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栓塞继发脑梗死的磁共振影像诊断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3
/ 2

静脉栓塞继发脑梗死的磁共振影像诊断分析

阿合买提

阿合买提(阿勒泰地区人民医院发射科836500)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静脉栓塞继发脑梗死的磁共振影像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到2015年10月间我院经临床治疗并有效证实为静脉栓塞继发脑梗死的16例患者的磁共振影像表现。所有患者均给予头颅磁共振常规扫描(MRI),其中11例在此基础上给予MR增强及磁共振静脉血管造影(MRV)检查。结果:(1)16例中11例为多发病灶,5例为单发病灶;(2)静脉栓塞部位:直窦及左横窦2例,上矢状窦9例,皮层大脑浅静脉2例,右侧横窦及乙状窦1例,左侧横窦及乙状窦2例。结论:静脉栓塞继发脑梗死MR影像表现特征性较明显,MRI与MRV结合能有效增加静脉栓塞的正确诊断,及时给予治疗,值得广泛推广于临床应用。

【关键词】磁共振影像;静脉栓塞继发脑梗死;分析【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6)3-0193-01

静脉栓塞继发的脑梗死在脑血管性疾病中较为少见,其发病率远远小于动脉性脑梗死,并且其初期临床表现不明显,缺乏特异性,致使其诊断较为困难,极易出现漏诊、误诊情况,导致临床出现较高死亡率的现象,若能在静脉栓塞继发的脑梗死早期发现,及时给予对应治疗,能明显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其预后能力[1]。且有研究表明继发的脑梗死能作为静脉栓塞脑实质病变程度及临床疗效检测的重要指标[2]。为了明确静脉栓塞继发脑梗死MR影像是否具有特征性,本次实验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到2015年10月间我院经临床治疗并有效证实为静脉栓塞继发脑梗死的16例患者的磁共振影像表现,进行深入探讨。现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14年7月到2015年10月间我院经临床治疗并有效证实为静脉栓塞继发脑梗死的16例患者的磁共振影像表现。

其中男7例,女9例,年龄21至68岁,平均年龄(45.89±10.57)岁。其中具有明确病因的临床病史者10例:高血压2例,生产史1例,糖尿病1例,外伤后1例,中耳乳突炎及副鼻窦炎1例,行疤痕子宫手术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其余患者无明确病史。16例患者临床表现均出现颅高压症状,单纯头痛5例,肢体活动障碍2例,癫痫发作1例;伴意识不清2例,3种或以上症状并存6例。

16例患者均给予头颅磁共振常规扫描(MRI),10例患者经有效临床治疗证实好转,其余6例半年内均需给予MRI扫描随诊检查。

1.2方法16例患者均给予头颅磁共振常规扫描(MRI),其中11例在此基础上给予MR增强及磁共振静脉血管造影(MRV)检查。

磁共振常规扫描(MRI):使用GE1.5T核磁共振扫描仪,使用头颈联合多通道相控阵线圈,采取横断位、冠状位及矢状位成像,其扫描层厚6mm,间距1.0mm至2.5mm。水抑制序列T2FLAIR为TE120ms,TI22100ms,TR600ms,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T2WI为TE9.4ms,TR600ms,SE序列T1WI为TE7.7ms,TR500ms。16例患者均给予常规MRI平扫,其中11例在此基础上给予MR增强及磁共振静脉血管造影(MRV)检查。

MR增强:静脉注射应用对比剂,浓度为0.1mmol/Kg的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注射速率为2ml/s。采取横断位、冠状位及矢状位增强扫描。

磁共振静脉血管造影(MRV):TE6.5ms,TR15ms,FOV162×230,矩阵137×256。

2结果根据MR影像表现可知脑梗死病灶多处于表浅部位,靠近皮层处,T2WI/FLAIR为高信号,T1WI为等信号或低信号,边界不明,呈大片状、类圆形或斑片状。

2.116例中11例为多发病灶,5例为单发病灶。

2.2静脉栓塞部位:直窦及左横窦2例,上矢状窦9例,皮层大脑浅静脉2例,右侧横窦及乙状窦1例,左侧横窦及乙状窦2例,其中发生梗死伴出血9例。

2.3发生部位:5例于顶叶,5例于额叶,1例于小脑,2例于颞叶,2例于枕叶,1例于岛叶。

2.411例给予MR增强扫描患者,其中2例无强化,3例出现脑膜强化,6例出现不规则强化。3例MRV存在引流静脉扩张异常或静脉侧支异常,8例出现栓塞静脉血流信号缺损或丢失。见表1。

表1行MR增强扫描与MRV患者出现表现特征性比较

3结论静脉栓塞继发脑梗死病情发展缓慢,多发病灶常见,主要症状为高颅压,定位体征较少。根据相关文献显示有4种静脉栓塞与脑梗死分布的对应关系:1)孤立皮层型,2)深部基底型,3)深部中央型,4)表浅型。其中孤立皮层型与深部基底型较为少见[3]。

表浅型与深部中央型为本次实验出现最多类型,表浅型脑梗死主要分布于血栓附近脑实质内,极易导致发生皮层及皮层下出血情况。

深部中央型主要导致丘脑及双侧基底节脑梗死,不易造成出血情况。

皮层及皮层下脑肿胀是静脉栓塞继发脑梗死最重要的征像表现,MR影像显示为T2WI/FLAIR为高信号,T1WI为等信号或低信号,双侧对称分布,与本次实验结果相符。MR增强扫描患者,其中2例无强化,3例出现脑膜强化,6例出现不规则强化。

且本次实验中行MRV患者均存在引流静脉扩张异常或静脉侧支异常,或出现栓塞静脉血流信号缺损或丢失。为诊断静脉栓塞继发脑梗死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静脉栓塞继发脑梗死MR影像表现特征性较明显,MRI与MRV结合能有效增加静脉栓塞的正确诊断,及时给予治疗,值得广泛推广于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1]周广平,刘继新.SD大鼠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脑内VEGF的表达与出血性转化的关系[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6):152-153.[2]龚小玲.护理干预对颅脑手术患者并发静脉栓塞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5):18-19.[3]朱文勇,韩金堂,尚璇等.静脉栓塞继发脑梗死与动脉性脑梗死的CT、MRI诊断的对比研究[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04(9):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