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卸煤沟自动跟踪抑尘方案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8-18
/ 2

汽车卸煤沟自动跟踪抑尘方案的探究

刘海琴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75)

摘要:对于汽车卸煤沟的叶轮给煤机卸煤过程中,产生煤尘的四散逃逸和二次飞扬的问题,针对火力发电厂(燃煤机组)目前的汽车卸煤沟抑尘系统方案的现状,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对比,进一步探究现有方案。

关键词:汽车卸煤沟;叶轮给煤机;煤尘;呼吸性煤尘颗粒;微雾抑尘系统

一、概述

火力发电厂是指将煤、油、天然气、油页岩等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热能动力装置转换为电能的工厂。火力发电厂(燃煤机组)把作为燃料的煤炭运输、输送和加工系统称为输煤系统。把治理输煤系统煤尘的系统称为抑尘系统。

火力发电厂(燃煤机组)的燃料--煤碳运输目前存在两种方式:汽车公路运输和火车铁路运输。采用汽车公路运煤的电厂,必须建设一座多位车位的汽车缝式卸煤沟,其卸煤方式采用叶轮给煤机卸煤。

本文阐述的是汽车公路运煤到达电厂卸煤过程中,煤尘飞扬的治理方案即抑尘系统。

二、输煤系统煤尘治理的重要性

煤是由古代植物变质而形成的,因而煤尘中含有很多有机成分和挥发性物质,如碳、氢、氧、氮、硫、磷以及少量的硅酸盐和游离二氧化硅等。

煤尘具有带电性、导电性、有害性、爆炸性等特性,对其的治理尤为重要。它对接触生产运行人员的健康损害,主要取决于煤尘颗粒度、煤尘浓度、煤尘分散度、煤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以及接触煤尘时间等因素。当煤尘浓度越高,吸入粉尘量越多时,导致尘肺病的机率也就越高。煤尘分散度则是指空气中煤尘粒子按直径大小构成的百分比,如煤尘中较小粒子占百分比较大,则煤尘的分散度较高,反之则较低。一般认为分散度越高,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相对越大。煤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越高,则引起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病变程度就越重,病变的进展也就越快。特别是直径在7.07μm以下的呼吸性粉尘颗粒,虽然其在煤尘总量中所占比例不到1%,但其对人身的伤害非常大,是造成组织逐渐硬化,严重损害呼吸功能,即为矽肺病等病的主要根源,严重威胁着一线工人的健康。所以对呼吸性煤尘的治理尤其重要。

三、汽车卸煤沟的自动跟踪抑尘系统的现状

汽车卸煤沟的叶轮给煤机作业时,其机体沿缝隙煤槽运动,利用方向相反的螺旋叶片转动产生推力,是煤尘沿螺旋面向左、右两侧运动卸煤,将煤从煤槽内拨落到运行中的皮带上。叶轮在旋转拨煤和煤在下落运动的过程中,其中的微小颗粒从中分离并向四周扩散,由于这些扬尘点的位置是伴随叶轮给煤机的移动而变化,故称为移动式尘源。

汽车卸煤沟的自动跟踪抑尘方案目前有两种形式:

叶轮给煤机自动跟踪抑尘系统(本文简称风管抑尘系统)和叶轮给煤机微雾自动跟踪抑尘系统(简称水管抑尘系统)。

1.风管抑尘系统包括:除尘器、除尘器前后风管、顶吸罩、常闭阀等。除尘器一般采用多管冲激式除尘器,除尘器结构上分为两大部分:箱体包括:进出风管、分配送风管、两道挡水水板。喷头、煤泥浆斗、喷水管等。风机部分:离心风机。除尘器本体另外还配置有:电动推杆、液位控制仪、电磁阀和U型压差计等。

风管抑尘系统的工作方式:是在叶轮给煤机上方,沿缝隙煤槽布置一排相连的顶吸罩,每个顶吸罩上设置一个常闭的风门,并与主排风道相连;同时,在叶轮给煤机上架设一个能使常闭风门自动开启、关闭的支架。这样,在叶轮给煤机移动运行时,就能逐次自动开启其顶部的风门,使得顶吸罩工作,随着叶轮给煤机的移动,同时至少有三个风门在动作,当第一个风门逐渐打开,到自行关闭时;第二个风门打开到自行关闭时;第三个风门又打开,以此类推,此时位于叶轮给煤机顶部开启的顶吸罩始终处在尘源的上方,从而达到自动跟踪移动的尘源进行排尘,这样点对点捕尘,不但能够有效控制粉尘扩散,而且可以保证在节约能源条件下提高系统的捕聚效率。最后,被捕集的含尘气体通过除尘器净化,其净化后的干净空气经引风机和排气管排入大气。收集的煤尘可回收利用。

目前本系统存在的优、缺点如下:

优点:

a.初投资小

b.运行费用低;

c.除尘效率一般;

d.系统结构简单;

缺点:

a.对维护人员的素质要求不高;

b.易产生煤尘二次飞扬;

c.噪声大;

d.系统庞大维护工作量大;

e.体积大,占地面积大;

2、水管抑尘系统分为降尘和抑尘两部分

2.1降尘系统:在叶轮给煤机前、后增加扩容漏斗,并加长导料槽,使落料管和扩容漏斗形成内循环通道,可减少煤尘泄露,使煤尘沉降并随皮带带走,同时减少诱导风产生。并在导料槽前、后和内部加设可调的升降柱状挡帘,降低导料槽出入口的煤尘泄露。

降尘系统工作方式为诱导式凝并降尘,其主要作用为有效消除诱导风对导料槽和室内环境的影响,同时对粒径30μm以上的煤尘作凝并后的降尘处理,使得煤尘降落在皮带上,随着煤流一起输送。每个叶轮给煤机的微雾抑尘系统各自独立运行,减少运行成本。

2.2抑尘系统:由微雾一体机、微雾分配器、螺杆式空压机、储气罐、万向节微雾喷头总成、水过滤器以及水气连接管线等附件组成。

微雾喷头安装在叶轮给煤机的叶轮罩壳、下煤斗、扩容漏斗和导料槽上,抑制煤料下落和冲击皮带时的飞扬煤尘。

传统意义上的喷雾抑尘系统,在落煤点喷雾,通过水滴(一般都大于50µm的直径)与含煤尘气流接触、依靠液滴、液膜、气泡等形式洗涤气体,使尘液粘附相互凝聚,而将尘粒与气体分离的系统。

微雾抑尘系统的原理:利用微雾一体机产生约2-10µm的微雾颗粒(10-50µm的水雾为干雾,定义摘自美国CHAPTER2:WETSPRAYSYSTEMS),当粉尘碰撞水滴、接触液膜、气泡而粘附其上;由于尘粒的扩散作用,与液面接触;由于气体增湿、增重,粉尘相互凝聚;气体以粉尘为核心的冷却凝结,增强了粉尘粒的凝聚性。由于热效应使粉尘在低温液面上沉积。这种运动不断加剧会使煤尘颗粒相互粘结、聚集增大,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沉降。水滴越小,接近粉尘的粒径时,水表面张力就越小,这时它才与粉尘碰撞粘结的几率就越大,水滴大于粉尘粒径时,水滴表面张力大,粉尘粘结的几率就较小,当水滴小于粉尘粒径时,又没能力粘结粉尘。所以微雾(2-10µm)粒径是粘结、凝聚呼吸性粉尘的最好颗粒。

抑尘系统工作方式为随着叶轮给煤机的运行行进,本系统自动投入,产生微雾颗粒,并通过微雾对粉尘的碰撞、吸附、凝并、沉降等作用有效抑制粒径2--30μm粉尘的四散逃逸,并对悬浮在空气中的煤尘--特别是对直径在7.07µm以下的呼吸性粉尘进行有效地吸附,使粉尘受吸附、凝并、重力作用沉降,从而达到抑尘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对高挥发份煤尘的安全处理能力,大大提高阵发性高浓度粉尘(达到50g/m³)的处理能力。

抑尘系统随着叶轮给煤机工作情况和行进方位,在叶轮给煤机工作时进行喷雾抑尘。每个叶轮给煤机的微雾抑尘系统各自独立运行,减少运行成本。

根据最近几年几家火力发电厂的运行结果:本系统每台叶轮给煤机独立运行,大大减少了运行维修工作量。存在的优、缺点如下:

优点:

a.除尘效率较高,特别是针对呼吸性粉尘;

b.不易产生煤尘二次飞扬;

c.噪声小;

d.可采用高挥发分的褐煤;

e.体积小,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

f.维护工作量小。

缺点:

a.运行费用高;

b.对维护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

c.设备初投资大;

d.结构复杂,制造、安装的精度要求高。

3.技术经济比较

技术比较:现以10个车位,车位宽度为7米的汽车缝式卸煤沟为例:两条皮带,一运一备,每条皮带上配备2台叶轮给煤机,也是一运一备,那么相对应的抑尘系统就应是两条皮带,4台叶轮给煤机全覆盖的抑尘系统,技术对比如下表3.1所示:

结束语:根据多家火力发电厂多年运行的结果和通过上述对比分析,风管抑尘系统由于目前机械加工工艺的水平限制,风道密封性差,漏风量较大,不能很好地吸取煤尘,造成部分煤尘二次飞扬;再次其吸尘口风量不能保证,顶吸罩就不能很完全的吸取叶轮机落料点的煤尘。本系统庞大,运行维修工作量大。

对于火力发电厂汽车卸煤沟的自动跟踪抑尘系统,从适应于煤种的范围(尤其对挥发性高的褐煤)、对于呼吸性煤尘能有效的吸附和处理;系统设备体积和占地面积、噪声以及运行维护工作量等来说,水管抑尘系统是相对有效的抑尘系统,即汽车卸煤沟微雾自动跟踪抑尘系统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火力发电厂及变电所《供暖通风空调设计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