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市场改革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电力市场改革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

王艳冲

(国网东营供电公司山东东营257091)

摘要:自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已经实现厂网分离、竞价上网;2015年开启了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在发电侧改革、交易平台搭建、跨区域电力交易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世界范围内,电力市场改革是电力改革的主旋律,对于中国来说也是必然选择。现阶段,我国电力市场中,占支配地位的仍然是政府定价,电价形成机制尚未有效形成。基于此,在分析我国的电力体制改革与电力市场改革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新的电力市场营销模式,该模式可以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用户具有自由的选择权和议价权,电力买卖可以由管制垄断型转变为竞争服务型。

关键词:电力市场;改革;体制

引言

法律、经济等手段是电力市场的主导,本着公平竞争、自愿互利的原则,对电力系统中发、输、供、用等各成员组织协调运行的管理机制和执行系统的总和。电力市场具有开放性、竞争性、计划性和协调性的特点,与普通的商品市场相比,电力市场具有计划性和协调性;与传统的垄断的电力系统相比,电力市场具有开放性和竞争性。目前,我国还未建立完善的电力市场机制。

1、电力市场的特性

第一,电力是一种无形商品,它不能大规模储存,生产和消费基本上同时完成。由于电力不能以实体形式储存,因此只能以现货形式进行交易,也就不存在套利的空间,因此电力定价的方法只能是通过绝对定价的方法。第二,电力区域性特征明显。电力行业是网络产业,电能依靠输电网络进行配送,因此受电网输电能力的制约,电力行业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导致电价同样也具有区域性。因此如果在电力传输过程中如果存在状况,则就会导致整个区域的电力供给出现一定问题,那么通过市场传导机制进而影响该区域的电力价格。第三,电网环节存在自然垄断属性。电力传送受限于现实原因,每个地区由单一的企业来进行建造和运营管理,这也就是所谓的电力行业中的自然垄断特性。而这种垄断性所带来的一定劣势必须由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来弥补。第四,电力需求缺乏弹性,并与灭H等因素密切相关。由于电力在现代生产和生活中占据极其重要地位,大多数用户的用电需求很少会对短期电价的波动做出反应。虽然电力需求对价格的波动不敏感,但天气等外界因素的变动会引起电力需求量的剧烈变动,如极热或极寒天气等。第五,电力价格的变化具有跳跃性和周期性。尤其是日前市场小时电价的波动,并且短期电价波动的随机性特征明显。但从更长的时间看,电价又是所有商品中价格周期性最明显的,如季节性及首周末影响的周期性和一日内的周期性等等。第六,电力系统安全的重要性。目前经济的稳定运行和人们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都离不开电力资源,电力系统的安全是保障电力供给的前提和基础。对比其他物理网络,如公路、电话网、互联网等,可以发现电网更为脆弱,阻塞严重、其他设备故障、甚至天气灾害,都可能导致输电网络毁损的风险,从而危及到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不但会影响人们正常生活还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我国电力体制改革

2.1政企分离(1998-2000)

在这个时期,电力体制改革有了更深层次的推进,重点要解决政企不分的诟病,在我国部分省市推行了“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改革试点,并且撤销了电力部,成立了国家电力公司。此阶段,政企不分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改善,但电力市场仍然是计划与垄断占主导。

2.2厂网分开(2000-2002)

这一阶段,以“厂网分开”为标志进行电力体制改革,将国家电力公司按业务分为两大块:电网与发电,并进行了重组。2002年底,在电网方面,成立国家电网公司和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在发电方面,成立了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五大发电集团公司。此阶段,发电与输电实现了分离,发电市场呈现了多元化发展,我国的电力供应基本充足,但是电力输配以及电力营销的垄断性并没有解决。

2.3主辅分离(2003-2011)

这一阶段的改革由于阻力较大,历经时间较长,除去送变电施工的电力修造、勘探、设计等辅业资产被分离出电网公司。2011年9月,组建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这两大电力建设公司的成立标志着我国“主辅分离”电力体制改革的完成。

2.4输配分开(2012-至今)

现阶段,我国的发电机装机容量以及电网规模都有了成倍增长,厂网分开的改革后,发电市场进一步放开,五大发电集团以及地方发电厂之间的竞争加剧,发电侧的市场化改革有了成效,但政府依然占主导地位,上网电价与销售电价未形成市场化。

3、对策建议

3.1妥善处理电价交叉补贴。

电力体制的目标是实现电力市场化,电力交叉补贴不仅有失公平,而且干扰用电秩序,因而需要理顺价格关系。理好价格交叉补贴问题,关系到电力体制改革的成败,逐渐取消电价交叉补贴是电力市场改革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解决电力交叉补贴问题,才能正确测算输配电成本,形成完善的价格体制,最终实现电力的统一定价。电价补贴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改革试点过程中,需要保证低收入群体和农业生产基本用电需求,逐渐厘清并准确计算交叉补贴;对于居民用电需要完善阶梯电价,减少对富裕阶层的用电补贴,逐渐取消交叉补贴。各类用户交叉补贴数额可由电网企业向价格主管部门申报,通过输配电价收回,完善分类阶梯电价和分时电价以反映市场供需关系,提高用电效率避免资源浪费;逐步取消交叉补贴跨度,以明补代替暗补,对于符合条件需要交叉补贴用户可以通过增加政府财政补贴和税收转移支付等多种方式予以解决,如设立电力普遍服务基金等。对于高能耗、高污染的用电大户等有较大负外部性用户,需要从环境税征收等方面完善,征收环境税以补偿社会成本;公益性的企业可以通过税收财政进行补贴。

3.2建设和完善电力市场体系。

目前,我国电力改革试点建立国家级和省级电力交易中心,为国家-省两级市场模式;需要进一步构建省-区域-国家三级电力市场体系模式,发展区域电力市场,通过省级、区域电力市场的双边及集中交易,并与国家电力市场相配合,形成协调运行机制,保证整体运作效率。加快跨省区电力交易平台建设、跨省区输电通道建设和加快技术创新,积极发展智能电网,提升电网吸纳可再生清洁能源的能力。理顺新能源与石化能源之间利益关系、消除体制障碍;制定政策扩大清洁能源消纳范围,促进清洁能源跨省区交易,提高消纳清洁能源的能力。大力培育多元购售电主体,扩大不同电力发电主体上网销售,逐渐加大市场开放程度,充分发挥市场在电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3.3完善电力市场交易规则,丰富交易品种

需要完善电力市场交易规则,保障不同参与主体的利益诉求;在电力合同签订后,电力用户和发电厂可能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够执行合同,产生交易计划偏差问题,需要在具体规则之中体现。随着交易产品的丰富,要保证竞价交易的公平、合理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制定完善的交易规则避免市场操控、保持电价稳定。完善跨省(区)电能交易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富余水电跨省消纳补偿机制。进一步丰富电力交易品种,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开展试点电力现货交易,探索电力现货市场建设;逐步建立起中长期交易为主,以现货交易为补充的电力交易市场;在条件具备时,开发电力期货和期权等电力衍生品产品,为市场参与者提供规避风险、转移风险的有效工具,提高市场流动性,平缓市场波动。

结束语

电力市场改革需要长期推进,目前已实现了政企分开、厂网分开、主辅分离,输配分开与竞价上网是下一阶段的努力方向,打破电力垄断专营体制与赋予用户购电选择权等是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房景宇.东北区域电力市场试运行竞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5.

[2]林森.国际电力市场改革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J].时代经贸,2015(18):29-30.

[3]朱忠礼,贾轩,许强.电力市场改革对电网规划的影响[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9):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