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脑血栓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翟彤(黑龙江省七煤集团医疗中心总医院1546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7-0142-02

脑血栓是指脑部动脉管壁病变基础上形成血栓。引起其供血范围的脑梗塞性坏死,产生相应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多发于50~60岁老年人,安静状态起病,如睡眠、休息时。临床表现根据血栓部位不同而各异,有偏瘫、失语、意识障碍等,或有头晕、肢体麻木、神志不清等前驱症状。脑脊液检查多无异常。颅脑CT,24~48小时后,可见低密度梗塞区。

1治疗与护理

1.1急性期治疗与护理1)一般处理:卧床休息,加强生活护理,注意皮肤、口腔、呼吸道及排便的护理,防止各种并发症。2)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不能自行进食者,予鼻饲饮食,多饮水。3)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血液循环:常用生理盐水500毫升或706代血浆500毫升加维脑路通0.4~0.60克、胆二磷胆碱0.5~1.0克静脉滴注,每日一次。4)溶栓治疗:近年广泛应用。应注意病人凝血酶原时间,防止出血倾向。多选用低分子肝素0.4毫长,腹部皮下注射,每日两次。5)抑制脑水肿:血栓形成后梗塞区域大或发病急骤,可能产生脑水肿,加重病灶区缺血缺氧,甚至脑组织移位,产生脑疝。常选用20%甘露醇125毫升或速尿40毫克,每日2~4次交替使用,连用3~5天。

1.2恢复期治疗与护理1)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行瘫痪肢体被动运动与按摩,防止关节挛缩及足下垂。可用脉冲电针穴位刺激、超声波理疗、针灸、中药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类药物治疗。2)药物治疗:服用肠溶阿司匹林等血小板聚集抑制剂,防止复发。应用脑保护剂,如维生素E、纳络酮、尼莫地平等。3)心理护理:针对病人的焦虑、恐惧、悲观、失望心理及易激惹情绪,进行心理护理。与其沟通,做好生活照顾,配合治疗。4)预防并发症:偏瘫卧床病人,加强皮肤护理,按时翻身。叩背,预防肺部感染及褥疮。

2健康教育

2.1病因及诱发因素主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常伴有高血压。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加速动脉硬化,要加强预防。已有动脉硬化者,应防止血压急骤降低、脑血流缓慢、血粘度增加及血液凝固性增高的各种因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应积极治疗,减少脑血栓形成的发病率。

2.2临床表现、症状特点本病多见于50~60岁患前动脉硬化病人。多伴有高血压、冠心病或糖尿病。男性多于女性,约有25%病人,病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可有前驱症状,如头昏、头痛等。常于睡眠安静状态发病,意识清晰。少数病人有意识障碍。

2.3饮食指导进易消化、低糖、低盐、低脂饮食,多饮水。食用植物蛋白,豆浆类豆制品,鱼类等。应用植物油,花生油、玉米油、豆油、菜籽油,每日一两。少食动物内脏。清淡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富含纤维及维生素饮食。

2.4康复运动的目的和方法

目的:恢复病人身体功能,使能独立生活,防止关节僵硬,软组织收缩,减低手脚痉挛。提高自我照顾能力。具体方法:1)床上活动训练①仰卧屈膝,抬高臀部,然后慢慢放下。②仰卧屈膝,双膝左右摆动。③双手互握,伸直手时,抬高双手,慢慢向上、下摆动。④双手互握,伸直手时,双手带动身体左右转动。⑤仰卧床沿,患侧小腿放在地上,保持膝部屈曲,将脚提起放在床上。2)坐位活动训练①双脚平放地面,腰部挺直,双手互握,手肘伸直,提高双手,然后放下。②双脚平放地面,腰部挺直,双手互握,手肘值直,双手带动身体左右转动。③双脚平方地面,双手互握,弯腰向前,然后还原,腰部挺直。④双脚平方地面,双手互握,重心向左右转移,使臀部一侧离床。⑤双手互握,双前臂承托于台面上,转动患侧前壁,使手心和手背交替向上。同时,用患侧手,握不同形状、大小及质地物件,帮助训练手指感觉及认知。患侧手指取微细物件,帮助训练手指灵活度。3)站立活动训练①站立台前,手指张开,手肘伸直,双手按于台上,支撑上身,重心左右移动。然后交替踏脚。②双脚前后踏地,双手互握,手肘伸直,重心交替转移于双脚。③站立,双手互握,提起患侧下肢,轻放石级上,后轻放原地,健侧重复相同动作。

2.5家属注意事项1)了解病人的能力,让病人在安全情况下自我照顾。需要时,提供帮助,以增加病人活动机会。2)避免拉动患侧肩肘,以防构成创伤。3)日常生活中,他人位于病人患侧,提供照顾。4)鼓励病人用患肢进行活动、穿衣、进食。5)无论坐卧、坐立或行走,病人保持良好姿势,身体重量平衡,稳定分布左右两边。6)鼓励病人康复运动,需要时予协助及纠正。7)病人适当饮食;定时服药与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