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血液样本不合格常规检验标本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临床血液样本不合格常规检验标本分析

强仕兴

贵州省开阳县中西医结合医院550300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血液检验在患者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越来越多的为疾病的早期确诊提供科学依据[1],对医师的治疗和患者的病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2-3]。当血液检验结果不准确或出现异常时,检验结果无法准确反应患者真实身体状况及病情,严重影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因此本研究对我院2015年3-9月收集的80份不合格血液标本进行分析,旨在找出临床上出现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提高检验结果准确性提供科学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9月在该院接受检验的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标本拒收标准验收,其中80例送检血液标本为不合格血液标本。

1.2标本采集

(1)静脉采血法。临床血液采集中,静脉采血部位通常为体表浅静脉,肘前和肘正中静脉为最佳部位。静脉采血法分为真空采血、开放式采血2种。血液采集前,让患者坐或仰卧,告知患者尽量放松,保持平和情绪和已态。进行采血操作前仔细检查、核对所用器皿,在相应器皿上贴好标签,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采血穿刺操作[4-6]。穿刺前行相应的摸、拍操作,明确较为清晰充盈、易于固定的血管,尽量避免在静脉留置导管采血,防止血液标准中存在凝块。行静脉采血操作时须对针筒进行仔细检查,观察其是否存在空气。血液采集完毕后严格进行相应的消毒、密封操作。(2)皮肤采血法。同时也是毛细血管采集法,这种方法最为常见。它主要采集的是微静脉、微动脉、毛细血管的棍合血液。一般都是在患者手指的无名指内侧的部位进行采集。指端内侧的血液为最佳血液标本[7-8]在采血之前,必须准备好用具,并且严格核查。采血过程中要进行消毒处理,医护人员按住采血部位,先用碘和酒精进行消毒。右手持针,垂直进针大概2mm,将第1滴血拭去。因为第1滴血可能混有组织液。在采集完毕以后,还要按住患者的手指,直到不再出血。

1.3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均录人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80例不合格标本主要原因分别为凝血、溶血、抗凝剂适应不当、送件不及时和样本量少等。其中,凝血为17例,占21.25%,溶血为22例,占27.50%,抗凝剂适应不当为7例,占8.75%,送检不及时为15例,占18.75%,样本量少为11例,占13.75%;其他原因为8例,占10.00%(见表1)。

3讨论

对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3.1凝血

当血液凝固以后,会从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无法流动的固体状态,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也会慢慢变成不溶的纤维蛋白[9]。造成血液样本凝固也有很多的因素,比如采血管的导管内壁粗糙,或者是采血的针头太细,也有可能是采血的时候没有进行无菌操作,使得细菌侵人了其中[10]。另外,保养液与血液混合的比例不当,也或者保养液中的抗凝剂不够,这些现象都能够导致血液凝固产生。

3.2溶血

溶血是干扰临床检验的主要因素之一,血液样本溶血的主要原因有血液在注人试管过程中用力过大或未将针头拔下,导致血液中红细胞发生破裂;与采血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关,如止血带拉扯过紧、采血部位拍打过度、注射器内芯反复抽动或真空采血管内压大大造成红细胞破裂、使用不合格的采血器具等。

3.3抗凝剂使用不当

抗凝剂是指通过无力或化学方法将血液中的凝血因子除去,避免血液的凝固。为了避免由于抗凝剂使用不当导致血液样本的不合格,检验人员需加强培训关于抗凝剂使用的原则[11]。于此同时,检验人员在使用抗凝剂时,需将不同抗凝剂标注好,避免由于慌忙导致的错误。

3.4送检不及时

一般情况下,样本送检的时间不能超过24h,如果是急诊的血液样本,更应该及时地送检。在对血液样本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很多医护人员容易忽视送检的时间,血液中的很多成分会因为时间的延迟而产生变化,因此,标本必须在20min内送检。

3.5样本量少

血管塌陷或是针尖封堵;终点判断不正确,换管时间太早;真空采血时使真空泄露致采血量不足;采血针的型号较小,且换管时间延长;或是患者自身因素致采血量不足;这些因素导致样本采集量少,从而引起临床检验不合格[12]。

本文80份不合格血液样本中多由于凝血很溶血相关因素所致,其余不合格原因还包括受到样本量少、送检不及时等。提示临床医护工作者应在在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完成操作,谨慎进行每个操作环节,尽量降低上述不合格因素发生率,保障临床血液检验结果准确性,确保临床医生获得可靠诊断及治疗依据,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实现血液标本检验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龚道蓉.64例不合格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2,9(22):233-235.

[2]张竹青.55例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6),55-56.

[3]郭中清.55例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分析[J].大家健康(下版),20126(7):841-85.

[4]申家辉,王凡平.血液常规体检异常结果分析与探讨[J].中国现代物应用,2008,2(1),46-48.

[5]杜军.1962例健康成人体检血常规检查结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09,7(16):122-123.

[6]赵万富,张连胜,苏丽.48例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11):6806-6707.

[7]葛林.从血液常规分析看贫血[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5):1909-1911.

[8]郭宏翠.488例成人体检血常规检查结果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8):55.

[9]戴蕴.临床血液不合格标本常规检验的分析和探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10);1109-1111.

[10]陈雪华.40例不合格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分析[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7):417-420.

[11]黄冉.血液标本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16):1408-F0003.

[12]向碧英.医院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解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25(25):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