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治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非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治分析

邵文超张所山孙学英

邵文超张所山孙学英

(江苏省沭阳县中医院223600)

【摘要】目的探讨非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到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非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3例,均行电子胃镜检查,再依据具体病情予以内科治疗、内镜下治疗及手术治疗,观察非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的出血原因和治疗效果。结果93例患者中,出血原因为胃溃疡34例,占36.6%;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9例,占20.4%;胃食管恶性肿瘤17例,占18.3%;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14例,占15.1%;食管炎9例,占9.7%。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5.7%(89/93)。结论上消化道出血主要病因为消化性溃疡,通过电子胃镜检查、内镜下治疗及内外科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非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9-0044-02

非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指TRIZE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包括食道、胃、十二指肠、胆道、胰腺及术后胃空肠吻合口,临床表现包括黑便、呕血、贫血和血象变化、氮质血症、发热等,当合并其他疾病时,病人的死亡率可达到21.0%-25.0%[1-2]。非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为常见的急症类型,造成非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包括食管炎、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肿瘤、理化损伤等上消化道疾病、上消化道临近器官出血、全身性疾病,由于病因较多,出血部位多样而难以一时间确定,导致诊治困难。本文将介绍我院非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93例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效果理想,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2月到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非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3例,其中男性:女性=51例:42例,年龄在25岁-67岁间,平均(46.2±5.1)岁。

1.2方法

1.2.1诊断方法入院后均予以急诊电子胃镜检查,检查前禁食8小时,检查10min前予以口服利多卡因胶浆进行咽部麻醉;在行检查前,向患者介绍一定的纤维胃镜检查知识,告知其检查过程、检查是否有疼痛感、是否有后遗症等,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使其配合检查,宣教和心理安慰后,采取电子胃镜(GIF-XP20,Olmpus)检查,病人取左侧卧位,沿着会厌咽腔正中插管,并告知患者做吞咽动作以配合插入,再循腔进境达十二指肠降部,慢慢退镜,细致观察病人降部、球部、幽门部、胃窦、胃角、胃体、贲门和食管等,从而较为准确地找到责任病灶,为实施针对性止血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1.2.2治疗方法

1.2.2.1常规治疗吸氧;生命体征的监测:脉搏、心电图、呼吸、血压、体温、血氧饱和度等;常规指标的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型、出凝血指标、电解质、腹部彩超等;禁食、补液、输血、抗休克治疗等。

1.2.2.2内科治疗口服质子泵抑制剂埃索美拉唑肠溶片(J20080033,AstraZenecaAB):40mg/次,qd;口服去甲肾上腺素8mg+生理盐水100ml液,20ml/2h;静滴埃索美拉唑针40mgq12h;立止血(H20031074,北京托毕西药业)止血:5BU溶解于100mL生理盐水,静滴qd。

1.2.2.3内镜下止血①喷洒药物主要用于粘膜糜烂渗血,肿瘤破溃出血或面积较大出血亮不大的情况;药物有去甲肾上腺素8mg+生理盐水100ml液、孟氏溶液、凝血酶等。②局部药物注射主要适用于小血管出血,在距离出血血管1-2mm处分3-4点注射,药物有1:10000肾上腺素溶液、每点注射0.5-1ml,总量约为10ml;高渗钠-肾上腺素盐水溶液,每点注射3ml;硬化剂每点注射2ml,总量不超过10ml等。③氩离子血浆凝固术。④金属夹止血主要适用于小血管出血止血夹直接夹闭血管。⑤热活检钳电凝止血等治疗后需细致观察数分钟,若无渗血,可缓慢退镜。手术结束后,给予常规的抗感染、止血、抑酸等相关治疗。

1.2.2.4外科手术内科保守及内镜下治疗无效,转外科手术。

1.3疗效评定痊愈为治疗1周后,病人的出血、吐血、黑便等相关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连续3d的大便隐血试验结果呈现阳性,纤维胃镜提示出血已经停止;显效为治疗一周后,病人的出血、吐血、黑便等相关症状明显改善;有效为治疗一周后,病人的出血、吐血、黑便等相关症状有所改善,大便隐血试验结果从强阳性转变为++;无效为治疗一周后,病人的病情并没有得到好转,甚至出现加重现象;其中治疗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3]。

1.4统计学方法本文采取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2.结果

2.1诊断结果93例患者中,出血原因为胃溃疡34例,占36.6%;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9例,占20.4%;胃食管恶性肿瘤17例,占18.3%;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14例,占15.1%;食管炎9例,占9.7%。

2.2治疗结果93例患者中,痊愈35例,显效28例,有效26例,其中内镜下止血41例、4例转外科手术,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5.7%(89/93)。

3.讨论

非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为临床急症,通常情况下,病人被送往医院进行救治时的几小时内会失去血量约1000mL,占人体总血容量的1/5,因此对于该类患者应及时地、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电子胃镜是近年来消化道出血的通用的检查方法,它可以顺次地和清晰地观察病人食管、胃、十二指肠球部等部位,且可以进行病理学检查,具有操作简便、安全、痛苦少、无盲区等相关特点,与X线胃肠检查相比较,该方法能够直接地观察和重复性观察,且可进行活组织检查,确诊胃粘膜病变;近年来随着激光等技术的应用,开展了息肉切除、胃镜下止血等疗法,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手术痛楚[4-5]。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通过电子胃镜检查,成功地发现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包括消化性溃疡、十二指肠球炎、胃食管恶性肿瘤、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食管炎症,并及时予以镜下止血,表明电子胃镜在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中具有确切疗效。其中消化性溃疡出血为主要原因,占36.6%,其出血主要是因为胃蛋白酶、胃酸等相关破坏因素,以及由于胃黏膜保护机制失效所造成的[5-6]。

在内科治疗中,常用质子泵抑制剂等抑酸药物,进而有效地抑制胃酸分泌过程,其作用机制在于通过有效地抑制病人胃粘膜壁细胞上的氢钾离子ATP酶活性来达到抑制胃酸分泌[7-9],杨莉[10]等人在相似的研究中证实埃索美拉唑有较强的抑酸效果,且每次20mg每日2次的服用方法与每次40mg每日1次的抑酸效果相似。

综上,上消化道出血主要病因为消化性溃疡,通过电子胃镜检查、镜下治疗及内外科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症状,提高治疗疗效。

参考文献

[1]徐威,李敬东,石刚,等.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原发性肝细胞癌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因素分析[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1,17(2):118-122.

[2]詹海勇,黄聪武.不同剂量奥美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比较[J].广东医学,2012,33(1):127-128.

[3]欧敏.浅谈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治体会[J].当代医药论丛,2014,(7):266-267.

[4]姚学莉.老年上消化道出血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的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3):3756-3757.

[5]陈静.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分析及胃镜下治疗方法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05(16):27-28.

[6]加尔肯古丽?塔斯看巴依,古丽热?哈依达尔.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病症的发病原因及相关的治疗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8):183-184.

[7]计春燕,汪毅,谭诗云,等.埃索美拉唑防治非甾体类抗炎药所致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J].实用老年医学,2011,25(2):128-130.

[8]韩春霞,秦玉成,席彪,等.奥曲肽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32):134-135.

[9]王磊,赵培西,朱彦荣,等.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0,10(1):42-44.

[10]杨莉,肖英莲,胡品津,等.三种不同剂量埃索美拉唑对健康志愿者胃内pH值的影响[J].中华消化杂志,2009,29(2):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