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儿宁颗粒治疗小儿咳嗽76例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安儿宁颗粒治疗小儿咳嗽76例临床观察

孙美玲1邱进2孙秀华1张蕾3

孙美玲1邱进2孙秀华1张蕾3(1即墨市人民医院山东青岛266200;2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山东济南250355;3即墨市第三人民医院山东青岛266200)

【中图分类号】R【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4-0246-01

【摘要】目的观察安儿宁颗粒对小儿咳嗽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符合咳嗽诊断标准的患儿11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安儿宁颗粒治疗76例,对照组给予小儿感冒颗粒治疗38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5%,对照组总有效率是76.3%。结论安儿宁颗粒有效治疗小儿咳嗽

【关键词】藏药,咳嗽,安儿宁颗粒

小儿咳嗽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具有热证多寒证少,年龄愈小兼证愈多的特点。由于冬春干燥寒冷,小儿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以鼻塞、流涕、咽部刺激、发热、喷嚏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很多患者因治疗不彻底,从而导致反复发病。一部分小儿患者是由过敏引起哮喘发作而导致的,包括小儿支气管肺炎,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炎等征。我科室以金诃安儿宁颗粒治疗小儿咳喘患儿76例(治疗组),以小儿感冒颗粒治疗38例(对照组)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在祛痰、肺部啰音消失、止咳、退热、等方面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门诊及住院收治114例患者。诊断标准参照《儿科学》第7版。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6例,男40例,女36例,年龄1~5岁19例,6~14岁57例;对照组,38例,男20例,女18例,龄1~5岁9例,6~14岁29例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金诃安儿宁颗粒(国药准字Z20025878),开水冲服,1岁以内1次1.5g,1~5岁1次3.0g,5岁以上1次6.0g,1日3次。对照组:小儿感冒颗粒,1岁以内1次6.0g,1~5岁12.0g,5岁以上1次18.0g,1日2次。两组均以5天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临床症状,如咳嗽、肺啰音等

1.4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体温降至正常,而且临床症状消失,白细胞值恢复正常,肺部听诊没有异常。显效:体温降至正常,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肺部可闻少许干性啰音同时白细胞数明显减少。有效:体温有时降至正常,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肺部可闻及少许干、湿性啰音同时白细胞数有减少变化。无效:体温升高和临床症状无改善,肺部啰音无减少同时白细胞数无变化。

2结果

患儿经金诃安儿宁颗粒治疗后,然后观察其临床症状及体征,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8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3%,两组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两组疗效结果比较

组别n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治疗组76382010889.5

对照组3891010976.3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

讨论

安儿宁颗粒由红花、天竺黄、唐古特乌头、人工牛黄、甘草、岩白菜、短管兔耳草、高山辣根菜、白檀香、等组成,是藏医传统古验方[1]。红花:性温,味辛,活血通经[2]。天竺黄[3]:清肺化痰汤(《郭中元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唐古特乌头、人工牛黄:清热解毒。短管兔耳草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4]。甘草[5]:润肺止咳。经藏医长期临床应用发现该药具有祛风化痰、清热解毒、镇咳平喘的作用,常用于小儿肺炎、伤风感冒、支气管炎及其引起的发热和咳嗽等症。

小儿咳喘占儿科疾病第一位,特别是平常虚弱的儿童更易患病,而且常见反复发病,有的还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本科室以金诃安儿宁颗粒治疗小儿咳喘患者76例(治疗组),以小儿感冒颗粒治疗小儿咳喘患者30例(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

参考文献

[1]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102.

[2]徐国钧.药材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1139.

[3]黄茂先,刘鸿先,粟舜英,等.天竹黄形成原因及人工结天竹黄试验初步研究[J].科学通报,l973,5:233.

[4]HangLJ,TangYX.StudyonthechemicalcomponentsofCartharmustimctorious[J].ModApplpharm,1995,12(2):19-21.

[5]ChenWM,JinM,WuW,etal.TheantagonisticeffectsofflavonesofCartharmustinctoriousagainstplateletactivationinducedbyplateletactivatingfactor[J].ActaPharmSin,2001,36(12):881-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