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密达与金双岐联合治疗小儿腹泻临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7-17
/ 1

思密达与金双岐联合治疗小儿腹泻临床效果分析

姚继学

姚继学(枣阳市熊集卫生院湖北襄阳441200)

【摘要】目的:了解思密达、金双岐联合应用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84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41例用思密达治疗,B组43例在甲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金双岐。结果:B组的总有效率为93.7%,明显高于A组总有效率为75.5%。结论:通过对比,思密达联合金双岐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显著。

【关键词】思密达金双岐秋季腹泻

【中图分类号】R7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7-0171-01

小儿秋季腹泻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每年的9~12月份是流行的高峰期,起病急,病情重,处理不当会导致营养不良、多种维生素缺乏和多种感染,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和生长发育。微生态制剂通过补充腹泻病儿肠道内正常菌群的数量,调节肠道内微生态平衡,抑制肠道病原菌繁殖,从而达到治疗腹泻目的。我院儿科2010年9月~2011年11月应用思密达联合金双岐治疗秋季腹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希望对临床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儿科于2010年9月~2011年11月收治婴幼儿秋季腹泻患儿84例,年龄8个月~6岁,病程1天~6天。随机分为两组,A组41例,年龄<1岁17例,1~6岁24例;B组43例,年龄<1岁21例,1~6岁22例。两组患儿每日腹泻7~10次以上,表现为稀水样便,大便常规未见白细胞及红细胞,细菌培养阴性。患儿症状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明显差异。

1.2方法

A组口服思密达,1岁以下1g/次,1~3岁1.5g/次,3次/d,首剂加倍。B组采用金双岐、思密达联合治疗,1岁以下0.5g/次,1~3岁1g/次,3次/d。两组患儿服补液盐,不使用抗生素。

1.3疗效评定[1]

显效:治疗72小时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72h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治疗72h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均无好转甚至恶化。

2、结果

从两组治疗结果看,金双岐与思密达联合应用总有效率为93.7%,明显高于单用思密达组(75.5%),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χ2=6.67,P<0.05)。

3、讨论

婴幼儿秋季腹泻主要是轮状病毒感染所致,目前无特异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轮状病毒侵入肠道后,受累的肠黏膜上皮细胞脱落,遗留不规则的裸露病变,致使小肠黏膜回吸收水分和电解质的能力受损,肠液在肠腔内大量积聚而引起腹泻。同时病变的肠黏膜细胞分泌双糖酶不足,活性降低,食物中糖类积滞在肠腔内被细菌分解,使肠液的渗透压增高,同时造成微绒毛上皮细胞钠转运功能障碍,造成水和电解质的进一步丧失。有研究显示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急性期血清IgA、IgG、IgM均明显降低,说明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体液免疫功能受到抑制,而其中血清IgA在急性轮状病毒性肠炎时主要起到保护作用,患儿血清IgA越低,病情越重。

金双岐为长双岐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三联活菌制剂,其在肠道内通过诱导免疫原反应增强人体免疫机能。口服金双岐后三联活菌扩散定植于肠黏膜表面,形成一个生物学屏障,构成肠道定植抗力,外周血中IgA分泌细胞的数量增多。分泌型IgA可以抵抗肠腔内蛋白水解酶,降低致病性微生物在黏膜表面的附着,还有人用双歧杆菌治疗被轮状病毒感染的实验动物,发现其可激活体液免疫系统,提高抗轮状病毒IgA的产生,并可减轻腹泻症状[2]。双歧杆菌还通过代谢产酸,调节肠道的正常蠕动,并产生细胞外糖苷酶,降解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复杂多糖,以达到保护小肠上皮细胞,阻止致病病菌等不利因素对肠黏膜上皮细胞进一步破坏,从而减少小肠表面绒毛的损伤;口服金双岐后还及时地补充了肠道正常微生态群,促进肠道微生态趋于平衡,有利于小肠黏膜上皮功能和结构的恢复[3]。思密达主要成分是双八面体蒙脱石,对消化道内病毒、细菌及其毒素有较强吸附、固定和清除作用,并与消化道黏液糖蛋白结合,保护肠黏膜,加速受损黏膜上皮细胞的修复和再生。资料显示,金双岐联合思密达治疗秋季腹泻疗效满意,总有效率达93.7%,明显高于单用思密达组75.5%,统计学有显著差异(χ2=6.67,P<0.05),说明金双岐、思密达具有协同作用,可提高疗效,口服金双岐未发现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防急发(93)第37号文公布.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S].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1-384.

[2]杨美芬.双歧杆菌对儿童的免疫调节作用及机制[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05,32(5):299.

[3]吴叶健,吴月超.金双岐治疗婴儿继发性乳糖不耐受86例临床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04,22(5):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