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治疗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抗凝治疗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彭兰蒋创

彭兰蒋创(苏州市立医院本部妇产科江苏苏州215000)

【摘要】目的观察探讨抗凝治疗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84例采用抗凝治疗的妇产科患者,分别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84例妇产科患者中,有遗传性血栓形成高危因素的孕产妇6例,总有效率66.7%;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孕妇5例,总有效率60%;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后的孕产妇9例,总有效率77.8%;妊娠期高血压疾病45例,总有效率88.9%;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12例,总有效率83.3%;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2例,总有效率50%;妇产科手术后静脉栓塞症5例,总有效率90%。妇产科手术后静脉栓塞症的疗效最显著,其次是妊高症,明显高于其它疾病的治疗效果(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凝治疗在妇产科众多疾病中占据重要的防治作用,能显著改善各种血栓性疾病的临床症状,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抗凝治疗妇产科应用效果防治

由于孕妇在妊娠期,往往血液容易呈现出高凝状态,引起各种血栓性疾病。孕期抗凝主要是用于预防及治疗静脉血栓形成(venousthromboembolism,VTE),具体包括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妊娠血栓、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及遗传性或获得性易栓症等妊娠并发症。本文通过观察探讨抗凝治疗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84例采用抗凝治疗的妇产科患者,年龄在22~37岁,平均年龄为30.5岁,其中有遗传性血栓形成高危因素的孕产妇6例,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孕妇5例,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后的孕产妇9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45例,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12例,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2例,妇产科手术后静脉栓塞症5例,总有效率90%。主要使用的抗凝药物包括普通肝素(unfractionatedheparin,UFH)和低分子量肝素(1owmolecularweightheparin,LMWH),分别观察其治疗效果。

1.2治疗方法

妊娠期使用肝素防治疾病主要有两种方案:(1)在孕期预防性地使用小剂量肝素,①选用UFH:孕早期使用剂量为5000~7000U/d,每隔12h注射1次;孕中期使用剂量为7500~10000U/d,每隔12h注射1次;孕晚期使用剂量为10000U/d,每隔12h注射1次,若APTT延长可调整。②选用UFH:孕期全程使用剂量为5000~10000U,每隔12h注射一次。③选用UFH:使用浓度在0.2~0.4U/ml,每隔2d调整一次使用剂量,起使Xa活性拮抗的作用。④选用依诺肝素:使用剂量为40mg/d,1天1次或1天2次。⑤选用达那肝素:使用剂量为5000U/d,1天1次或1天2次。(2)孕期使用调整剂量的肝素治疗,①选用UFH:使用剂量≥10000U/d,1天2~3次,直至APTT延长到1.5~2.5倍的正常值。②选用依诺肝素:使用剂量在30~80mg/d,每隔12h注射1次。③达那肝素:使用剂量为5000~10000U/d,每隔12h注射1次。④依据体重,对依诺肝素的使用剂量进行调整,1mg/kg/d,每隔12h注射1次;对达那肝素调整为200U/kg/d,每隔24h注射1次。⑤依据体重,对LMWH的使用剂量进行调整,浓度在0.5~1.2U/ml/d,能到完全拮抗Xa活性水平[1]。

1.3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治疗后无再次出现血栓形成,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并发症发生;有效:治疗后基本无再次出现血栓形成,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极少并发症发生;无效:治疗后再次出现血栓,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出现严重并发症。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本组数据经卡方软件V1.61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84例妇产科患者中,有遗传性血栓形成高危因素的孕产妇6例,总有效率66.7%;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孕妇5例,总有效率60%;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后的孕产妇9例,总有效率77.8%;妊娠期高血压疾病45例,总有效率88.9%;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12例,总有效率83.3%;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2例,总有效率50%;妇产科手术后静脉栓塞症5例,总有效率100.0%。妇产科手术后静脉栓塞症的疗效最显著,其次是妊高症,明显高于其它疾病的治疗效果(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不同妇产科疾病使用抗凝治疗后的疗效比较[n(%)]

3讨论

本文中统计发现,采用抗凝治疗能防治多种妇产科疾病,疗效较满意。对于有遗传性血栓形成高危因素的孕产妇临床建议采取抗凝治疗,预防形成静脉血栓,降低有形成血栓可能的孕妇造成不良的妊娠结局。对于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孕妇,临床建议在整个孕期直至产褥期均需采用抗凝治疗,一般以低分子肝素或肝素为主,不仅能有效阻碍结合抗磷脂的抗体,降低炎症反应,同时能有助于激活种植和补体,提高妊娠成功率。对于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后的孕产妇,传统一般使用华法林治疗,但有研究指出早孕期间若口服香豆素类的抗凝药物会增加致畸的可能,因此,在孕早期,一般建议改用肝素皮下注射,近年来,有新的研究中发现,使用华法林对整个孕期是安全有效的,无需在孕早期改用肝素。对于妊高症的孕产妇,临床建议使用抗凝治疗,有效预防妊娠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目前常用的一般为低分子肝素或小剂量的肝素,能显著改善妊高症的临床症状,还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进而改善围生儿的预后。对于DIC一般是建议早期应用肝素抗凝治疗,能有效阻断DIC的发展。对于合并SLE的孕产妇,有研究中建议可静注500mL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25mg肝素[2],能明显改善SLE患者的分娩结局。

综上所述,抗凝治疗在妇产科众多疾病中占据重要的防治作用,能显著改善各种血栓性疾病的临床症状,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尚涛,乔宠,重视抗凝治疗在妇产科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2(3):163-165.

[2]韦冰,吴铿,肝素抗凝治疗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妊娠合并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0(7):423-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