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尼替丁的临床新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雷尼替丁的临床新应用

贺秀玲

贺秀玲(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150500)

【中图分类号】R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2-0307-02

【摘要】目的讨论雷尼替丁的临床新应用。方法查阅文献结合临床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雷尼替丁还应用与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溃疡性结肠炎等方面。

【关键字】雷尼替丁用途

别名:呋喃硝胺、甲硝呋胍、胃安太定、善胃得。

药理:雷尼替丁为一种选择性的H2受体拮抗药,可有效抑制组胺、五肽胃泌素及食物刺激后引起的胃酸分泌,降低胃酸和胃酶的活性,但对胃泌素及性激素的分泌无影响。雷尼替丁的参作用比西咪替丁强5~8倍,尤其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显著,并且具有速效和长效的优点,副作用小,安全可靠。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良性胃溃疡、术后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及卓-艾综合征等。静注还可用于上消化道出血。

制剂:片(胶囊)剂:每片(胶囊)150mg。注射液:每支500mg(2ml),50mg(5ml)。

注意:8岁以下的儿童禁用本品。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应用本品可降低维生素B12的吸收,长期使用可致B12缺乏。

1临床新用途

1.1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有人应用雷尼替丁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效果显著,疗效明显优于用吗啉呱治疗的对照组。用法:内服雷尼替丁,15mg/(kg·d),分2次服,连续服药3d。若发热过高,可配合物理降温。作者认为,雷尼替丁能起到免疫调节剂作用,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具有抑制致敏细胞及炎症递质组胺等物质的作用,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1.2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运用雷尼替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总有效率为95%,明显优于用柳氮磺吡啶治疗的对照组。用法:口服雷尼替丁,150mg/次,每日早、晚各1次,连续服用3个月。

1.3治疗疣状胃炎采用雷尼替丁治疗疣状胃炎患者,多在一周内获得显效,总有效率为87%,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33%,两组对照差异非常显著。用法:内服雷尼替丁,150mg/次,早、晚各1次,温开水送服,5周为1个疗程。用雷尼替丁治疗疣状胃炎有效,可能是本品能降低胃酸分泌,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损害作用,并促进粘膜的修复。

1.4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运用雷尼替丁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一般1~2d内止痛,3~5d内愈合,总有效率为100%,而用甲硝唑等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有显著的差异。用雷尼替丁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有良效,可能与本品竞争性地抑制组胺H2受体,增强机体免疫反应,抑制微血管通透性,减少体液渗出,从而保护正常的黏膜有关。用法:内服雷尼替丁,150mg/次,2/d,或者用雷尼替丁研成细末,直接涂在溃疡面上,3/d,直至症状消失止。

1.5治疗嗜酸性筋膜炎采用雷尼替丁治疗嗜酸性筋膜炎患得,疗效满意。一般用药1个月即可显效,半年后皮损局部得到恢复。用法:口服雷尼替丁,150mg/次,早、中、晚各服1次,温开水送服。

1.6治疗血友病应用雷尼替丁治疗血友病患者,可使血浆因子Ⅷ或Ⅸ浓度增加,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用药后12h可呈止血的效果。方法:内服雷尼替丁,150mg/次,早、晚各1次。小儿用量按年龄递减,疗程为15d。另有人用雷尼替丁持续维持治疗,亦获佳效。

1.7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口服雷尼替丁用于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效果显著,其中症状缓解率为76%,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用法:雷尼替丁150mg/次,内服,2/d,疗程为6周。

1.8治疗慢性腹泻本病可能导致肠壁肥大细胞增多,受刺激后释放组胺,引起肠道局部充血、水肿、平滑肌痉挛而出现腹泻。雷尼替丁可以通过抑制组胺释放而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多数患者1周内即可大便成形,次数减少,而获得痊愈效果。用法:内服雷尼替丁,150mg/次,早、中、晚各1次,温开水送服。

1.9治疗荨麻疹有人应用雷尼替丁治疗荨麻疹患者,效果满意,用药1疗程后显效率为80%,总有效率为90%。方法:取5%雷尼替丁霜剂敷贴于神阙、风池、血海穴,每穴50mg,外盖3.5~6cm2胶布,每3d换药1次,2次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至症状消失止。

1.10治疗单纯性疱疹取雷尼替丁胶囊150mg,将其粉末溶解于水中,制成溶液后外涂于患处,1~2h换药1次。结果:用雷尼替丁治疗单纯性疱疹患者,一般涂用3~5次后疼痛消失,早期病例不出现水疱,已有水疱者水疱干涸,均在2d内结痂。另有人用雷尼替丁治疗单纯性疱疹患者29例,均在用药2~4d内全疗获得治愈。且愈后未见瘢痕发生。

参考文献

[1]钟国平,黄民,吴敏,黄丽慧,曾桂雄,王雪丁.盐酸雷尼替丁片在健康志愿者的人体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3年02期.

[2]周骊.消化性溃疡治疗剂-盐酸雷尼替丁[J];药学进展;1986年03期.

[3]哈明凤,徐咏梅,张紫洞.新药物和新剂型[J];药学实践杂志;1992年01期.

[4]黄胜炎.药品专利与新药开发[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2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