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发展机制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2

文化产业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发展机制探究

刘颖

刘颖

山东协和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大量的创新创业型人才,而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又要依托相关的文化产业与其协同发展,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本文从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成果转化机制等方面入手,探索出符合我国实际的创新创业教育新途径。

关键词:文化产业;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发展

引言

文化产业与创新创业教育是相互补充的,由人才作为桥梁,当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出大量优秀人才时,这些人才可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反过来讲,文化产业强大了,同样可以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因此,应在文化产业与创新创业教育间找出一套互助发展的合作机制,以促进二者共同发展。

1文化产业大发展互换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涌现

1.1文化产业大发展依赖于大量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文化产业属于知识、资本密集型产业,通过开发利用文化内容和知识产权,以生成有形或无形的创意产品或服务。在这期间,需要大量的创新创业型人才,这些人具有独立的思维和创新意识,他们敢于突破,能够创造出很多新颖、有价值的文化。美、日、韩等国的文化产业之所以强盛,主要就是因为在其文化产业的背后有一支强大的创新创业型人才队伍。

1.2文化产业大发展为创新创业型人才提供难得的机遇

文化产业具有低成本、可复制、技术含量高的特点,现已被列为与资源、资本等战略要素同等的地位。各国为了提高自己的经济实力,已经开始争先发展文化产业了,并将其作为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途径。而文化产业要想繁荣,必然会涌现出大量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将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会给一些创新创业型人才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并会给一些具有眼界的高校学生提供相应的发展机遇。

2基于文化产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发展机制

2.1以文化产业为导向,统筹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进步

高校的任务既包括为国家培养人才,又包括为经济社会服务,在开展教育的同时要围绕社会的发展和需求进行开展。使学生在自我实现的同时为社会的发展做贡献。在宏观层面上,创新创业型教育要树立为社会服务的宗旨,抓住文化发展的给予,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在中观层面上,要明确创新是创业的灵魂,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涉及文化产业的前沿领域,还要将创新、创业、创投三者进行有机的结合,以便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争取实现以创新推动创业,以创业促进结业。在微观层面上,要及时关注社会的需求以及文化产业的发展动态,根据不同个体的差异及实际情况,树立“做中学,干中教”的核心理念,关注文化产业的需求,发展跨专业交叉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文化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2.2以文化创意为灵感,提升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实现协同发展

高校要进一步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创新性,将课程建设分为素质教育、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三个方面,并理清创新与创业的关系,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体系,为培养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首先,高校要把握住创新创业课程的主体性、创新性等特点,进而锻炼学生用新观念、新思维、新视野开发新领域的技能。在此期间,还要培养学生把握商机的能力。其次,对学分的结构进行灵活的调整,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兴趣,并鼓励他们积极投身实践,进行文化创意活动,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根据文化产业以及在校生的特点进行文化产业预热,以期为社会培养出具有足够竞争力的创意团队。

2.3以创新为动力,让文化产业插上科技的翅膀高飞

首先,高校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兴趣及特长,并养成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灵感的习惯。此外,还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培训和指导,使其在工作中也不断创新,并将创新的结果转化为文化产品或相关的服务。其次,要重视对文化产业技术的创新,并运用高新技术不断的丰富文化产业的表现形式,扩展思维的空间,不断培养出大量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最后,依靠创新精神推动新技术的产生及转化,鼓励高校人才到企业或园区进行成果转化或自主创业。因此,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很重要,它可以使文化创造者在依靠科技和管理创新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进而使科技创新不断的提高文化产业的物化价值以及非物化价值,促进文化产业沿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文化的进步,文化产业逐渐发展起来,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高校源源不断的提供创新创业型人才,这样才能促进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而高效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同样需要依托相关的文化产业进行协同发展。因此,文化产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夏飞,王业斌,唐红祥,王四春.基于创新创业视角的文化与经济研究——第二届文化与经济论坛(2016)综述[J].经济研究,2016,51(12):181-186.

[2]卢冀峰,吴艳丽,高玉敏.河北省创业创新文化与燕赵文化品格融合研究——基于高校视角看河北省创业创新文化建设[J].河北企业,2016,(07):128-129.

[3]喻怡.文化视野下的中美创业教育比较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

[4]赫灵华.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艺术大学生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的关系探析[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34(05):124-126.

[5]曹祎遐.源于文化创意的创业行为研究与探讨[J].甘肃社会科学,2014,(02):236-239.

[6]姚飞.文化创意人才创业的障碍与对策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3,26(06):73-74.

作者简介

刘颖,女,汉族,1989--,山东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2级文艺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文艺学原理与西方文论。现工作于山东协和学院,基础部,教师,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