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型绿地规划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海绵型绿地规划建设

贾祖丽

青海宁苑园林景观建设有限公司6328221988****0320

摘要:绵型绿地规划满足我国绿色生产和发展的目标,同时也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和脉络,对于海绵型绿地规划建设,已然成为目前绿色建设的重要课题,因此,对绿地规划建设机制及类型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海绵型的城市绿地建设机制进行简单的论述,并分析海绵型绿地规划的几个方面,针对海绵型绿地规划提出几点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海绵型;绿地;规划;建设机制;设计

1、海绵型绿地规划建设机制简述

海绵型这一概念来源于海绵城市这一说法,海绵城市,就是指水资源在城市的流通、移动、调配等更加“自然”,使得城市内的水资源利用更加符合生态需求,进而有效的缓解城市的旱涝现象,并达到节约水资源、提升水资源利用率的良好效果。当前在很多城市的发展历程中,经济的发展往往是牺牲生态平衡换来的,城市绿地面积被占用、建筑数量过多、城市排水系统不发达、雨水循环利用率低等问题使得城市内的绿地规划受到限制,仅仅依靠城市现有的管道已经无法满足城市绿地规划设计与雨水收集系统的建设需求,在这一背景下,海绵型的绿地规划建设机制应运而生,这种绿地规划机制运用了新型的雨水收集与洪涝灾害管理观念,将城市绿地规划与雨洪管理技术结合起来,使得城市的发展向节能化、生态化的方向发展。

城市绿地是城市规划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地中的绿植具有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净化土壤、改善城市气候、吸收城市噪音等多种积极作用。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将城市绿化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是非常有必要的。现阶段,城市绿化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许多城市的绿地规划仅仅是简单的满足了城市的绿化尽管需求与江湖需求,并不能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地与湖泊河道的调节、蓄水、环保等功能,使得城市内的水资源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城市旱涝等灾害较为严重。由此可见,对城市的绿化进行更加完善的规划与建设,使得城市绿化发展成为海绵型的绿化,充分发挥绿地的作用。

2、海绵型绿地规划与建设的几个重要类型

2.1城市附属绿地

城市附属绿地是城市绿地中所占面积较大、具有较大改造空间的一种绿地形式,根据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一般而言,城市附属绿地的面积在城市所有绿地中大概所占比例在三成至六成之间,这一比例远超公共绿地所占比重,在所有类型的绿地中,附属绿地所贡献的生态效益最为明显,但与此同时,附属绿地需要相关人员付出更多的心血来进行维护。在这一背景下,要想规划海绵型的城市附属绿地规划,要将各种小型的、分散的附属绿地充分利用起来,在附属绿地中充分实现对于雨水的源头控制与重复利用。

2.2城市公园绿地

公园绿地是城市绿地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公园绿地相对于其他绿地而言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公园绿地的特征如下:第一,公园绿地具有非常明显的调节生态系统、为人们提供游乐、休憩等功能的作用。第二,公园绿地一般较为集中,对于周边地区的调节作用是非常明显的。第三,公园绿地中的种类是最为丰富的,根据规模、形状、功能等方面对公园进行分类,例如,根据功能可分为社区公园、综合公园等。对于公园的绿地规划可以将其与附属绿地相结合,共同调节雨水流量,控制雨水径流量峰值。

2.3城市防护绿地

防护绿地一般多建立在工业区与居民区的交界处,防护绿地在城市绿地中所占据的比例较低,一般起到阻挡垃圾、灰尘、降低噪音、净化空气的作用,对于控制后城市水资源这一方面的作用并不大,因此,在海绵型的绿地建设中,防护绿地并不能有效的参与到海绵型绿地规划建设中。

2.4其他城市绿地

除了上述三种城市绿地之外,城市内的风景区、水源处、自然保护区、行道树等也同样属于城市绿地,这些绿地的性质并不相同,所起到的作用也都各自有所偏重,在海绵型的城市绿地回话中,应根据各个绿地的具体性质、环境、功能等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设计。

3、规划建设海绵型绿地的具体实施措施

3.1绿地规划海绵效应相关指标的具体化和明确化

要想衡量一个城市的绿化程度,就要根据城市的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城市绿化率等指标,对城市绿地规划有效性等进行合理的评价,一般城市中的公园、附属、防护绿地等并不是海绵型的城市绿地,在调节城市水流量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并不明显。单靠上述指标并不能有效的评价与掌握城市的海绵型绿地建设与规划程度,应给建立城市雨水径流量、水资源利用率等一系列指标,并使这些指标更加明确、具体,更好的进行城市的海绵型绿地规划工作。

3.2丰富绿地类型和完善绿地功能

当前,我国城市绿地的种类与构成形态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不同的绿地在雨水收集与循环使用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是有差别的,而且由于各个城市的水文、气象条件并不相同,各个城市在海绵型绿地建设与规划方面的目标并不相同,这对海绵型绿地规划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绿地规划与设计只能满足日常的城市水资源调节需要,但是一旦城市中遇到暴雨,传统的绿地规划与设计就不能满足需求。因此,根据城市需求合理的建设海绵型的绿地规划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

3.3推动绿地建设技术的发展

海绵型城市绿地规划设计中,绿地系统对于雨水径流的控制率约30%-40%。根据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不同的植物群落、不同的绿地类型和相同的绿植类型,由于结构层的厚度不同,在控制雨水径流量方面的能力有所不同,减少径流和污染物的能力也是不同的。通过对绿地海绵效应的认识和相关实践的不断发展,绿地系统的建设技术不断完善,特别是绿化屋顶、生态沟、雨水公园等海绵效应较强的绿地形式不断出现,将来也必将更加成熟和完善。

3.4强化绿地系统整体布局结构

城市绿地根据形状分为点、线、面等形状的绿地,各种形式的绿地在海绵城市中具有不同的功能。点状绿地主要是分散在公园绿地。虽然单个绿地的面积很大,但是它是分散的,而且覆盖区域有广泛的附属绿色区域。因此,对于整个城市,有必要通过线状的可渗透式的城市街道绿地、植草沟、生态沟等将尺度大的点状公园和覆盖面广的附属绿地联系起来,构建点线表面结合的布局结构,共同控制雨水径流,促进雨水的自然和生态循环。

3.5绿地规划规范和标准的完善和制定

雨水系统的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和多个单元,涉及多方利益。要更好地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首先要建立比较完善的规划管理法律法规体系,通过规范性文件管理和指导海绵型绿地的规划活动与行为。

4、结语

总而言之,城市绿地的规划与建设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建设海绵型的绿地对于提升城市水资源利用率、缓解城市旱灾、涝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等各个方面具有积极地意义,在规划海绵型城市绿地的过程中,要不断完善海绵型绿地规划指标与标准,强化海绵型绿地的建设与规划过程控制,提升海绵型绿地建设规划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方正,胡楠,李雄,戈晓宇.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响应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6,23(07):39-45.

[2]彭乐乐.海绵城市目标下的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6.

[3]吴丹洁,詹圣泽,李友华,涂满章,郑建阳,郭英远,彭海阳.中国特色海绵城市的新兴趋势与实践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6(01):79-97.

[4]胡楠,李雄,戈晓宇.因水而变——从城市绿地系统视角谈对海绵城市体系的理性认知[J].中国园林,2015,31(06):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