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边疆少数民族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7-17
/ 2

浅谈如何提高边疆少数民族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杨朝升

杨朝升(马关县金厂民族小学云南马关663700)

教学的有效性是个永恒的话题,大面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提高边疆少数民族小学数学教学和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新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也是教学有效性的具体体现。由于种种原因,边疆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受到了束缚,少数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受到限制;所以,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师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首要工作和任务就是提高边疆小学数学教师的综合素质,才能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提升边疆少数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要阵地,教师以教材为媒介,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认识和技能的基础上使用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来完成预期的目标,从而使学生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不高、学生宗合素质水平低,究其根源,我认为与课堂教学密不可分。建立扎实有效的课堂教学机制是提高边疆少数民族学生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切实保障。

从课堂教学的参与主体和媒介来看,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实施的因素可以分解成三方面的影响:教材自身的影响;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影响。从三方面的联系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可以从教材、教师、学生下功夫。

1.教材是提高有效性的前提

首先,教师的传统思维定式决定了教师对教材的态度,我们习惯的认为教材即教科书,即俗称的课本,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的就是“教教材”,用课本指挥教学;其次,由于课程的制定国家实行三级负责,一部分内容没考虑到地方的实际,所以一部分教材在实施的过程中“流通率”降低;再者,教师在具体的实施中只采用课本做教学资源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教学资源单一又成了教学发展的阻力。所以,做好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1.1教材资源的再创造。实践告诉我们:教材的再创造就是一方面以学生的需要和发展为前提,在教师与教材的对话和信息交流中,有选择地对教材的内容精心进行整合、取舍和挖掘;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对自己发展有意义的知识点主动探究。从这个意义上,我认为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实现再创造的有效方式就是对资源整合、取舍和挖掘。

具体地讲,其内容包含对教材内容的加工及对课堂生成资源的引导。对教材资源的加工,我们可以从教材内容的“五化”入手,即从教材内容的心理化入手、从教材内容的问题化入手、从教材内容的操作化入手、从教材内容的结构化入手和从教材内容的最优化入手;课堂生成资源的引导可从事件的积极方面出发,利用一切可利用手段和材料,把握好数学学科实际与生成资源的内部联系,把学生从事件的另一端引到正常的教学中来,达到促进教学,发展学生的目的。

1.2课程资源的校本化开发。课程实施与自己的地方特点产生的冲突切实要求课堂教学的主体及学校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参与课程资源的校本化的研究中来,因地制宜,以校内为主、校外为辅,相互结合,注重校本课程的层次化、一体化并兼顾质量与数量的关系,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开发出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使其充分发挥最大的育人功能,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获得充分、和谐的发展。

有人从课程开发的角度对两种课程模式加以比较,如下:

从上可以看出,校本课程的开发时可能的,新课程的实施,将使我们所有的学校教师都要面对这一现实,这也是提高边疆少数民族小学生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2.教师是有效性实施的关键

作为一名边疆少数民族的小学数学教师,新时代的课程变革将给教师带来挑战,同时也给我们边疆的小学教师带来了机遇。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的主体,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不仅和课程资源的再创造和校本化实施有关联,还和有效性提高的另一主体学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教师实施教学的过程看来,它包括这样三个环节:课前准备环节,互动交流环节和课后反思。任何环节的缺失都会对整堂课的有效性产生影响。

课前准备涉及面宽,只有找准切入点准备才能充分。我就以本文而言,教师除做好对课程资源的“内化”(即教师对课程资源的校本化和再创造)和学生的掌握之外,教师的的观念决定着教师课前准备的积极性,没有观念的转变,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就发挥不出应有的效应。转变观念是我们边疆小学数学教师现阶段各种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前提,转变教师的观念具体的说就是教师知识者角色的“升级”。

做好知识传授者的“升级”。教师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中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数学基础知识内涵,注重隐性知识的传授。传统的狭义知识观认为凡是知识都是可以言传的,都能用语言文字、数学符号或其它形式表达。现代的知识观认为知识是丰富多彩的,既包括可以言传的显性知识,也包括不可言传的隐性知识,在实际中,教师必须清醒的意识到教学活动中隐性知识的存在,必须改变自己只是显性知识传授者的观念,既注重言传,又要注意身教,还要关注隐性知识的显性化。

除做好知识传授的“升级”为课前做充分准备外,在教学活动中还要发挥好教学的组织、合作、引导的教学主导者角色。教学的主导作用的发挥一靠对学生的认识,二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学活动的结束只是师生互动交流的中间停止。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活动中止,并不意味着教学过程的彻底结束,我们必须成为数学教育的研究者,成为学会反思的新型教育工作者。

反思从教学方面讲就是反思性教学。有学者将反思教学从时间维度将其分为三类:一是在实践中反思;二是对实践进行反思;三是实践后进行反思。

实践中反思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不可预料的情况不断发生,需要教师随时做出反思,课堂生成资源引导就是其中的一面;对实践反思就意味着反思发生在实践之后,也就是上面所说的教学活动中止后。为实践反思是前两种反思的预期结果,就要在实践中和实践后进行反思,使教师养成了更好地实践和三思而后行的好习惯。反思要求我们应经常化、制度化,养成自觉反思的习惯;其次知晓反思内容,掌握反思策略,进行行动研究,即需要我们边疆小学数学教师成为数学教学的探索者和研究者。这就是反思的策略和方法。

从以上叙述看来,我们边疆小学数学教师转变观念是前提,进入角色是关键,做好反思是保障边疆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持续的好方法。

3.学生是有效性生成的基础

学生在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生成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在现阶段就其它实施条件而言,都必须在得以保障的情况下培养学生自觉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主创新的能力,这是提高边疆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生成的重要因素。培养培养边疆少数民族小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自主创新能力是实现提高边疆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3.1如何培养学生建立持久学习数学的兴趣。趣在人的一生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告诉我们童年是丰富多彩的,没趣的数学教学会使小学生产生对学习数学的恐惧心理,使其产生摒弃的思想,所以兴趣应无时不在、无处不存。为了建立边疆小学生持久学习数学的兴趣,经过总结十六年来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3.1.1利用数学学科的特点“养”趣。数学是一门趣味性很浓的学科。数学自身的“生活性”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就要善于利用生活经验引出数学问题、要善于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无时不存和无处不在、要善于让学生参与生活实践探究数学规律,最后要善于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为“养”趣做充足的准备。

3.1.2利用问题解决“提”趣。问题解决“提”趣是相对于“问题解决”教学提出的。学生在有了浓厚的数学兴趣的基础上,产生了迫切的心理需求,即解决问题的愿望。从这个意义上说,问题解决教学是解决学生心理需求的有效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本方法。具体做法可以用下面的四个环节来概述:

提出许多问题→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如何解决问题→“开方式的答案”。

3.1.3在体验中“展”趣。在问题解决的尝试中,教师通过鼓励的评价,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形成兴趣的持久性。这需要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出层次性的问题,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解决问题后做出合理的评价,让学生产生兴趣的迁移,保持兴趣的持久性,延伸到数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和每一个学段。

3.2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养成。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生成需要学生的自主。没有学生的自主创新,将会使师生交流费时、费力。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是有效学习的必要条件。问题解决教学是自主创新能力养成的基本方法。这就要求我们边疆小学数学教师要以问题解决教学为主,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才能提高边疆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也才能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养成,最终实现提高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

总的说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就是以全面、深入的利用好一切可以运用的课程资源为前提,在注重学生的基础性作用上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只要做到到以上所提到的每一步,我相信边疆少数民族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就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