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对重度颅脑外伤预后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4-14
/ 3

优质护理对重度颅脑外伤预后影响

傅洁洁

傅洁洁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杭州310003)

【摘要】目的考察优质护理干预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12月50例脑外伤住院患者(优质护理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包括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及护理干预;2010年1月~12月50例脑外伤住院患者(一般护理组),给予一般护理服务。回顾性比较两优质护理和一般对患者并发症、重要器官、功能变化。结果优质护理组较一般护理组,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减少,重要器官、功能恢复加快,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结论优质护理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开展,可促进患者康复和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关键词】颅脑外伤优质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4-0330-02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意外伤害发生率逐年上升,颅脑外伤占全身损伤的15%~20%,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病情危重,死亡率高达30%~50%,在创伤中居首位。本文选取我院2010年1月~12月收治的5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为对象,实施优质护理,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优质护理组:2012年1月~12月191例脑外伤患者,其中50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入院当时均有不同程度的昏迷,GCS评分3~8分。行气管切开23例,经治疗护理后19例痊愈,致残24例,死亡7例。

一般护理组:2010年1月~12月50例重度颅脑外伤住院患者,行气管切开21例,经治疗后13例痊愈,致残29例,死亡8例。

主要死于脑疝、严重并发症(呼吸道感染、上消化道感染、器官衰竭)。死亡病例不纳入护理效果评价。

2.优质护理措施

优质护理是以人为中心,为患者提供从入院到出院的一些护理服务,根据临床实践证明,对颅脑外伤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同时优质护理的开展责任护士能够更加细致、全面地掌握患者病情,包括患者心理状况在内的细微变化护士也能发现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患者安全[2]。对于重度颅脑外伤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更加需要从入院接待、治疗护理、心理护理等诸多细节上进行细致的工作,营造良好的护理环境,让患者及家属从内心感到安全、鼓励,更好的配合护理治疗。

2.1颅内高压的护理

(1)颅脑外伤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意识、瞳孔等变化[3]。(2)严密监测血压、脉搏、呼吸,患者颅内压增高会引起库欣反正,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必须使用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3)病情许可的情况下抬高床头15°~30°(我科统一标准床头到床头柜高度为30°),可降低颅内压力。责任护士了解患者病情后,适当抬高床头。(4)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自主呼吸和器械通气的患者都要观察气道是否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详见呼吸道护理)。(5)对于重度颅脑外伤的患者要警惕颅内水肿,控制补液速度,保持出入量平衡,量出为入。责任护士要记录24小时出入量,及时调整补液量。(6)对于重度颅脑外伤的患者保持大小便通畅时防止颅内高压的重要措施,责任护士要保证患者至少3天通便1次。对于出现便秘的患者及时与主管医生沟通,按医嘱服用缓泻剂。(7)对于去骨瓣患者减压的患者,必须严密观察骨窗处压力,骨窗的凹凸、质地直接体现颅内压力的变化,责任护士必须每15-30分钟触摸骨窗判断颅内压变化,及时发现颅内压力增高,配合医生使用脱水剂。

2.2呼吸道的护理

(1)合理氧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自主呼吸患者,鼓励咳嗽咳痰,加强翻身活动,对于痰液偏多,无力咳嗽咳痰的患者给予雾吸入,稀释痰液。(2)责任护士每天接班后听诊呼吸音,动态掌握患者肺部感染的情况,全程了解病情,出现病情变化及时与主管医生联系,配合治疗。(3)责任护士与主管医生沟通,定期留取痰标本,观察痰液色质量,掌握患者肺部感染情况及药敏结果,指导治疗,配合临床用药。(4)微误吸的护理:①病情许可床头抬高30°~45°;②检查有无胃潴留、腹胀、返流等误吸的危险因素;③鼻饲营养液均采用营养泵进行肠内营养;④维持理想的气囊压力,气管切开48小时后行声门下吸引Q4h或持续低负压吸引;⑤对胃蠕动功能不佳,采用鼻肠管或空肠造瘘管;⑥定时检查胃残液量(喂养后2小时,胃内残留>150ml为胃潴留),出现胃储留情况及时通知医生予处理;⑦转运途中均予胃肠减压。

2.3肠内营养的护理

(1)评估患者消化道情况,责任护士听诊患者的肠鸣音情况,在患者有肠蠕动并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早开始肠内营养。(2)对于管饲的患者,责任护士与主治医生沟通,选择适合患者的营养液,避免出现腹泻、腹胀等情况。增加患者营养吸收,提高免疫力,促进预后恢复。(3)责任护士进行肠内营养时,严格按照我科制定的肠内营养操作流程(核对医嘱--评估病人:导管、胃排空情况,气切患者气囊压力测量、是否需要吸痰--营养液标注开瓶时间--携备齐用物至床旁--连接营养管路--温开水冲管--连接留置管路--调节速度、温度,按照有慢到快的原则--开始运行记录、观察并发症)。(4)对于气管切开的患者更加要做好肠内营养护理,吸痰前后30分钟停止鼻饲,防止误吸和微误吸的发生。

2.4心理护理

(1)患者心理护理:①做好解释工作,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稳定情绪;②消除疑虑,介绍成功治愈例子,保持心情愉快,配合治疗;③鼓励患者,使其认识自己的病情,积极配合治疗;④督导用药,保证其规律用药。

(2)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①保持病区安静整洁,各种抢救设施处于应急状态,关心患者,使家属感到医院是可信赖的,减轻心理压力;②努力提升责任护士自身素质,增加家属的信任感和安全感;③责任护士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和交流,帮助家属自我调适;④责任护士要做到移情于控制,不与家属直接争辩,听取家属的意见及感受,消除家属错误的观念,给予鼓励,缓解心理压力。

2.5长期卧床患者并发症的护理

(1)预防口腔感染的护理,制定保持口腔黏膜完整的护理计划,落实各项措施,如责任护士每天2次口腔护理,对于昏迷等不配合患者给予口腔冲洗,保证患者口腔清洁,选择合适的漱口水,避免口腔内细菌真菌等感染。(2)预防压疮的护理,责任护士制定皮肤完整性受损的护理计划,落实护理措施,每天对患者进行压疮评估,对于高危患者做好预防措施。(3)防止跌倒坠床意外的发生,重度颅脑外伤长期卧床的患者属于高危跌倒坠床者,责任护士必须做好相关护理措施。(4)防止废用综合征,对于有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责任护士要鼓励患者肢体的被动运动,给予康复护理治疗。

3.护理效果及评价

回顾性比较,2012年1月~12月50例脑外伤住院患者(优质护理组)与2010年1月~12月50例脑外伤住院患者(一般护理组)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如下。

3.1并发症评价

表1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病情况

组别并发症发生数并发症发生率(%)恢复数恢复率%

一般护理组(n=42)3583.3%2057.1%

优质护理组(n=43)2455.8%1875.0%

由表1可知,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在进行相同的基础治疗与护理后,同时给予优质护理,则患者发生并发症的例数及发生率均少于未进行优质护理的患者,优质护理组并发症的恢复率明显高于一般护理组。

3.2重要器官功能评价

表2(a)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的康复情况

组别呼吸功能恢复(拔除气切套管)语言功能恢复自主进食步行恢复

一般护理组(n=42)31202012

优质护理组(n=43)39293119

表2(b)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的康复情况

组别呼吸功能恢复率(拔除气切套管)语言功能恢复率自主进食率步行恢复率

一般护理组(n=42)73.8%47.6%47.6%28.6%

优质护理组(n=43)90.7%67.4%72.1%44.2%

由表2可知,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在进行相同的基础治疗与护理后,同时给予优质护理,患者呼吸功能、语言功能、自主进食、步行等生活自理能力的康复程度明显优于一般护理的患者。

3.3重要护理措施评价

重度颅脑外伤患者,脑疝是最主要并发症也是主要死亡原因。患者重度颅脑外伤早期容易颅内血肿,其后易发生颅内水肿,导致颅内压增高出现脑疝。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可以成功挽救生命、减少死亡。针对颅内高压优质护理,责任护士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予特级护理[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落实基础护理,加强专科护理,全面、全程设定护理目标、制定护理计划、落实护理措施。责任护士会对入院的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制定颅高压的护理计划,与主管医生配合,密切观察病情,落实全面的专科护理措施,及时发现颅内压变化,争取最早时间的抢救,改善患者的预后。

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有效的清理分泌物,解除呼吸道梗阻对减少并发症有重要作用。加强对患者呼吸道的护理能有效控制肺部感染,改善肺呼吸功能,降低死亡率[6]。重度颅脑外伤的患者病情重,需要长期卧床,在这期间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道梗阻、肺部感染情况。而且部分患者需要机械通气最终气管切开,因此责任护士在落实优质护理过程中,要动态、全面的了解患者的呼吸道情况。制定清理呼吸道低效或清理呼吸道无效的护理计划,通过护理措施保证了呼吸道通畅,降低了长期卧床患者的肺部感染,促进了患者的康复预后。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昏迷时间较长,为促进患者预后,减少肠道失用时间,应尽早开始场内营养。肠内营养不仅为患者提供能量来源,也可给胃肠道以机械刺激,诱导肠粘膜代谢增强,防止肠道内细菌和内毒素的易位[7]。开展优质护理的前提下,提供正确、合理的饮食护理是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对于入院的重度颅脑外伤患者责任护士制定营养低于机体需要的护理计划,与主管医生沟通,落实护理措施,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尽早开展肠内营养,保证患者胃肠道的恢复和营养的摄取,促进机体恢复。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也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突出强调了心理护理在现代医学模式中的重要位置[8]。通过优质护理突出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心理护理在护理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及家属开展优质护理,责任护士与患者及家属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护患关系改善,责任护士满意度提高。患者和家属对责任护士的信任度提升,消除或减少了患者及家属的焦虑、恐惧等,在开展护理治疗工作中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配合,更好的落实了相关治理,促进了患者的预后情况。

重度颅脑外伤预后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部分患者需要长期卧床,在这一过程必将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在开展优质护理的契机下,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理念[9],主动了解患者及家属的需要,从提升优质护理服务入手,对护理管理、护理技术及护理服务进行创新,为患者提供细致周到的护理服务。

从对照数据和临床并发症预防护理以及患者满意度方面总结,优质护理是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

4.小结

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病情重、变化快、死亡率高,护理人员必须加强每个环节的精心护理,才能保证护理质量。“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其内涵是要满足病人基本生活的需要,要保证病人的安全,要保持病人躯体的舒适,协助平衡病人的心理,取得病人家庭和社会的协调和支持,用优质护理的质量来提升病人与社会的满意度。对于创伤首居的重度颅脑外伤,提供优质的护理可以保证患者生命,促进患者恢复,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润弟,优质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中应用的效果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1:112.

[2].陈哲子,刘莉,高少茹.黄忠琴脑外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效果[J].临床医学工程.2011,5,18(5):738-740.

[3].钱珍.颅脑外伤脑疝的早期观察与诊断[J].江苏医药杂志.2003,3,29(3):181.

[4].张思敏,王颖,张虎田.脑外山后综合症患者的心理护理[J].哈尔滨医药.2009,29(5):107.

[5].黄仕明,罗映红,权明桃,王俊,黄芸,况莉,雷敏.开展创新实践提升优质护理服务品质[J].护士进修杂志.2011,7,26(13):1174-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