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健康宣教在精神科行保护性约束患者陪护中的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规范化健康宣教在精神科行保护性约束患者陪护中的效果研究

欧阳秀陈敏华

欧阳秀陈敏华

(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科;广东广州51063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对精神科行保护性约束患者陪护应用规范化健康宣传所产生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精神心理科收治的160例精神病患者陪护人员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将160例精神病患者陪护人员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人。研究中,给予对照组陪护人员常规的健康宣教,对于观察组陪护人员,则在对照组常规的健康宣教下实施规范化的健康宣教。比较对照组患者陪护及观察组患者陪护人员的宣教效果。结果:研究中,两组患者陪护人员在经过不同的陪护方法下,均产生了不通过的效果。整体来看,对照组患者陪护人员的效果要明显低于观察组。在对保护性约束的接受程度上,观察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陪护人员的接受程度为98%,对照组为67%。两组患者陪护人员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科行保护性约束患者陪护中,应用规范化健康宣传能够有效提高患者陪护人员对约束性治疗的接受程度以及满意度,大大减少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提高治疗效果同时,使医护质量不断提高。

【关键词】规范化;健康宣传;精神科;保护性约束;陪护;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9)03-0291-01

精神病,指的是人的大脑出现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精神活动出现较大阻碍的一种疾病。患者在患病后会出现行为、思想、知觉、感情等方面的异常。对精神病患者实施的约束性治疗能够有效制止患者的自伤和他伤行为,但是在很多时候,由于陪护人员缺少对保护性约束的认识,常出现不配合及阻挠护理的情况,对于患者的治疗极为不利[1]。对此,对精神病患者陪护人员进行规范化健康宣教就尤为重要。为进一步提高患者陪护人员的健康护理知识,减少不良事件的出现,我院就对此进行了研究,以下是具体研究过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数据

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及同意,选取160例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医院接收的精神病患者的陪护人员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在进行研究之前,必须提前取得患者及陪护人员本人的同意,必须提前知情,自愿参加本次的临床研究,并签订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且研究对象不患有其他的一些疾病,防止对研究的结果产生影响。选择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后,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陪护人员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人。其中,对照组的患者陪护人员年龄在20-70岁之间,男性陪护为40例,女性陪护为40例;观察组的患者陪护人员年龄在25-75岁之间,男性患者陪护45例,女性陪护35例。两组患者陪护人员在性别、年龄等基本情况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对此次研究不造成影响,本次研究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研究中,对对照组陪护人员进行常规的宣教,包括病房的一般规章制度、实施保护性约束的意义及目的;对于观察组陪护人员的健康宣教内容为:入院前对其进行病房规章制度的讲解[2]。并组织陪护人员进行入院须知、保护性约束知识、冲动行为评估表等知识的学习,以幻灯片和视频的方式呈现[3]。入院约束后,邀请专家对保护性约束的意义、目的、主要内容、可能出现的不良情况等进行详细的讲解[4]。并对患者及陪护人员进行一对一的心理沟通,引导陪护人员进行积极有效的陪护[5]。

1.3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陪护人员的知识应用情况及接受情况,观察两组患者陪护人员参与约束治疗的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软件对研究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得到的统计数据用(`x±S)来进行表示,用t来对计量资料检验,计数资料的检验则通过x2,得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此次研究中,两组患者陪护人员在经过不同的宣教后,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从整体上来看,观察组患者陪护的宣教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具体来看,对照组患者陪护对保护性约束的接受程度为76%,对观察组为98%。在宣教满意度上,对照组患者陪护为85%,观察组陪护为95%。两组患者陪护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3讨论

目前,对于精神病患者采取的护理措施通常为保护性约束,虽然此种方式能够有效的保护患者。但是由于患者陪护人员缺少对保护性约束的认识,很多时候会出现情绪激动导致诸多不良事件的发生,如私自接触约束[6]。这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是极其不利的。

此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陪护进行健康宣传,获得了满意的效果。观察组患者陪护对保护性约束的接受程度提高,且满意度可观。

综上所述,在对精神病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时,对陪护人员进行健康宣传能够有效提高陪护人员的接受度、满意度和参与度,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因此在临床护理上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美朝,李密,张美英.精神科住院患者应用保护性约束的护理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4):240+242.

[2]陈晓敏,邓丽云,吴惠玲.精神病患者家属对保护性约束的态度与护理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07):62-63.

[3]王洁琼.精神科患者陪护家属管理的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01):38-39.

[4]高班玲,孙碧梅,李俊娥.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科病人保护性约束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7,31(12):1522-1524.

[5]王淑云,刘延锦,宋学勤,张华.规范化健康宣教在精神科行保护性约束患者陪护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3):33-35.

[6]王加仙,张燕.加强精神科陪护家属管理的方法与效果探讨[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4):1793-1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