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马克思基本原理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7-17
/ 2

用马克思基本原理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

赵志萍

赵志萍(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09级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河南郑州450001)

中图分类号:D2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7A-0118-0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切实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以普遍联系的形式存在于宇宙之中的,普遍联系是事物、现象的客观本性,同时,事物又都是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的。辩证法要求我们在工作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不能孤立地片面地静止地看待事物间的联系,要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用发展的观点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因此,要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从内涵到外延、从目标到内容做一次全面、系统、科学的设计,促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在指导思想上一致、总体目标上统一、工作安排上相互协调、工作成效上相互推进。

建立健全运行机制,大力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素质

农村中的党员干部,是党在农村基层组织中最基本的细胞。农村党支部是否具有战斗力,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能否得到贯彻落实,党的先进性能否得到充分体现,最终取决于广大党员干部的能力和素质。提高农村党员的能力和素质,“关键要建立和健全保证基层健康发展的制度和机制。如果基层组织长期处于松松跨跨、软弱涣散状态,在群众中不起任何战斗堡垒作用,不起政治核心作用,这样的党组织、党员再多又有什么用呢?”1要实现领导方式、工作作风的转变和党员干部素质、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能力的提高,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龙头”作用,以农村党员干部自身建设水平的提升带动村级组织党建水平的提高。

一方面要强化培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素质

加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通过针对性的实用的指导培训,增强他们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本领,提高促进农村协调发展的能力,最终使农村广大农民能够得到真正的实惠、改善生活、摆脱贫困、走上致富之路。培训内容要丰富化。在培训过程中要把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与增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领教育统一起来。加强农村基层党员的党性教育、法律知识教育、市场判断能力等,增强农村基层党员对于市场经济现状分析的能力、对群众创收致富的指导能力以及提高基层党组织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处理复杂矛盾和突发事件能力和依法办事能力。既要求基层党员干部学理论、学法规,增强大局观念、法制观念,又要学科技、学技术,提升致富和带富本领,执行政策、依法办事的本领,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本领,艰苦奋斗、务实创新的本领。培训方式要多样化。要坚持从总体上规划农村干部、党员培训工作,除对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实施年度轮训外,对其他村干部、党员实施分级、分类培训。结合农村党员干部的工作环境,党员教育结合农村经济发展,定期邀请农业方面的专家和致富能手到现场传送技术和经验,并给农民解答他们在致富道路中的困惑和技术障碍。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活动,用农村中鲜活的例子作为教育材料,使党员能够切身感受到学习的成果、体验到学习的意义。培训渠道要科技化。要进一步整合农村党员干部的培训资源,统筹基层党校、农校、电化教育等方面的设备和师资力量,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不断拓展党员教育空间,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使农村党员首先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真正成为发展生产的带头人、执行政策的明白人、社会稳定的维护人、文明新风的倡导人、村容村貌的人。

另一方面要完善各种机制,提高政策执行力。要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坚持把推进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打造坚强有力的村支部书记队伍,作为破解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难题的重要抓手。按照“讲党性、能带富、甘奉献、有威信”的标准,注重选拔“双强双有”型村干部,还注重引入竞争机制,大胆改革村党支部书记选拔方式,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广泛采取“公推直选”、“三推一选”、“无候选人选举”、“竞选演说”等方式,实行“阳光”作业,严把程序关,发挥党员群众的主观能动性,确保选出群众公认的领头人。要建立健全物质激励和保障机制。江泽民曾经指出“农村基层干部是党的重要力量和重要财富,肩负的任务很繁重、工作很辛苦,上级党组织一定要热忱关心和爱护他们。”2做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我们应该注意保护好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要重视村干部工资的落实工作,建立起基层干部报酬制度。建立起基层干部养老保障机制,要彻底地解除基层党员干部的后顾之忧。要建立考核奖惩机制。要建立和完善村干部的考核和评价机制,加强村干部抓经济发展,促进农民不断增收的强烈责任。农村工作范围广、工作量大,所处环境纷繁复杂。要建立和落实领导班子的目标考核责任制,要从发展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村面貌和做好农村社会稳定等方面,制定出具有可操作的质量指标、量化指标、和考核细则及奖惩办法,把任期考核和目标考核结合起来,运用考核结果于干部任用、评先选优,建立起基层干部能上能下的完善制度,形成政治上褒贬、经济上奖罚、组织上升降的三位一体激励约束机制。要建立政治激励机制。要爱护农村的村党员干部,创造条件铺平他们开展工作的道路。要建立和完善村干部岗位“工职化”的制度和机制,评比并树立起先进村干部的活典型,加大表彰和宣传力度,用这些优秀分子的先进事迹鼓励农村党员的工作士气。

总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需要我们努力解决,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为指导,从现实出发,因地制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是宣传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喉舌。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探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对进一步丰富马克思主义学说关于党的建设理论有着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

[2]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

作者简介:赵志萍女1980年4月生河南郑州人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09级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