现

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不同,其临床表现也不一致,预后差别很大。恶性程度依次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

(1)乳头状腺癌甲状腺乳头状腺癌是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分化较好的恶性肿瘤。是甲状腺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类,约占甲状腺癌的60%。多见于40岁以下的青壮年,女性发病率较高。男女比例约1:3。儿童甲状腺癌约70%属此类型。乳头状腺癌多数体积较小,一般直径2~3cm。肿瘤多为单发,肿块较小,质硬,边缘不清,活动度差。肿瘤生长缓慢,绝大多数乳头状癌局限于甲状腺内长期不变。约50%的患者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后得到确诊。这种情况多见于儿童患者。预后较好。10年以上存活率约为80%。

(2)滤泡状腺癌甲状腺滤泡状腺癌亦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属分化较好的恶性肿瘤,较乳头状癌少见,占甲状腺癌的15%~20%。多见于中老年患者,50~60岁发病率最高,女性多于男性。癌瘤生长缓慢,病程较长,肿块多为单发,少数可多发,质地较硬,边界不清。转移率较高,约30%患者就诊时已有转移,多数随血行转移到肺和骨骼,少数转移到淋巴结。

(3)未分化癌甲状腺未分化癌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部分起源于滤泡旁细胞,属分化较差的恶性肿瘤。占甲状腺癌的5%~10%。多见于老年男性。发病初期甲状腺出现结节,结节质硬,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并迅速增大,浸润甲状腺周围组织,以至甲状腺固定,不能活动,同时出现局部疼痛、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和声音嘶哑等。可转移到淋巴结,也可通过血行转移到肺、骨骼等脏器。此型恶性程度高、转移快、发展迅速、死亡率高,患者常在4~6个月内死亡。

(4)髓样癌甲状腺髓样癌是起源于甲状腺滤泡旁细胞的恶性肿瘤,故又称滤泡旁细胞癌。占甲状腺癌的5%~10%。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多见于30~40岁的中年人,男女发病率无差异。大多数为散发,不与其他内分泌异常相联系。但20%~30%的患者有家族遗传性,家族性者可见于任何年龄。起源于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分化较好,肿块呈质地较硬的孤立结节。家族性髓样癌多为双侧发病,肿块较小,边界清楚,一般进展缓慢。多见区域淋巴结转移,转移较早,也可浸润邻近器官和血行转移到远处。恶性程度介于滤泡癌和未分化癌之间。5年存活率为70%~80%。

(5)其他恶性肿瘤临床发病率极低,约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1%。淋巴肉瘤、血管肉瘤、纤维肉瘤来源于甲状腺间质,鳞状细胞癌可能起源于残留的甲状腺舌导管或腮后体上皮。这些癌瘤恶性程度较高,局部浸润症状明显,转移较早,死亡率高。另外,偶可见甲状腺转移癌。其原发病一般以乳癌、肺癌和恶性黑素细胞瘤最为多见。

2.实验室检查

(1)甲状腺功能一般正常,偶而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表现,此时T3、T4升高,TSH降低。

(2)血清降钙素升高及癌胚抗原增高是髓样癌的特点。降钙素刺激试验用来早期诊断甲状腺髓样癌,也用来筛查有遗传倾向的高危人群。

(3)同位素扫描:应用同位素I-131或99mTc等的甲状腺扫描,是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有助于协助判断甲状腺肿块的性质。一般来讲,甲状腺癌的扫描图像大多为冷、凉结节,但温、热结节亦不能完全排除甲状腺癌。

(4)B型超声检查:甲状腺的B超检查可以较精确地判断肿块的实性,囊性或囊实性,测定结节的数目或肿块的大小,以及检测颈部肿大淋巴结。对于临床上不易触及的较小的甲状腺结节及淋巴结,B超检查可以提供帮助。尽管B超同样不能分辨良恶性,但-多数学者认为,B超结合同位素扫描,可以提高甲状腺癌的诊断符合率。甲状腺扫描为冷结节,B超检查为实性或囊实性,其甲状腺癌的可能性约为40%。

(5)X线检查:胸片观察有无气管移位和受压,有无肺转移。髓样癌患者甲状腺部位有致密、不规则、团块状钙化灶。

(6)甲状腺穿刺细胞学检查: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诊断思维程序]

(1)甲状腺恶性肿瘤,当肿瘤体积较大,出现局部浸润症状和转移灶时,较易作出诊断,但往往已失去治疗机会。有时甲状腺癌患者首先出现淋巴结和远处器官的转移,此时甲状腺肿块很小,甚至无明显肿块,诊断较因难,常须病理活检后才能作出诊断。

(2)临床上对甲状腺肿物有下列情况时应考虑甲状腺癌的可能:①肿物增长迅速。②肿物坚硬,或表面凹凸不平。③肿物随吞咽活动差。④伴有声音嘶哑或其他压迫症状。⑤颈部淋巴结肿大,可做病理检查,证实是否由甲状腺癌转移而来。

(3)髓样癌常有家族史,多伴有多发内分泌肿瘤Ⅱ型。临床上可有腹泻、心悸、颜面潮红等症状。

除上述外甲状腺癌仍须与下列疾病鉴别。

(4)结节性甲状腺肿:病史很长,多数表现为双侧腺叶弥漫性肿大,有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表面光滑,B超检查多为囊性,可有明显钙化区。肿物很可能产生压迫症状,即使很大亦可活动。甲状腺穿刺细胞学检查有助于诊断。

(5)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女性多见,表现为双侧甲状腺弥漫性、对称性肿大,橡皮样硬度,无明显结节。一般不出现压迫症状,血清TGAb和(或)TPOAb阳性。扫描示甲状腺内碘分部普遍稀疏。甲状腺穿刺可明确诊断。

(6)甲状腺囊腺瘤:结节内出血使腺瘤于数日内迅速增大,随后逐渐缩小,症状减轻。肿块较光滑,随吞咽活动,B型超声显示为囊性。

[治疗]

治疗原则:应根据病理类型、转移情况、病程长短、患者年龄及健康状况等因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配合放射治疗、化疗和甲状腺激素等综合措施,方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1.乳头状腺癌首选手术治疗,彻底切除原发灶和转移灶。术后服用甲状腺激素。

2.滤泡状腺癌主要经血行转移,如果颈部淋巴结已有转移则大多数已有远处转移,故手术清除颈部淋巴结也不能提高疗效。但多数人还是主张彻底清除原发灶和转移灶,再做放射性碘治疗,同时服用甲状腺激素。

3.未分化癌恶性程度高,很早就转移至远处及产生压迫症状,故手术疗效差,应以局部外放射治疗为主。尽管未分化癌摄碘功能差,但其他治疗开始前做放射性碘摄取试验和扫描,偶而能摄取I-131,使治疗成为可能。化疗对未分化癌有一定的疗效,可作为放疗的补充治疗。

4.髓样癌恶性程度中等,较早转移至颈部淋巴结及内脏,预后较滤泡腺癌差。首选手术治疗,术后服用甲状腺激素。

5.其他甲状腺恶性肿瘤如淋巴肉瘤、纤维肉瘤和鳞状细胞癌等,恶性程度均较高,治疗原则同未分化癌。

参考文献

[1]白耀.甲状腺病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

[2]高绪文,李继连.甲状腺疾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3]施秉银,马秀萍.现代甲状腺疾病诊断与治疗,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