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欧阳锺秀

欧阳锺秀

(河南省确山县第一人民医院463200)

【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3月前对120例儿科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2010年3月至2013年9月选择120例患儿(观察组),对其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2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投诉率及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投诉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减少儿科风险事件发生率与投诉率,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风险管理儿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1-0246-02

儿科住院患者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受外界刺激时,其心理与行为受主观情绪支配性大,是一个特殊群体。由于患儿控制能力和认知能力较低,会产生害怕甚至抵抗治疗的行为,如哭闹、易动、不配合等,发生意外伤害的潜在危险性高,容易酿成医疗护理差错和医患纠纷。2010年3月至2013年9月,我院在儿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9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20例患儿为观察组,男孩62例,女孩58例,年龄4-10岁。并随机选择2010年3月前收治的12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男孩66例,女孩54例,年龄4-11岁。2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种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1]。首先根据经验提出儿科患者护理中的潜在危险因素,然后科室讨论,制订护理计划与措施。

2.1针对患儿病情。首先与患儿家属增加沟通次数,详细分析患儿病情、治疗的各个环节及疾病转归,消除顾虑,增加配合与理解。

2.2针对环境及设备。护士应努力为患儿的治疗提供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合理开窗通风,床头吸氧、呼叫装置合理放置,取暖设施上温馨提示醒目,将病房设施注意事项明确告知家属并配合管理,尤其是抢救设施,确保处于功能状态,不能随意搬动。

2.3针对护士。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教育应常抓不懈,增加培训次数及培训知识面,尤其是各项核心制度的落实和弹性排班制度的合理应用,确保中午、夜间双班制度的落实,注意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护理文书书写规范。

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比较2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投诉率及护理服务满意度。满意度调查采用问卷方式进行,由资料收集者发放、讲解填写方法并当场收回。

结果

2组风险发生率和投诉率比较见表1,满意度比较见表达2。

表12组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投诉率比较

讨论

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过程中不安全因素直接或间接的导致患者受到伤害或死亡的风险。儿科患者由于年龄特征,加之现在的社会原因,护理风险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之中,如何识别护理风险,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及医患纠纷,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是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风险因素有:(1)患者及家属因素。现在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一个孩子患病,牵动几个家庭,家长往往过度紧张、恐惧,对治疗护理过程也高度关注,稍不如意,便会引发纠纷及冲突。(2)环境及设备因素。儿科患者好动、不易管理,加之现在的家长,尤其是爷爷、奶奶对孩子溺爱,对有些问题不加注意,病房设施有损坏现象,如不能及时发现、纠正,会影响正常的治疗护理,甚至急救,引发医患纠纷。(3)护士因素。现在低年资护士也多是独生子女,责任感有待加强;加之工作经验不足,对风险预见性不强;有时候技术不过关,容易引发家属不满;如果在治疗护理时服务意识不强,态度冷淡,语言生硬,引起患者及家属的不满[2];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不及时,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等,都是医患纠纷的隐患。

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我院自2010年3月在儿科实施风险管理,从结果可以看出,实施风险管理后,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投诉率均明显下除,病人及家属满意度明显上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余新颖,马琳.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2):89-90.

[2]肖小平.浅谈急诊室护士态度及语言的重要性.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8,14(9):1314-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