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炮制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半夏炮制研究进展

张玉波陈冰洁赵新川

张玉波陈冰洁赵新川(贵州省安顺学院贵州安顺561000)

【摘要】目的从半夏炮制的工艺、炮制流程对半夏的炮制研究进行综述,为深入研究半夏的炮制提供线索和依据。

【关键词】半夏炮制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2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5-0021-01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三叶半夏[PinelliaternateThunb(Breit.)]的块茎,我国对于半夏的药用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温味辛,有毒,具有降逆止呕、燥湿化痰、消痞散结之功能味辛,其毒性表现在对人体多种黏膜的刺激性,导致失音、口舌刺痛肿胀、水泻、呕吐等副作用[5],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具有极为重要的药用价值[2-3]。半夏要求湿润肥沃、土层深厚的沙壤土,酸碱性以中性为宜。土壤过于粘重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及子半夏的形成。半夏对水分要求较高,如果土壤过于干旱或空气干燥,都可以影响地上部分生长,甚至造成枯萎。半夏主要以采用块茎和珠芽繁殖为主,种子亦可繁殖,但种子发芽率不高,生长周期长,故在大规模生产中一般不采用。半夏在我国的主要产区包长江流域各省以及东北、华北等省区。除内蒙古、吉林、黑龙江、青海、新疆、西藏外,其他各省区均有分布,特别以贵州、四川、云南、湖北、甘肃、山东、安徽资源较多。但其用量大,产量低,故虽在我国虽然产区面积较大仍供不应求。2005年,贵州省被列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为加快中药材标准化、规模化、规范化发展步伐,将重点发展14种中药材,而半夏的种植及制品开发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内容[6]。

我国对半夏内服入药均有去毒的要求,半夏炮制使用最早见于从汉代始,早在汉代《皇帝内经》虽有“治半夏”之说,但炮制方法记载不祥。自汉代到清代,随着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半夏的炮制方法也呈多样化发现,在清代《历代中药炮制资料辑要》中收集了167部医书中70多种半夏的炮制方法。这些方法虽然多样,但总其目的却只有一个:缓其药性,增其疗效,除其毒性。目前市场上主要的半夏制品,根据炮制方法不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05年版收载半夏制品分为清半夏、姜半夏和法半夏三种[7]。

清半夏的炮制方法为:用8%白矾溶液浸泡至内无干心,口尝微感舌尖发麻,取出洗净,切厚片,干燥即得,干燥后成品口尝微有麻辣感。清半夏外观基本分为三类:椭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片状。刀切后在淡灰色至灰白色切面上可观察到灰白色点状或短线状维管束迹,有的残留栓皮处下方显淡紫红色斑纹。质地脆,易于折断,断面略呈角质样光泽。其味微咸涩,口尝微感舌尖发麻。姜半夏的炮制方法为:取洗净半夏,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时,另取生姜切片煎汤,加人白矾与半夏共煮透后取出,晾至半干,切成薄片后烘干或阴干即得。半夏生姜白矾主辅用料比例为比例为8:2:1。姜半夏外观多为片状、不规则的颗粒状或类球形。表面棕褐色至棕色。质地较清半夏硬,易折断,断面具角质样光泽,呈淡黄棕色。嗅之稍具香味,微有麻舌感,嚼之略粘牙。法半夏的炮制方法为:取洗净半夏,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另取适量甘草,加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倒入用适量水制成的石灰液中搅匀,加入上述已浸透的半夏,浸泡,并保持浸液pH值12以上,至剖面黄色均匀,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洗净,阴干或烘干即得。半夏、甘草、生石灰主辅用料比例为2:3:2。法半夏外观呈类球形或破碎成不规则颗粒状。表面淡黄白色、黄色或棕黄色。质地较清半夏、姜半夏松脆,断面黄色或淡黄色,颗粒者质稍硬脆。气微,味淡略甘、微有麻舌感[8]。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收载的三种半夏炮制品的鉴别主要是通过外观、质地、口感、味道等外在宏观指标对其药效及其毒素含量的估计;而没有对半夏经过不同方法炮制后的药用成分及其毒素含量的具体含量上进行的精确测定的研究。但从半夏的炮制研究可以发现,国内半夏炮制工艺在传统炮制工艺正在逐步走向规范化、精确化,每种炮制品都规定了精确的辅料用量和可控的成品标准,严格的炮制工艺流程,尽可能地保证了炮制品的质量。

以上研究也表明通过以上三种炮制方法炮制后的半夏毒性降低,但其炮制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在半夏的有效成分和毒性成分均不明确的情况下,本对于“内无干心,品尝微有麻舌感”的传统炮制标准,结合现代生物医学中生物碱、氨基酸的含量作为炮制指标明显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虽然经过炮制可以降低半夏的毒性,但在其毒性机理及药成分末明确的前提下,内服用炮制品,仍要配以生姜、干姜或白矾等辅料,以确保安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精选本(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212.

[2]吴皓,束建清,蔡宝昌,等.半夏姜制对β-谷甾醇和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1995,20(11):662-666.

[3]王锐,倪京满,马蓉.中药半夏挥发油成分的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1995,3(08):457-459.

[4]李先端,胡世林,杨连菊.半夏类药材氨基酸和无机元素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1990,1(510):379-385.

[5]陶宗晋,徐琴钰,吴克佐,等.半夏蛋白的分离、结晶、生物活性和一些化学性质[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1981,1(31):77-79.

[6]阮培均,梅艳,王孝华,等.道地特色中药材半夏的规范化种植技术示范[J].贵州农业科学,2010,38(5):49-53.

[7]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78.

[8]催文学.浅谈半夏及其三种炮制品[J].中国实用医药杂志[J].2007,2(14):101-102.

[9]郁红礼,吴皓,张科卫,等.半夏及不同炮制品中总游离有机酸含量比较[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6):50-52.

[10]钟凌云,吴皓,张琳,等.半夏毒性成分和炮制机理研究现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2):72-74.

[11]张科卫,吴皓,吴露凌.半夏药材中脂肪酸成分的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185(2):291-295.

[12]许风清,吴皓,周倩,等.半夏药材中总有机酸的定量方法和含量测定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1(1):34-35.

[13]何凌云,吴皓,沈红,等.薄层扫描法测定不同产区半夏药材中琥珀酸的含量[J].中成药.2002,24(4):290-292.

[14]吴皓,李伟,韩洪滔,等.半夏刺激性成分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9,24(12):725-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