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某住宅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5-15
/ 1

南方某住宅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

刘海燕

刘海燕(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院)

【摘要】结合实际工程项目设计进行论述,以期创造一个高品质、健康和谐的居住环境。

【关键词】小区;规划;建筑;设计

本项目位于中国南方某市,北靠城市主干道,东临城市干道,西临城市次干道,南面为规划城市支路,项目交通便利。

项目距海岸线约一公里,周边建筑均为多层,东侧为某学校校园,视野开阔,景观资源良好。项目规划有十多栋高层住宅,局部一层高的骑楼风情步行街。整个项目欲打造成该市集商业服务,休闲娱乐,高端住宅为一体的高档精品住宅小区。

1.规划结构和功能布局1.1根据地形特征和周边环境以及交通条件的分析,确定本项目的规划设计原则及立意:项目总体规划充分考虑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并体现出自己的规划特色与主题,使之形成周围空间的延伸与拓展。注重内部环境的塑造,营造绿色、生态的休闲广场。营造绿化空间形态,解决好通风采光及尽可能降低周边城市干道的噪音影响等问题,创造出良好的生态居住环境。

1.2本规划设计结合地块自然条件,最大化的利用海景资源及校园景观资源,折型户型沿城市次干道交错布置,凸型户型布置于地块东侧,互不遮挡,使更多的住户拥有优质视野方向景观资源。突出小区主轴线,营造尊贵的居家氛围。沿街商业沿生活气息较浓厚的西侧城市次干道及南面规划城市支路布置。

2.道路及停车系统2.1道路系统由区内道路与北侧城市主干道、东侧城市干道、西侧城市次干道及南侧规划城市支路连接组合形成。

2.2小区A区域沿北侧城市主干道设置小区人行主出入口,并在东侧城市干道设置次要人流出入口,地下出口出入口布置于西北侧及A区域东南侧。小区B区域在东侧镇前路设小区主入口,并在南侧规划路设置小区次要出入口。地下出库出入口布置于B区域东北侧及沿镇前路位置。沿路布置少量停车位,并结合停车位布置地下车库出入口。小区内车流仅在外沿6米宽车行道行驶,不进入小区内部,区内基本人车分流,小区A、B区域间设计跨规划路人行天桥连接,将A、B区域紧密联系起来,达到小区资源最大化利用。

2.3小区机动车停车分为地下室停车及地面停车,沿西侧城市次干道布置部分的公共停车位。沿街商业,小区内部局部及住宅架空层布置非机动车位。

3.绿化系统:地块景观空间采取了与外部环境的竖向设置高差的设计手法,不但增加了住区的尊贵品质感,而且也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私密归属感。景观设计了组团绿化,宅旁绿化,广场绿化空间,并与宅间景观节点结合,设置尺度相宜的赏景休憩空间。为居民所共享。

将入户地面适度抬高,提升了住宅的入户品质,将庭园绿化与建筑相互融合,加以花坛、水景、座椅的错落布置,在有限的空间里丰富了景观层次。

在景观细节设计中着力营造具有浓郁人文主义精神的园林模式,将园林景观的文化内涵自然的渗透到居者内心。

4.建筑设计4.1平面设计4.1.1住宅平面设计:考虑到小区规模较大及中高端市场需求多样化等诸多因素,户型设计采用了从面积差别化较大的各类户型平面设计;户型设计采取紧凑型布置方式,在保证各基本功能空间尺寸舒适度基础上争取更多的使用空间;所有户型设计均尽可能考虑自然景观,通风、采光,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创造良好的室内气候。依据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客厅为中心,厅及房间的主要朝向均以景观视线为主,同时强调单元平面动静分区,卧室与客厅、餐厅、厨房尽量分开,互不干扰,尽可能避免流线组织交叉影响。各住宅单元均采用全明设计,保证所有生活用房均有良好采光通风。

在住宅平面设计中,每户均为每个功能用房的预留有空调室外机位置,4.1.2物业配套用房及社区服务用房的设计:小区A,B区域均设有物业用房,两个区域均在一层设有消控中心,架空层局部设有垃圾收集点。

4.1.3商业骑楼步行街平面:沿街商业采用传统骑楼步行街布置,为城市提供更多的公共活动空间,标准商铺为4米开间,15米进深,满足室内安全疏散口要求。

4.2立面造型设计本项目是目前该片区唯一的高端精品住宅小区,该区域具有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

整个项目规模大,在该地区具有标志性意义。

因此立面设计在考虑本身建筑功能的前提下还应为该地区创造一条美丽的天际线。项目根据平面的功能需求,通过现代的建筑手法和建筑材料,结合古典建筑的三段式立面构图,塑造出现代经典的建筑风格。在完善体量的同时,强调建筑的高耸形态,使整个建筑高贵、自然又极富装饰感。项目立面设计均摒弃了繁复与浮华,又不失细节的表现,体现了回归的城市人文主义。各种建筑语汇与细节的巧妙运用,更表现了项目位于城市发展方向的尊贵与典雅。在建筑色彩方面,以米黄色为基本色调,搭配浅赭色的统一色调,整体基调典雅高贵;外墙采用石材,面砖,具有丰富的纹理且耐久美观。

5.结束语居住小区及建筑在满足人们的基本居住需求的同时,还应做到尽可能少的消耗不可再生资源,使对外界环境的污染程度降到最低,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健康、舒适、美观、和谐的工作及生活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