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

/ 2

手术室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

邓丽娜

邓丽娜(黑龙江省大庆龙南医院手术室163453)

1化学性因素的危害及预防

1.1消毒灭菌防腐剂

甲醛(福尔马林)、戊二醛及碘等挥发性化学制剂对人体的皮肤、神经系统、胃肠道及呼吸道存在一定的不良影响,甚至可以致癌。环氧乙烷、乙醇等还能诱发细胞突变,并具有累计效应;手套、止血带、胶布等物含有乳胶成分,可引起多种反应,如皮疹、瘙痒、哮喘等。

预防措施:

(1)取消用甲醛(福尔马林)熏蒸房间的消毒方法,以减少房间用品对甲醛(福尔马林)的吸收而产生的累积致毒作用。

(2)选用先进的环氧乙烷灭菌器,防止气体泄漏,空气中环氧乙烷浓度不得超过1:1000,定期监测。采用水介中和毒素,持续抽气降低浓度,并要求抽气管道过房屋顶,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3)一次性用品经低温灭菌后放置一周及手术器械在灭菌后16小时使用。取出无菌物品时应戴手套。

(4)有头晕、呕吐、恶心、皮疹、痒、咽部不适等症状应立即离开工作场所,清水冲洗体表,请专业人员检测,维修灭菌机。

1.2吸入性麻醉药

手术室空气中存在低浓度挥发性化学消毒剂和残余吸入性麻醉药。若遇麻醉机呼吸回路漏气,更易造成手术间空气污染,如:氧化亚氮能氧化维生素B12使蛋氨酸合成酶失活,从而导致DNA合成降低并能抑制造血功能,异氟烷、氟烷、恩氟烷长期吸入可导致肝脏损害。

预防措施:

手术间设有麻醉废气排放系统,仪器性能完好,防止泄漏气体,无层流设施的手术间,每天应定期进行通风。对孕期的护士合理安排工作,尽量减少接触吸入性麻醉药。

1.3抗肿瘤药的预防

抗肿瘤药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损害正常细胞,而且目前围手术期用药已较普遍,故护士在接触这类药物时应戴手套,用后的空针、安瓿、药瓶均视为污染物,应与医用垃圾一道焚烧,不能留作它用。在稀释药液时应注意压力和速度等,有条件时最好在抽气柜中配置化疗药。操作后用清水冲洗双手、前臂、洗脸。在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皮疹、咽喉疼痛及皮肤瘙痒时应警惕抗肿瘤药的不良反应,离开操作场所进一步检查。

2物理性因素的危害及预防

2.1激光手术因其对皮肤、眼球有光化效应损害,在激光巾漂游着可吸入性碳化组织颗粒,甚至有传染疾病的病原体,如细菌和病毒。因此,做此类手术时必须戴上防护镜。操作时关闭房门,门外挂警示标志。室内用氧浓度要低于40%。用水溶性润滑油,防止引起火灾。激光手术固定在一个手术间。

2.2电离辐射的影响

高科技的精密仪器应用于各类手术操作中,极大地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但其产生的电离辐射,在长时间、小剂量的积累之后,对人体有着较广泛的影响。

(1)因为人体是个导体,电磁辐射作用于人体可产生电磁感应,并有部分能量沉积,导致偶极子的产生,而偶极子在电磁场的作用下的取向将导致生物膜电位异常,从而干扰生物膜上受体的表达酶的活性,最终导致细胞功能异常及细胞状态的异常。

(2)电磁辐射对人体电生理的影响,人体的感受器如:眼、耳、皮肤上的冷、热、痛感受器等接受外界刺激将产生神经冲动,最终使人产生有意识的行动。因而有电磁辐射改变了生物膜电位时,也就改变了神经细胞的电传导,扰乱了人的正常电生理活动,日积月累会导致神经衰弱,出现神经功能紊乱症状群。

(3)电磁辐射可导致内分泌紊乱。当电磁辐射作用于肾上腺、垂体等细胞会导致抗损伤能力降低,儿童生长迟缓,人的免疫力下降,疾病发生率也增高。

(4)电磁辐射可诱导异常细胞的产生,很明显的危害是一些女性无法怀孕。

(5)电磁辐射作为一种能量传导方式,还会直接将能量传递给原子或分子使其运动加速,进而在体内形成热效应,使人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预防措施:

手术房间应定期检测电磁辐射含量,在超标时减少人员进入。工作中采用护目镜、防护衣做好自身防护。

2.3X射线的危害及防护

对于术中需行C臂X光机检查以及床旁照片的手术,工作人员应穿铅衣,照射时工作人员暂时离开工作区。手术间应安装不透X射线的防护墙及门。

合理安排班次,避免短期内大剂量集中接受X射线,特别在孕期少接触X线,因为少量多次接触X射线可因蓄积作用致癌或致畸。

2.4紫外线

在擦拭和检查紫外线灯管时,应戴护目镜、手套、口罩和帽子,避免皮肤暴露在紫外线光照下。若空气中臭氧浓度超过1:10000,可引起全身症状。所以在紫外线照射期间应尽量避免直入被消毒区域。定期测定空气中臭氧的浓度。开关设在手术间的门外。

3心理社会性因素的危害及预防

3.1合理安排工作班次,做到劳逸结合,注意缓解因工作姿势带来的身心疲劳。

3.2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面对竞争,勇于挑战,善于在新、难、大手术中找到乐趣。坚持业余学习,用新知识不断充实自己。

3.3知法学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4减轻行动负荷,借助有效的客观条件节约体力和能量,改善工作环境,避免因长期站姿、搬运重物、长期空腹站台等而导致的职业危害,在站台时要会调整站姿,以减轻和减少静脉淤血。工作中穿坡跟软鞋和高弹力过膝袜,保证睡眠,加强体育锻炼。

3.5妥善地处理好个人与科室的工作关系,保持心情愉快,不宜过分地压抑自己,应乐于在科室、朋友间融洽的气氛中调整自己,要学会与合作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好的心态善待每一天。

4运动功能性因素的危害及预防

工作中肌肉骨骼损伤,尤其是不合理的搬运重物易造成脊背损伤,另外别扭角度下弯腰、超时静立均可造成对肌肉关节的损伤,身体较长时间处于相对固定的体位是发生颈椎病的主要原因。

4.1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增加抗疲劳的能力,加强肌肉、韧带等组织的韧性并注意生活规律。

4.2手术劳累后有效地放松自己,如:洗热水澡、局部按摩等。

4.3器械护士在手术台上拿取和传递器械时,尽量做到身体与颈部同时转动,以减少颈部转动的幅度和次数。盛装废弃敷料和水的污物桶应避免放在护士的背后。

4.4所有护理操作应符合人体力学的原理,工作中减少不必要的劳累和损伤,重物用推车搬运。

参考文献

[1]崔苏敏.护士职业性危害及自我防护[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陈琼芳,王惠珍,廖玉联.护理人员的职业健康问题与职业健康促进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年04期.

[3]徐荣佳.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和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