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患者血压的监护问题及护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患者血压的监护问题及护理对策

陈霞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云南昆明650200

【摘要】患者在实施了体外循环心脏术后,其血压会出现一些异常变化,需要通过实施护理对策和对血压的监护技术,使患者均获得平稳康复。文章选择了某医院进行体外循环手术的患者16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总结并分析了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患者血压的监护问题及护理对策,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体外循环心脏术;患者血压;问题;护理对策

前言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常适用于较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和胸内大血管先天性异常等疾病的治疗。但是由于患者会在手术后出现一定程度上的血压变化快、血压波动大等情况,得需要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来进行改善,进而将血压维持在合适范围。为了更好地了解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文章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患者血压的监护问题及护理对策进行了研究。

1临床资料

本文研究选择了某医院进行体外循环手术的患者16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24例患者进行的是先天性心脏病手术,5例患者为冠状动脉搭桥手术,36例患者为换瓣手术;患者进行体外循环手术的时间均在2小时到5小时之;心肌阻断的时间为30分钟到3.5小时;患者在结束手术后,返回ICU病房均带有一种以上的血管活性药物微泵持续泵入。待患者返回到ICU病房后,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连接多功能监护仪,采用有创血压监测,进而分析其血压波动的原因,及时去除影响因素,适时调整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种类与用量,将患者的血压维持在术前基础血压的±20mmHg。在整个监测过程中,患者的血压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波动。

2护理

2.1血压异常原因

第一,血压降低的原因。患者出现血压降低的原因主要有容量负荷问题、心肌收缩力问题、心功能问题、其他。其中容量负荷问题主要为每搏输出量减少、容量负荷过重、血容量不足;心肌收缩力问题主要为受体阻滞剂抑制心脏、心排出量减少;心功能问题主要为术后心功能不全、心内残余分流或畸形矫治不满意、心包压塞;其他为有创血压监测管弯曲、打折或栓塞、酸中毒等等。第二,血压增高的原因。患者出现血压增高的原因主要有高碳酸血症、容量负荷过重、术后切口疼痛、儿茶酚胺增多、体循环和肺循环阻力增加等等。

2.2血压的监护及护理对策

护理人员在对患者的血压进行监护的过程中,不能只依靠患者的血压数字变化进行监护,还需要观察患者的察血压波形的变化。第一,当患者的血压下降后,不要单纯增加升压药物的用量。首先需要检查创血压监测管通畅情况,然后再判断是不是心功能问题或者是容量负荷问题。最后,护理人员需要根据监测的结果来对患者进行补充血容量或进行强心、利尿和扩血管治疗;第二,当中心静脉压<20mmHg时,需要遵医嘱使用血管扩张药,使患者的脉压差维持在20mmHg以上。

2.3血管活性药物应用

临床上,血管活性药物均需要根据患者的体重来进行配置,在配置过程中会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对其进行稀释,并通过血压静脉微泵泵入。

2.3.1口服降压药物

当患者手术后出现了血压升高的情况,护理人员除了为患者提供硝普纳、硝酸甘油血管扩张药外,还需要为患者提供适量的止痛药和镇静药,并将患者的血压控制在术前水平。同时,还需要注意慎用或忌用口服降压药。参与研究的患者中,1例二尖瓣置换术术后应用了多巴酚丁胺、硝酸甘油等血管活性药,在手术后的第2天,各项生命体征均趋于正常,但血压偏高,使用了硝普钠静脉微泵泵入,但是效果并不理想。随后,护理人员给予了患者卡托普利12.5mg2次/d,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2次/d口服,在服药后的第2天,患者出现了血压下降、无尿等症状,随即便停用了降压药,给予患者多巴酚丁胺、肾上腺、多巴胺等多种升压药物静脉微泵泵入,但效果不理想。最终患者因循环衰竭死亡。分析其中的原因为患者风湿性心脏病心脏功能不稳定和患者口服降压药物出现低血压现象后不易于纠正,所以,护理人员需要注意口服降压药效果虽然显著,但是患者出现低血压现象后不易于纠正,可以采用静脉用药。

2.3.2血管活性药物的减量

第一,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血管活性药物进行调节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病情及血压水平来调节药物时应逐渐递增或递减用量;第二,护理人员需要提前配置药物,避免因为更换时间不及时而使患者出现血压降低的情况。参与研究的患者中,有1例为房间隔缺损伴肺高压术后全麻未醒的患者。当患者进入ICU病房之后,应用多巴胺、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硝酸甘油等多种血管活性药进行治疗,患者在手术后的第2天开始逐步减量,并成功脱机拔管,各项生命体征稳定。经心脏外科医师评估建议转回胸外科病房,停用肾上腺素,并将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迅速减至最低量。但是在半个小时后,患者的心率减慢至50次/min左右,医护人员立即对其进行心外按压,再次应用肾上腺素,加用异丙肾上腺素,加大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的用量,之后患者恢复了正常。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与血管活性药减量和停药过快有关系,所以,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药物减量时,需要在术后3d内血管活性药尽量逐步减量,3天后再考虑逐步减量后根据病情停药,进而有效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3讨论

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及冠心病患者,一般都存在一定的心功能不全。患者在进行了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会受到麻醉药物的影响,常常导致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尤其是血压变化快、波动大等情况,需要多种血管活性药物来进行维持。临床上常用的血压监测技术为有创血压监测技术。通过有创血压监测技术,护理人员可以严密观察患者血压的瞬间变化,并及时调整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种类与用量,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所以,为了提高手术后的治疗效果,护理人员需要在对患者进行血压监测的过程中,严密监测血压等生命体征,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积极寻找原因,并通知医师,遵医嘱做相应的处理。另外,护理人员在指导患者服用血管活性药物时,需要严格注意药物的计量,避免患者产生不良反应。

结束语

由于心脏术后患者病情会有所变化,ICU病房的护理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病情判断与预见能力,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同时,还需要充分分析和掌握心脏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和预防措施,并对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的意外情况及时进行处理,以提高手术后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参考文献:

[1]卢伟,王饶萍.日间CVVH治疗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急性肾衰竭患者的护理[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7,(06):150-152.

[2]徐网兰,方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肝功能的变化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2015,30(11):1086-1089.

[3]丁静丽,周建良,朱志刚,陈佳,聂彬恩,胡时栋,杨威,龚艺,徐建军.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胃肠道并发症的综合治疗探究[J].现代医院,2014,14(11):26-28.

[4]丁凡,王新宽,支萍,尤涛.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术期相关因素与乳酸的关系[J].当代医学,2015,21(03):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