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法对成人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3-13
/ 2

交际法对成人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

郭爱霞

郭爱霞北京市石景山区业余大学

【摘要】交际法注重培养学生外语的交际能力,即要培养他们懂得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恰当的使用语言的能力。交际法对成人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在于:在课堂内容选取上,选用与学生日常生活、工作相关的材料,即注意选材的实用性和适用性,兼顾趣味性和时代性;授课形式上在兼顾成人学生特点的同时,要注意灵活性;在授课方法上,采用听说结合的方法,学生听懂后,就听力内容开展讨论或表演活动,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交际法英语听力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0)03-0038-02

一交际法

1.交际法又称功能法或功能—意念法

它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西欧共同体国家。它的建立标志着在外语教学中,人们从只注意语言形式和结构的教学转向注意语言功能的教学。交际法注重培养学生外语的交际能力,即要培养他们懂得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恰当的使用语言的能力。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活动是为真实交际做准备而设计。可以是句型操练、对话等项目,目的是对外语中的句型和结构进行训练,为交际活动做好准备。

2.交际法的基本教学单位是话语(discourse)

话语立足于语言形式并具有交际功能。仅有听、说、读、写技能并不能完全确切地表达意念和传达思想,因为话语的具体意义受制于使用场合的诸多社会因素。同一形式可能有多种功能,多种形式可能有一种功能。因此教学对象应是语言的交际功能。教学过程交际化,意味着排斥机械操练,让学生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交际场合进行练习,也就是从用中学。在这种交际化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单是操练活动的主动者,同时也是影响所操练的话语的社会因素之一,因为学生的主观意念、态度、情感、文化修养等也会影响语言形式的选择和语言功能的发挥。所以教学过程的组织要以学生为主,教师的任务是给学生提供交际场合,帮助学生创造性地、自由地表达观点,交流思想。

3.功能交际法不苛求纠正语言错误

英语教学应将注意力集中到语言交际的内容上,而不是个别语言错误上,除了一些影响交际活动的理解性错误需要纠正外,同学们的观点很多,有的同学这样讲:老大爷的行为,不仅仅是为大家补补鞋子,缝缝扣子,更主要的是加快了人们前进的步伐,减少流失的时间。有的同学还说:老大爷成年累月地为人们服务,对学生还特殊照顾,他的行为是社会精神文明的体现,是社会新风尚的体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是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作文教学中鼓励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联想和大胆的想象,多角一般不因为语言错误而打断学生思路,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功能交际法以功能项目为纲,以活动为单位进行英语教学,强调教学过程的交际化,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交际法是现代国外最流行的英语教学法之一,虽然具体方法不尽相同,但绝大多数学者已得出共识:培养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CommunicationisthestartingpointandfinalaimofEnglishteaching)。《跟我学》(FollowMe)是典型的交际法教材。

4.交际法的优缺点

能培养学生真实的交际能力;从实际出发,确定学习目标;教学过程交际化以及促进专用外语的蓬勃发展等。它的缺点是存在着缺乏确定语言功能项目的标准、范围及其教学顺序的科学依据,语言形态和结构难以和功能项目协调一致等。

5.交际法的主张

语言教学的目的就是以语言的交际功能为基础,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得交际能力。

语言的交际功能受制于语言活动的社会因素,因此教学过程必须交际化。这意味着排斥机械操练,让学生到真实的或接近真实的交际场合进行练习,也就是从用中学,犹如学游泳者不能离开江河、游泳池一样。

二英语听力教学

1.听力教学的性质及教学目的

听力课是高等学校成人教育英语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能课程,是英语教学中四项基本技能之一,也是学员学习的起点和难点。突破这个难关不仅有助于其他单项技能的训练,同时也为培养学员的英语交际能力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通过在听力教学中对学员进行专门的听力技能训练,逐步增强学员在语篇水平上的理解能力和熟练程度,提高他们对所听内容的分析、归纳、综合和推断能力,并力求促进学员智能的发展,使他们能够听懂真实交际场合中各种英语会话;听懂不同体裁、不同主题的各类文章;听懂英语国家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有关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专题报道以及与此类题材相关的演讲和演讲后的问题;能听懂电视时事报道和电视短剧中的对话,使学员的听力水平基本达到高等学校成人教育英语专业学生在听力方面应该达到的标准。

2.传统的英语听力教学

传统的英语听力课以学生反复在课堂上边听录音边做练习为主,教师对重点词汇、词组、生词等给予适当的解释,对学生较难理解的课文内容加以讲解、说明,以培养学生理解所听材料的大意和要点,区分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以及记笔记的能力为主要目标。多数学生觉得听力课枯燥乏味,没有趣味性,且形式单一。因此,怎样上好听力课成为英语听力课教师所面临的新挑战。

3.成人学生英语听力教学的特殊性

(1)动机强

成人高校的英语专业学生大多数有自己的工作,并且其工作与英语密切相关。为了更好的胜任自己的工作,求得事业的更高发展,他们才重新回到英语课堂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和英语应用能力。笔者所教的成人英语专业学生部分来自外企、宾馆、饭店、旅行社或其他相关涉外行业,他们迫切想要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另外一部分成人学生是来自北京各区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的英语教师。由此可见,成人高校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他们学习英语的紧迫感更强,目的更专,动机更强。

(2)焦虑多

同时,成人高校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生活中他们有较强的自我角色,工作中他们有自己的社会角色。因此,成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我意识更强,这种自我保护意识使他们更担心在别人面前出错。英语听力课上,学生与英语听力录音的单向交流更容易造成学生的焦虑情绪。所以,焦虑多也是影响成人学生语言听力教学的一大因素。

三启示

1.理论基础:语言的输入与输出

交际过程中发出信息方和接受信息方都经历语言输入(input)和语言输出(output)的过程。语言输入无疑会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研究表明,语言输出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的同时,也促进学生的听力水平。语言习得主要通过获得大量的可理解输入来实现,而听是获得可理解语言输入的最重要的渠道。

2.内容的实用性

成人学生来自各行各业,如宾馆、饭店、旅行社、外企、涉外公司等。这就要求授课的内容要尽可能与他们的行业相关,满足他们工作中的需求。选取一些宾馆英语、饭店英语、旅游英语、商务英语作为课堂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来实现教学内容的实用性,让学生来有所学,学有所得,得有所用,同时也可让学生更积极地投入英语学习的课堂,能更好地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自己的工作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智和英语优势。因此,内容的实用性也充分体现了交际教学法从实际出发,确定学习目标的实际可行性。

3.形式的灵活性

传统的英语听力课的主要模式是学生反复地听,并以此达到提高听力水平的目的。交际法应用到听力课堂就可打破这种单向的交流方式,即学生被动接受听力录音的模式。在听力课教学中,采用既有学生与录音的单向交流,又有生生、师生的双向交流的授课方式是与交际法的教学理念相一致的;同时以双向交流为主,以单向交流为辅的课堂组织形式,更加突出了对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即要培养他们懂得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恰当的使用语言的能力,也是与交际法的教学理念相吻合的。课堂对话交际的目的是对英语中特定场合和语境的句型及结构进行训练,为交际活动做好准备。同时这种多形式的学习方法和多模式的授课技巧也较好地适应了成人学生的特点,发挥他们学习动机强的优势,也规避了他们课堂单向交流焦虑多的不足。笔者教学的具体形式如下:在听力材料较容易的情况下,听完一段录音,复述对话或文章的中心内容,再进行讨论或课堂辩论,或就听力内容拓展表演活动;在听力材料难易适中的情况下,听完一段录音,教师就听力内容提问,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答;在听力材料较难的情况下,听完一段录音,学生进行小组内对话,交流各自听懂的部分。

四结束语

交际法对成人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在于:在课堂内容选取上要注意选材的实用性和适用性;在授课形式上在兼顾成人学生特点的同时,也要注意灵活性;在授课方法上,采用听说结合的方法,符合了语言输入与输出理论——语言输出在提高学生口语表

达的同时,也促进学生的听力水平;听力课堂的交际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此外,教师可适当讲授听力的方法和技巧,指导学生课外进行泛听,收听英语广播、观看英文电视节目、欣赏英文录像、听英文歌曲等,使学生熟悉不同口音、性别、年龄、国家的读音,扩大知识面,培养语感,增强反应能力,以达到提高听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韩彩英.关于交际法适用性的分析.外语界,1999(2)

[2]孙艳.输入与输出对口语发展的影响.外语界,2003(3)

[3]Richards,JackC.,Rodgers,Theodore,S.ApproachesandMethodsinlanguageTeaching.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0

[4]Richards,J.C.,&Nunan,D.SecondLanguageTeacherEducation.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