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后叶素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止血效果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5-15
/ 2

垂体后叶素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止血效果的临床观察

曹文明1杨会琴2张奎美1

曹文明1杨会琴2张奎美1

(1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人民医院妇科262400)

(2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人民医院066000)

【摘要】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选用160例子宫肌壁间肌瘤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采用垂体后叶素6U加0.9%氯化钠注射液10ml子宫肌层注射,对照组采用缩宫素20U加0.9%氯化钠注射液10ml子宫肌层注射。观察两组用药后血压变化、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体温及并发症。术中宫体注射垂体后叶素及注射缩宫素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垂体后叶素组出血量少。结论:应用垂体后叶素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手术时间,效果优于缩宫素,使手术操作方便,无一例中转开腹,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肌壁间肌瘤子宫肌瘤剔除术垂体后叶素缩宫素

【中图分类号】R711.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5-0151-02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构成。常见于30-50岁妇女。肌壁间肌瘤位于子宫肌壁间,周围均被肌层包绕,约占子宫肌瘤的60%-70%。常表现为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肌瘤使宫腔增大,子宫内膜面积增加并影响子宫收缩,肌瘤使肿瘤附近的静脉受压,导致子宫内膜静脉丛充血与扩张。肌壁间肌瘤使宫腔面积增大,内膜腺体分泌增多,并伴有盆腔充血使白带增多。肌瘤逐渐增大使子宫超过3个月妊娠大小时可从腹部触及包块,有时出现压迫症状[1]。160例研究对象为2006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子宫肌壁间肌瘤的患者。年龄25—50岁,子宫肌瘤最大直径≤10cm,肌瘤数量≤4个,均行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术后病理均为子宫平滑肌瘤。所有患者均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哮喘及出血性疾病。运用子宫体注射垂体后叶素及缩官素,为探讨垂体后叶素在子宫肌瘤切除的止血作用,对80例用垂体后叶素及80例用缩宫素两种方法进行比对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平均年龄为40.5±5.5岁,肌瘤个数为2.5±0.5个,肌瘤直径为7.22±2.21cm;对照组平均年龄为41.3±5.9岁,肌瘤个数为2.4±0.6个,肌瘤直径为7.21±2.13cm。两组患者年龄、肌瘤大小及肌瘤个数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与观察组均采用腹腔镜手术。具体操作: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75%酒精消毒局部皮肤,于脐下内缘取纵行切口1cm,予穿刺针穿刺,经注水试验证实进入腹腔后,充CO2气达腹腔压力为14mmHg,肝浊音界消失,予10mmTrocar穿刺成功,放入腹腔监视镜;分别于双侧髂前上棘内上5cm行第二、第三穿刺口,右侧予5mmTrocar,左侧予10mmTrocar,于下腹正中脐耻之间行第四穿刺口,予5mmTrocar,分别置入器械操作。于腹腔镜监视下应用穿刺针刺入肌瘤周围肌层。治疗组应用穿刺针将垂体后叶素6U+0.9%氯化钠注射10mL注射于瘤体周围,注射后可见宫体迅速收缩,浆膜而变苍白,然后采用单极电钩纵行于肌瘤表面切开子宫肌层,深达瘤体,大抓钳钳夹肌瘤牵拉,操作钳钝性分离肌瘤包膜直至肌瘤完整剥除,可吸收线连续褥式缝合。术中出血采用双极电凝,充分冲洗腹腔。对照组采用缩官素20U+0.9%氯化钠注射液10m于瘤体周围注射,其余同治疗组。全部患者术后均给予抗生素、缩宫素和止血治疗2天。

1.3数据统计处理:本次仅对垂体后叶素与缩宫素两种药物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止血作用进行比较。两组病例肌瘤大小、数目、部位基本相同,具有可比性,两组均取t检验。

2.结果

所有手术经过均顺利,无中转开腹。

2.1术中血压变化比较:详见表1。

各组用药后各时点的收缩压变化比较(χ-±s)

组别nmin15min30min45

治疗组802.63±0.642.87±0.320.79±0.20

对照组802.58±0.782.86±0.280.78±0.16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用药后舒张压没有明显变化.收缩压变化较明显。治疗组收缩压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2.2术中出血量比较:从切开子宫浆膜层开始到宫体缝合完止,收集子宫出血量,纱布含血量以面积法计算:纱布浸透不滴血以l0cm×l0cm,为10ml,包括所有肌核全部切除。两组平均出血量经t检验,P<0.0l,有明显差异,说明垂体后叶素组出血量明显少于缩宫素组。见表2。

两组平均出血量

组别出血量

垂体后叶组94.25±17.21

缩宫素组169.01±24.58

2.3手术时间比较:治疗组手术时间平均为59.3±21.3min,对照组手术时间平均为69.1+24.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1)。

2.4术后体温及并发症比较:全部患者术后2天体温均恢复正常,无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

3.讨论

3.1垂体后叶素是从牛、猪的脑垂体后叶提取的,内含催产素10U/ml、加压素10U/ml,垂体后叶素作用于子宫肌层的Via受体,引起子宫平滑肌的强烈收缩,对未孕子宫有兴奋作用;另外,垂体后叶素在较大剂量时,可收缩血管,特别是收缩毛细血管段小动脉,升高血压[2]。笔者所在医院应用垂体后叶素注射子宫体,肌瘤切除术中出血量比应用缩宫素注射子宫体明显减少。切除肌瘤后的瘤腔无明显出血,层次清楚,便于缝合,操作方便。缩宫素其特异性受体不仅存在于肌细胞,也存在于羊膜和蜕膜上,故它对妊娠期子宫收缩作用效果好,但对非妊娠子宫效果不佳,可能与缩宫素受体表达少有关。血管加压素作用于子宫肌层via受体,引起子宫平滑肌的强烈收缩,生育期、妊娠期和绝经期妇女的子宫表达此受体,对子宫有兴奋作用。另外,垂体后叶素中的加压素还能收缩血管,特别是毛细血管和动脉,子宫肌壁注射后,对于非妊娠子宫比缩宫素治疗效果更好,所以在非妊娠期垂体后叶素比缩宫素对子宫收缩的作用更显着。本研究发现,垂体后叶素在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局部应用,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和缩短手术时间,效果比缩宫素显着,进一步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垂体后叶素半衰期为10~20min,人体最大应用剂量为20U[3]。本研究中,垂体后叶素6U加0.9%氯化钠10mL稀释分数次注入子宫肌层,注射时避开血管,无一例术后并发症发生,安全有效,这可能与垂体后叶素局部应用且量少有关。

3.2垂体后叶素对平滑肌(尤其对血管及子宫肌层)有强烈的收缩作用,对血循环有影响,可导致血压升高,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禁用。本研究垂体后叶素的剂量是6U,术中血压波动均不大,无1例发生出血和其它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3.3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开始推广应用。大量研究表明,腹腔镜手术较之开腹手术具有显着的优点[4]。但是由于腹腔镜下肌壁间肌瘤剥除较开腹手术操作困难,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因此一直存在争议。其中,术中出血是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中较常见的问题,减少出血也就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由于静脉应用止血药和宫缩剂的效果不是很理想,电凝止血又可能导致子宫创面愈合不良,使得局部用药成为最佳选择。有研究表明,腹腔镜手术中,在剥出肌瘤操作前,于肌瘤周围注射垂体后叶素,可以显着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效果优于缩宫素。

综上所述,腹腔镜术中剥除肌瘤操作前,于肌瘤周围注射垂体后叶素可以显着减少术中出血,术野清楚,降低腹腔镜术中缝合的难度,有效地缩短手术时间,术中、术后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术后恢复较快,值得进一步推广。

3.4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药物治疗虽可暂时缓解症状,使肌瘤体积缩小,但肌瘤缩小是肌细胞大小的减少和细胞基质的减少,而对肌细胞的数目没有减少,停药后几乎肌瘤又重新长大,仍需要手术治疗。对年青需要生育的患者,肌瘤切除可以保留子宫、保留生育能力。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有子女的中青年患者,特别是45岁以下的妇女,肌瘤剔除可以保留子宫,保留了功能,病人乐意接受,从而使肌瘤剔除术在肌瘤手术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用垂体后叶素可以减少肌瘤剔除术中的出血问题,且使操作方便,通过临床实践证实,此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谢兴,苟文丽。妇产科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310-313.

[2]杨宝峰.药理学[M].5版.北京:人民卫牛出版社,2005:270.

[3]张勇武,潘海英.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中止血效。果的观察[J].现代临床医学,2009,35(2):109—110.

[4]陈乐,石少权,乇峰.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瘸剔除术中的应用[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7.21(7);402—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