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骨折治疗中腓骨的解剖复位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踝关节骨折治疗中腓骨的解剖复位影响分析

刘建

刘建

(徐州市贾汪人民医院江苏徐州221011)

【摘要】目的:析踝关节骨折治疗中腓骨解剖复位的影响。方法: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这四年中,我院接收的踝关节骨折患者,共112例。本次研究所选取的112例患者,均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按照内固定方式的不同,将112例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前者42例,实施钢板内固定;后者70例,实施髓内针内固定。两组均要求腓骨解剖复位。观察两组疗效,并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腓骨解剖复位42例,明显多于对照组37例。实验组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踝关节骨折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应用钢板内固定法,可加快患者腓骨功能恢复的速度,利于其骨折创口的有效愈合。

【关键词】腓骨;踝关节;钢板内固定;骨折;解剖复位

【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6-0136-0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从2011年1月开始,到2015年1月结束,收治入院的踝关节骨折患者,共112例。观察及诊断后,发现:112例患者均伴有腓骨骨折移位的情况。男性患者74例,女性患者38例;年龄在20至70岁的范围之内,平均(35.9±5.4)岁。112例患者中,右侧骨折患者,共58例;左侧骨折患者,共54例。其“Danise踝关节骨折分型”的结果,为:C型,43例;B型,69例。按照内固定方式的不同,对112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实验组,42例,行钢板内固定;对照组,70例,行髓内针内固定。两组在骨折部位及分型上,所体现出来的差异性,均不具备任何的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12例患者都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具体为:硬膜外持续麻醉后,协助患者取仰卧位;于腓骨中上段的骨折部位处,取腓骨外侧,做一切口,并于腓骨下段骨折部位处,取腓骨下缘,做一切口,以充分暴露腓骨。针对内踝骨折的患者,需择踝关节内侧部位,做切口;针对有后踝骨折病症的患者,需择腓骨及跟腱的中部位置,做切口,以将后踝以及外踝充分的暴露出来。先对后踝进行复位固定,然后再对外踝进行复位固定。待固定完成后,再对内踝实施复位固定操作。其中,内踝的内固定需采取张力带亦或者是螺丝钉;而后踝的内固定,则需采取螺丝钉。

1.2.1实验组,钢板内固定首先,将腓骨下段的骨折钢板,规范化的放于患者的腓骨后侧;其次,再选取中上段骨折钢板,并将其科学的放于患者的腓骨外侧。注:腓骨颈的骨折,无需对其进行处理。待固定操作完全结束之后,于创口内安放引流条,并将创口关闭。

1.2.2对照组,髓内针内固定本组70例患者,均利用髓内针进行内固定。

手术完成后,两组均选取石膏,对其踝关节进行科学的固定;术后第2日,观察患者病情,并对其引流条进行规范化的拔除;术后第4日,引导患者对其患肢的足趾进行活动;术后第42日,拆除石膏,并行踝关节功能的相关训练。当X射线检查的结果,表明骨折线已完全消失时,停止功能训练。

1.3临床观测指标

全面观察患者病情,并于出院后,对其进行为期8至9个月的随访。其中,随访的内容包括:骨折创口的愈合情况;X射线复检。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调查的所有数据均以SPSS20.0软件,对其进行分析与研究,比较以t作为检验标准;计数资料的比较经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随访的结果,表明:实验组42例患者,其腓骨全部解剖复位;且行走时,也无任何的疼痛感。本组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较好。

对照组70例患者中,腓骨解剖复位,37例;腓骨缩短,43例;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共4例;行走时伴踝关节疼痛,共5例。本组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较差。

详细对比后,发现:实验组腓骨解剖复位以及踝关节功能恢复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综上所述,踝关节骨折在临床骨科中较常见。当人体出现此类骨折病症时,将会严重影响到其踝关节的功能。目前,针对少部分患者(骨折情况较轻),我们可选取手法整复法,对其实施治疗。但,由于多数患者在出现踝关节骨折时,都伴有腓骨移位的症状。故,我们需及时对其实施手术治疗。其中,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就是临床骨科上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手术方法。实践研究,表明:该方法在踝关节骨折中的实际应用,可起到促进患者骨折创口愈合的作用。其次,内固定法在切开复位术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不仅利于腓骨的解剖复位,同时还能提高踝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现阶段,骨科临床上主要有2种内固定法:其一为钢板内固定,其二为髓内针(也可用螺丝钉亦或者是张力带)内固定。后者可用于外踝骨折,可若患者为腓骨(外踝)斜型亦或者是腓骨粉碎性骨折时,就不能对其实施髓内针内固定。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该方法不易于骨折下段长度的恢复,且也易引发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故,针对这几类患者,我们需对其实施钢板内固定(此法不仅能加快腓骨长度恢复的速度,还能提高踝关节的稳定性)。

本次研究的结果,充分表明:实验组腓骨解剖复位者42例,对照组37例。实验组腓骨解剖复位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且其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踝关节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法进行治疗,可降低关节炎发生的概率,提高腓骨解剖复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冯申启.外踝解剖复位在严重踝关节骨折中的重要意义[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z3):282-282.

[2]王丽.腓骨后外侧钢板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J].中国医疗前沿,2010,05(12):45.

[3]王国利,李成才.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进展[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3,34(2):97-100.

[4]杨成,梁冰,黄磊等.踝关节骨折68例手术治疗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0,12(12):1336-1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