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教材趣从中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2-22
/ 2

亲近教材趣从中来

陈琴

关键词:语文;教材;趣味;创新

作者介绍:陈琴,任教于福建省福州民族中学。

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语文课堂变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但是我们看到部分教师的多媒体教学往往只是注重形式上的异彩纷呈,而忽略了对原有教材的认知、体会,以文字语言为载体的教材成了一个架起华丽舞台的框架,失去了原有魅力。所以,那种没有基于教材之上的浅层的外在形式上的激趣在短时间内可能奏效,但学习兴趣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应该从学习的“内容”——教材上入手。

本文就语文教师利用课堂教学发掘语文教材中趣味信息的途径从三个方面作一肤浅的探索。

一、熟悉教材,解读“知”趣

新学期伊始,翻开崭新的语文课本,我们看到了一道道精美的菜肴:对人生的憧憬、体验、思考;对理想、信念、修养的思考;对成长的历程的回忆;对祖国、对亲人、对朋友、对杰出人物的热爱;对科学及科学探险的认识;对自然对建筑园林、名胜古迹、对民俗的理解,对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

1.题之趣:俗话说:“题好一半文”,为了能使读者一看到标题就产生阅读的兴趣,很多的标题运用了修辞手法,有的还含有深刻的含义。比如《爸爸的花儿落了》,运用双关。这些文题,或生动形象、或蕴涵深意,或简练明了,或引发思考,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标题,挖掘标题中的可利用的因素使之成为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点。同时,教师可利用色笔表现标题,起强化作用。

2.作者之趣: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国,无论古今,中国人出生后除了有姓氏外,还要命“名”,古人除了姓名外还有“字”。字和名互为表里,也称“表字”。一般来说,取字都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如屈原名平,字原;有的甚至是相反意义上的联系,如韩愈名愈,字退之。古人有名、字以外还另起“号”,号不像名那样要受家族、排行等限定,往往可以自由地抒发自己的志趣和情操。宋代欧阳修晚年号“六一居士”,以一万卷书、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以及他本人一老翁,共六个“一”取号。古代帝王及大官死后,朝廷常根据死者生前事迹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该称号为“谥号”。如岳飞死后,谥号“武穆”,人称“岳武穆”。在教学中向学生介绍作者的名、字、号、笔名,作品集的由来等,无疑会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而且可以加强记忆,巩固所学。

3.引用之趣:在一篇文章中,作者往往善于引用他人言论或名言、警句、俗语、对联、诗歌、歌词、日记、典故等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阐述议论观点,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感染力、说服力,如果能够就引文内容进行挖掘分析,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也容易使学生在激起兴趣的基础上对文章内容进行理解,这样学习效率就提高了许多。

4.图之趣:教材中的图有两类:课前彩页、文中插图,这些图画或图片都是依据课文内容而补充绘制的,用以帮助理解。翻开课文,我们会发现在不同文体的文章里都有插图。如散文《背影》中胖胖的父亲努力地要爬过月台为儿子买橘子的插图让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这个令人感动的瞬间,更多的是由此引发的为人间至亲至爱的真情的感叹。图,本来就有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善于利用插图无疑会大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诵读教材,品“味”“情”“理”

在教学中,“听”教师的讲解和指导,再辅之以“读”,让学生耳朵、眼睛、嘴巴、手齐动起来,无疑会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习兴趣。

说起朗读,清代教育家曾国藩在《家训》中曾形象、透彻地阐释了诵读的好处:“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读则不得其雄伟之概,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二者并进,使古人之声调拂拂然若与我喉舌相习,则下笔时必有句调凑赴腕下,自觉琅琅可诵矣。”是的,有了语感,对文章的内容、情感、主旨、写作技法等就能理解,再加上有了知识储备,当然也就容易学会了运用——说与写。至今,朗读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手段。

“读之趣”可以从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理三方面来展开阐释:

“读出味”指的是朗读,“不仅是照本宣科,还要求对作品内容的正确表达”。这一点在诗歌的朗读上表现明显。朗读时必须对诗歌的特点有充分的认识,对诗作中的色彩、情绪、意境要有深切、准确、充分的理解和体验,领悟作品的精神特征;对诗歌中的每一个词,乃至每一个音节,都应充分揭示它们所蕴含的语义、音韵和情绪上的内涵和色彩,利用停顿、重音和语速的变化,念出节拍和诗行的节奏感,这样两相结合,才有可能读出诗歌的“味”——诗情、诗意、诗境。

“读出情”指的是运用朗读手段真挚、充分,恰如其分地抒发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情感。在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借景抒情、借物抒情的文章,教学时教师需要反复揣摩文本的思想感情,充分引起共鸣,在内心激发、培养、蓄积充沛的情感,然后,运用语音的音色、语调、节奏等手段把内心蓄积着的情感传达出来。

“读出理”指的是运用朗读手段把文章中所蕴含的人生感悟、理性思维体现出来。我们的学生正处在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盛的时期,对自然、人生有着很多憧憬和希望,他们希望透过文学作品的语言文字感受到真理的存在,理性思维的魅力。

那么,如何在朗读中体现文章的理性之美呢?从议论文的朗读来说:议论文的朗读必须通过分析深刻理解文本内在的逻辑性,熟悉论证过程,用明亮的音色清晰、明确的亮出作者的观点;准确运用重音、停顿,用来强调某些议论;语调应舒缓沉着,层次分明,运用音量的大小,速度的快慢等因素逐步推进到结论,体现议论层次的变化。

读是基础,读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手段,读中感受、体味自然、社会、人生的喜、怒、哀、乐,读中培养语感,培养学生探究、分析的能力。

三、挖掘教材,创新生“趣”

如何能充分活用教材,从深层次挖掘教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深层次因素,激发起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和理解的兴趣?那就是要依据各种文体的特点,找寻适合各种文体演绎的方式。笔者认为不管是哪种文体的文章,所表现的内容总会涉及到人、事、物,将文中所写的人、事、物通过演示的方式给学生一个直观可感的印象,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由此而展开的联想,这将大大提高学习兴趣。除了直观的演示,我们更可以通过创造表演,把课堂的自主权还给学生,使学生的热情空前高涨,在轻松、活泼的课堂环境中大家都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按照现在的教材编排,每个单元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在这个共同的主题之下,有不同文体的文章选入其中。每个单元的编排都是这样,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比较的可能。我们大可以从内容方面,在题材、主题、情节、人物、景物、字词句等多方面的比较,也可以从形式方面,在语言、结构、体裁、表现手法、风格上进行对比。如教学《孙权劝学》,可以将王安石的《伤仲永》来比较,共同的主题是说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不过一正一反,从不同的角度来体现,同时,也可以比较其写作技法,一是用生动的对话描写;一是用借事说理的写作技巧。这是就教材而言,我们还可以拓宽阅读面,就名家名作进行由此及彼的比较。

我们还可以就教材内容进行逆向思考。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逆向思维,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开拓思维,激发创新,课堂会充满情趣和活力。如七下第五单元的内容为“探险”,主要为了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壮志豪情。如果在教学中不单单引导学生感受和体会探险家的勇敢顽强、视死如归,为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为了民族、国家的荣誉而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的精神品质,而是引导运用逆向思维,从“探险是不安全的”反调来唱,进而进一步理解探险家勇于献身的精神,给学生以震撼。

以上所说的语文教材之趣只是一小部分,教材中的可发掘和利用的有趣信息还有很多,期待着我们去挖掘与发现。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丰富有趣的教学信息,以教材为源,亲近教材,活用教材,挖掘文中隐性的、深层的因素,在知识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兴趣的桥梁,让学生体验学习语文的乐趣,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而持久。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教育的艺术》.

[2]姚麟园主编.《中学教学全书语文卷》.上海教育出版社.

[3]池方浩.《中学语文教学艺术》.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民族中学

邮编:350600

KeepingtoTextbooksandSeekingInterestingness

ChenQin

Abstract:ThispapermakesadiscussiononhowChineseteacherscouldexcavateinteresting

informationinChinesetextbooksinclassroomteachingfromthreeaspects,aimingat

motivatingstudents’ChineselearninginterestandimprovingChineseteachingquality.

Keywords:Chinese;textbook;interestingness;inno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