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髓内钉治疗28例儿童肱骨干骨折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弹性髓内钉治疗28例儿童肱骨干骨折临床分析

杨海天

杨海天

(黑龙江双鸭山煤炭总医院155100)

【摘要】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8例肱骨干骨折患儿采取闭合复位、小切口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结果28例随访6-12个月,骨折全部骨性愈合,均无感染、短缩、旋转畸形以及骨骺、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干骨折创伤小,可早期活动,愈合快,并发症少。

【关键词】弹性髓内钉儿童肱骨干骨折

【中图分类号】R6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9-0078-02

儿童肚骨干骨折,以往采用手法复位石膏或夹板外固定均可治愈,一般不需要手术切开复位治疗[1],近年来弹性髓内钉微创治疗技术已在儿童肚骨干骨折的治疗中得到应用。2010年6月-2013年6月,我院应用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28例肱骨干骨折儿童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28例,男18例,女10例,年龄5-14岁。骨折按AO分型:A1.2型8例,A2.2型10例,A3.2型10例。入院后均行患肢石膏外固定,待肿胀消退后,经手法复位不满意或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后再移位者行手术治疗。术前详细测量肱骨髓腔直径和计划使用弹性钉长度。

1.2方法采用臂丛或静脉复合麻醉。手法牵引复位骨折端,C臂机确定骨折复位后并维持固定;以肱骨干髓腔最狭窄部位直径2/3作为植入弹性髓内钉的直径。将弹性钉预弯为C形,预弯弧度约为髓腔直径的3倍,弧弓的顶点位于骨折区域,钉头与弧弓形一致。将预弯弹性钉装入打入器;分别于肱骨内、外上髁以上1-2cm作切口,长约2cm,避开骨骺线,分离至骨皮质,用开口器与肱骨纵轴呈90°进入,逐渐向远端倾斜约45°,左右旋转钻孔达骨髓腔,植入预弯弹性髓内钉并经骨折端至近端达肱骨颈下3cm左右,若推进困难用骨锤敲击打入器;C臂机监控下旋转并调整弹性钉固定位置,使骨折近端得到更好的复位。钉尾折弯90°,露出骨皮质1.0-1.5cm,剪除多余部分,用打尾器击打弹性钉尾部。

1.3围手术期处理术前半小时常规预防应用抗生素,术后24h内预防应用抗生素,必要时延长到4h,并采用小夹板对患肢进行外固定3-4周。对于轻型患者在术后伤口无异常的情况下,酌情开展抓握拳训练,对于局部出现肿胀或疼痛者,给予围手术期观察与消肿护理,并逐步开展肩关节、肘关节主动性功能训练。术后3周内以被动训练为主,术后3-8周以主动训练为主,适当增加锻炼强度,术后12周进行X线复查,以观察术后各机能恢复情况,并作好记录。

1.4骨折愈合标准及关节功能评定术后骨折愈合疗效以优、良、可、差为标准,即优:患肢无疼痛,屈伸度及关节功能活动满足相应指标要求,骨折愈合无成角、短缩畸形等;良:患肢有轻微或间歇性疼痛,对关节功能活动影响不大,对骨折愈合成角、旋转、畸形等变化<10°,短缩<1cm;可:患肢术后有严重疼痛现象,对关节功能活动来说有一定受限,特别是骨折处有旋转、成角、畸形10°-20°,缩短值<3cm;差:患肢疼痛现象严重,关节功能活动困难,尤其是骨折处畸形、旋转、成角>20°,短缩值>3cm,从影像学来评定,骨折处X线模糊,骨折线骨痂呈连续状态。

2结果

本组骨折均获满意复位及稳定固定,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随访6-12个月,骨折全部骨性愈合,均无感染、短缩、旋转畸形以及骨骺、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

3讨论

儿童肚骨干骨折是儿童常见的骨折,以往多采用手法复位石膏或夹板固定治疗。但对于儿童肚骨干骨折,单纯采用外固定治疗存在一定困难。因为患儿多动往往不配合,达不到稳定的固定效果,骨折易出现二次移位。再者现在的医疗环境差,医患知识不对等,患儿家属往往要求很高,要求骨折解剖复位;若反复整复,患儿痛苦,家长也很难接受。近年来,对于儿童肚骨干骨折采用手术治疗有上升趋势。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儿童肚骨干骨折,虽然可以使骨折解剖复位和稳定固定,但存在手术暴露范围广、创伤大、易损伤挠神经和需再次手术取钢板等缺点。儿童弹性髓内钉,是基于成人长骨干骨折治疗中使用的髓内钉经过演化、改进而来,为钛合金带有特殊弯头的金属圆条,具有一定弹性。对于大龄儿童Neer-HorwitzⅢ、Ⅳ型肱骨近端骨折以手术治疗为主,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研究表明骨重塑能力会随年龄增加而下降,10岁以上儿童不能矫正超过20°成角畸形,但严重移位骨折若不能获得有效矫正,会影响肩关节外观、力量及活动度;另一方面,保守治疗需长期制动,大龄儿童不易配合,也不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因此,我们在查阅相关文献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认为对下列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①10岁以上儿童的Neer-HorwitzⅢ、Ⅳ型骨折;②软组织嵌顿导致骨折复位困难或骨折复位后不稳定;③合并血管、神经损伤需手术探查;④开放骨折(GustiloⅠ型);⑤合并多发伤,为方便护理和治疗。

我们认为弹性髓内针固定有以下优点[2]:①骨折复位时,术者可以通过旋转弹性髓内针帮助或调整骨折断端,以达精确复位;②弹性髓内针是在骨髓腔中行进并固定骨折,避免了克氏针反复调整固定位置可能造成的血管、神经损伤;③弹性髓内针固定属于髓内多点固定技术,符合生物学内固定原则,不仅能提供最大程度的稳定,防止复位丢失,而且有利于骨折快速愈合及早期功能锻炼;④弹性髓内针末端埋于皮下,可避免针道感染、骨髓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常见的并发症有[3]:①钉尾刺激反应:多为钉尾折弯过多或钉尾过长所致。拔钉后症状消失。②旋转、成角、缩短畸形:可能与选钉偏细、骨折固定不稳定有关。术前要对患儿进行全面评估,注意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对不稳定性骨折、尤其术后不配合患儿要用石膏外固定3-4周。

总之,弹性髓内针交叉固定技术,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操作方便,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拔钉简单,住院时间短,是一种很好的治疗儿童肚骨干骨折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李文强.弹性髓内钉从远端两侧进钉治疗儿童脓骨干骨折[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4):450-451.

[2]王小林,邵景范,杨小进等.弹性髓内针固定治疗大龄儿童严重移位肱骨近端骨折[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4,28(3):345-348.

[3]李健华,张亚,刁天月等.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12,15(2):16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