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基层卫生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有关基层卫生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的探索

孔亚峰

孔亚峰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3031)

【摘要】目的探索笔者所在卫生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方法基于随机原则共计抽取1000例病历,针对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展开科学统计以及合理分析。结果由统计资料可知,在1000例门诊病历中,抗菌药物合理使用863例,占比86.30%。结论笔者所在卫生院非常重视抗菌药物使用管控工作,且取得了良好的管控效果,抗菌药物使用比较合理。

【关键词】基层卫生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

【中图分类号】R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9-0337-02

抗菌药物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且发挥出了十分积极的应用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在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中,如果没有严格遵循相关使用原则,存在乱用或滥用问题,将会给患者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1]。所以,应重视并做好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工作。本文从我院随机选取1000例门诊病历,对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进行探索,以期促进抗菌药物能够更加合理地应用于临床。现将详情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就诊于我院且涉及抗菌药物应用的10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男568例,女432例,年龄3~74岁,平均36.9岁,分别来自以下科室:1)综合内科患者408例。2)五官科患者236例。3)普外科患者193例。4)妇产科患者163例。

1.2方法设计调查表格,分类分析和统计抗菌药物在临床使用中的合理性、联合用药、用药时间等信息。对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合理性进行评价时主要参考卫生部制定和实施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结果

2.1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被确诊为细菌性感染者之后,方允许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微生物病原菌引发的相关感染,一般不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通常情况下,待用药时间满72h之后,可结合临床疗效对抗菌药物的种类及剂量进行有机调整。1000例病历中,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较为理想,共计863例,占比86.30%。各科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例数及占比如下:1)综合内科患者358例(87.75%)。2)五官科患者192例(81.36%)。3)普外科患者164例(84.97%)。4)妇产科患者149例(91.41%)。

2.2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原因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137例,占比13.70%,原因详情如下:1)选品不当。2)联合用药无指征。3)无使用或换用的详细记录。4)没有相关分析或说明。5)无使用适应证。6)疗程偏长。7)给药频次偏少或偏多。

2.3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情况1000例病历中,一联用药、二联用药、三~四联用药分别为569例(56.90%)、403例(40.30%)、28例(2.80%)。

2.4抗菌药物应用种类本研究中,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详情如下:1)头孢菌素类348例(34.80%)。2)克林霉素372例(37.20%)。3)氟喹诺酮类82例(8.20%)。4)青霉素类113例(11.30%)。5)氨基糖苷类20例(2.00%)。6)大环内脂类34例(3.40%)。

3.讨论

3.1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原因分析1)选品不当,如在一般性手术中,预防用药选品等级过高[2]。2)对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治疗时,没有管控好同类抗菌药物的换用问题,也没有在病程记录中予以具体分析以及说明。3)抗感染治疗中相当一部分属于经验治疗。有些医师在用药过程中未能参考药敏结果对用药进行适时适当调整,没有充分发挥病原学检查的真正作用。4)疗程偏长,如预防用药大于24h[3]。5)给药时间不合理,如应用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的过程中,用药间隔时间超过规定标准,没有遵循该类药物所对应的t1/2原则。6)无使用指征。如对手足口病人进行抗病毒治疗的过程中,没有任何继发性细菌感染的前兆便予以抗菌药物的应用。

3.2联合用药分析在用药比例方面,一联大于二联,除抗结核感染治疗之外,不涉及四联及更多的联合用药。整体上满足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一联为主,二联为辅”的原则[4]。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诸如联合用药无指征等问题,如对普遍感染进行治疗时,单一用药即可,却采用联合用药方式,一方面导致成药资源严重浪费,另一方面也加重了病人家庭的经济压力。

3.3目标细菌耐药率分析及应对严格监测目标细菌耐药情况,并基于此对用药品种进行适时适当的调整:1)耐药率>40%,应慎重经验用药。2)耐药率>50%,应依据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科学选用。3)耐药率>75%,应立即停止当前用药;4)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进行严格控制,避免生成所谓的“超级耐药细菌”[5]。

本院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在整体上基本合理,然而在临床使用方面仍有亟需加强的地方,尤其在该类药物的联合应用方面,应严格遵循联合用药原则,能单一用药绝不联合用药。只有面对重度感染患者又或者单一用药效果不佳时,才考虑并慎重使用联合用药的做法,另外,在联合用药的过程中,应基于作用机制,选取具有协同效果或者相加作用的抗菌药物联合使用,从而保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经济性。

参考文献

[1]苗亮,闫素珍.我院抗感染药物临床使用现状、原因及对策[J].当代医学,2011,28:27-29.

[2]张星.1265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临床使用与分析[J].抗感染药学,2012,01:65-67.

[3]刘丽萍,杨雅茹,胡伟,张茜,孙业桓,张秀军.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现状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15:3729-3731.

[4]崔挺,李艳丽,冯端浩.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监测调查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0,06:366-369.

[5]刘丽萍,杨雅茹,胡伟,张茜,孙业桓,张秀军.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现状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15:3729-3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