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公务员体检发生晕针的护理对策

/ 2

招考公务员体检发生晕针的护理对策

袁蕾李军许群杏子

(1武警贵州总队医院体检中心;2武警贵州总队医院医务处;贵州贵阳550005)

在招考公务员体检中,抽血化验是最为常见和必须的检查项目之一,体检中的多数重要结果都需经过血液检查得出,血液检查一般分为血常规和血生化检查[1]。这就导致了体检抽血不可避免,但是也增加了体检者晕针的发生率。本文对本院自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间发生了体检晕针患者21例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在各类公务员招考体检抽血过程中,发生了晕针患者21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4例,女性7例,年龄为21~38岁。患者多数表现为头晕、大汗淋漓、心悸、恶心、四肢软弱,少数表现为意识恍惚、四肢厥冷、脉搏细数等。

2结果分析

2.1心理因素由于体检者均为各类选拔中比较优秀、被录取为公务员机率较大的人群,体检往往是能否录取的重要环节,因此自身对体检合格的愿望非常强烈,以至于精神高度紧张,受检者体检前不能保证良好的休息和充足的睡眠,体检当日产生心理恐惧、精神紧张等不良情绪,使迷走神经兴奋,周围血管床广泛扩张,引起心率缓慢,心肌收缩无力,造成大脑供血不足,导致晕针的发生[2]。

2.2年龄因素相对于老年患者,青年人更易发生抽血时晕针,此年龄段人群心理反应敏感,疼痛感觉敏锐、精神高度集中,易出现血管迷走反应(虚弱、头晕、汗出),过度换气综合征(呼吸困难、窒息感、心悸等),使病人感到头晕、心悸、呼吸困难等[3]。

2.3机体自身状态由于空腹及路途奔波导致机体疲倦,机体对刺激反应更加明显,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短暂的外周血管扩张,发生晕针现象。

2.4护理人员因素部分护士抽血穿刺技术欠熟练,在拔针时或拔针后按压操作不当,导致患者抽血部位疼痛,从而增加患者的紧张情绪及恐惧心理。另外,部分护士由于工作量大、时间紧、抽血情绪受到影响,服务态度改变,对体检者出现不良情绪时没有给予及时的安慰等,也会加重体检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发生晕针现象。

2.5其他因素在气压较低的闷热季节或抽血空间狭小、室内空气混浊、光线不明亮、环境嘈杂等情况下都容易发生晕针。体位因素也是晕针发生的原因之一,患者常常采取坐位取血,此时下肢肌肉及静脉张力低,血液蓄积于下肢导致回心血量减少,收缩压下降直接影响脑部供血减少,因此易发生晕针。

3讨论

晕针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血管迷走神经反应而导致的一系列症候群综合征,由于受到外界的强烈刺激,引起迷走神经反射,血管的扩张而使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降低,血压降低,引起暂时性脑血流量减少,甚至发生晕厥。从发生晕针的原因来看,可以从以下几个阶段采取措施:

3.1体检中心的准备环境管理是改善患者心理状况的一个重要措施。各检查室应标示醒目,保持良好的的通风,利用走廊墙壁制作色彩鲜艳的健康教育宣传栏,并将体检流程图制成精美的画报贴在走廊醒目的位置,给受检者提供清晰的指引;在走廊两旁放置休息椅,让颠簸劳累的就医人员更好的休息;选择播放节奏轻快的音乐,放松体检者的紧张情绪;抽血室将常用的抢救物品、氧气装置等准备妥当。

3.2体检前的准备体检前3天向招录单位发放体检的注意事项及体检流程,让体检者保证充分的休息,避免受凉,再配合体检中心的图片介绍,使体检者对体检环境有初步的了解,消除体检前的紧张、焦虑、恐惧情绪。

3.3体检中的服务

3.3.1导诊护士应热情主动地引导体检者就诊,及时解答其提出的疑问,减少了体检者由于医院陌生的环境引起的恐惧感。

3.3.2优化体检流程护士应组织体检者按照编排顺序排队,依次进入采血室,避免采血室因为人员集中造成通风不畅。

3.3.3在抽血前对患者的既往病史进行掌握,确认是否有心脏病史及晕针史,若体检者处于饥饿、劳累疲倦、剧烈运动后等应激状态时,要让其稍事休息或进餐后再进行抽血;嘱体检者取适当体位,尤其是易发生晕针者可采用平卧位。

3.3.4选派技术熟练的护士进行采血,护士在操作过程中要态度和蔼,根据个体血管的特点而选择合适血管,使用不同穿刺方法,以及穿刺角度,进针时做到轻、稳、准、快,争取一次成功,把体检者的疼痛降低到最低限度。采血完毕后,指导体检者按压穿刺处后再行离开,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的发生。

3.4晕针护理患者发生晕血前兆或症状时,应及时拔针并迅速将病人抬到空气流通处,保持平卧位、松解衣带,轻者予以温水并对其生命体征进行观察。重者静脉注射50%葡萄糖液并就地休息,可指压或针灸人中穴。

综上所述,分析晕针发生的各种原因,体检中心要不断地通过优化体检程序,改进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招考公务员体检抽血晕针的发生以及减少晕针的不良后果,确保体检工作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林婵兰,蔡文阳,陈冰瑜.干部体检血压血脂测定结果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41~42.[2]代全利.减少患者晕针的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03,19(2):219

[3]林琳,李雪,张雪影,等.健康体检抽血晕针综合征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6B):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