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1-21
/ 2

不同的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

陈凌云

陈凌云(如皋搬经医院226561)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的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9月-2013年11月间收治的分娩产妇2277例,其中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共249例,对此24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1582例患者中有118例发生产后出血,其发生率为7.46%,高于自然分娩的3.10%(χ2=1.837,P<0.05),也高于阴道助产的3.61%(χ2=1.126,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自然分娩和阴道助产的产后出血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688,P>0.05)。结论: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很多,分娩方式是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因此认真做好产前诊断,选择适宜的分娩方式,能够有效减少产后出血率。

【关键词】分娩产妇产后出血影响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1-0292-02

产后出血主要是指产妇在分娩结束后的24h内出血量大于500mL的现象,此为妇产科中十分严重且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据相关研究报道,产后出血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首要因素。产妇在发生产后出血时若得不到合适的处理,可能会导致产妇感染、贫血甚至休克,重者还可能导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症状,而危及产妇的生命[2]。对此,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5年9月-2013年11月间收治的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05年9月-2013年11月间收治的分娩产妇2277例,其中1754例为初产妇,523例为经产妇;612例产妇进行自然分娩,1582例进行剖宫产,83例进行阴道助产。其中有140例产妇发生产后出血,发生率为6.15%,年龄范围为19-35周岁,平均年龄为(25.8±3.9)岁,孕周范围为36-42周,平均孕周为(38.2±2.1)周,出血量为500-3100mL,平均出血量为(771.3±112.6)mL。

1.2方法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将2277例产妇分为自然分娩组、剖宫产组和阴道助产组。自然分娩组和阴道助产组在胎儿娩出和羊水流尽后于产妇的臀部下方垫一块无菌纸垫,接入接血器,2h后记录接血器中的血量,并采用面积法计算无菌纸垫上的血量。剖宫产组的产妇则在术中刺破胎膜,将羊水吸尽后开始计量,在手术结束后再次计量,二者的差值即为出血量,此外术中所用的布巾、纱布等采用面积法进行计量,且术后24h内的出血量记法同自然分娩和阴道助产,最后计算总的出血量。根据计算得出的出血量判断患者是否属于产后出血范畴。

1.3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9.0生物学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法,P>0.05表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分娩方式与产妇产后出血的关系如表1所示,剖宫产1582例患者中有118例发生产后出血,其发生率为7.46%,高于自然分娩的3.10%(χ2=1.837,P<0.05),也高于阴道助产的3.61%(χ2=1.126,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自然分娩和阴道助产的产后出血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688,P>0.05)。

表1分娩方式产妇及产后出血情况

分娩方式例数产后出血例数产后出血率

自然分娩612193.10%

剖宫产15821187.46%

阴道助产8333.61%

合计22771406.15%

3讨论

临床产后出血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大部分研究都表明引起产后出血的因素中最主要的就是分娩方式。相比自然分娩和阴道助产,剖宫产确实可以解决许多产科疾病,特别是对梗阻性难产有非常好的效果。但是剖宫产由于创口较大,难免会对产妇造成创伤,如手术会导致产妇子宫下段静脉曲张,造成子宫出血,抑或术中的切口撕裂伤使子宫动静脉受到损伤以及裂伤部位较隐蔽,缝合难度大导致手术时间延长等,这些都可能导致产后出血量增加[3]。本研究中,剖宫产1582例患者中有118例发生产后出血,其发生率为7.46%,高于自然分娩的3.10%(χ2=1.837,P<0.05),也高于阴道助产的3.61%(χ2=1.126,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自然分娩和阴道助产的产后出血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688,P>0.05)。经过临床检查,发现140例产后出血患者中有98(70.00%)例是由宫缩乏力所致,24(17.14%)例为胎盘原因所致,12(8.57%)例为软产道裂伤所致,6(4.29%)例为凝血障碍所致。

在实际的分娩过程中造成产后出血的因素不是单一的,一般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产后出血的预见性较差,若产后出血时间过长、出血量过大导致产妇休克,即使成功获救,也会对患者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因此医院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和处理工作十分关键。首先,要对产妇进行充分的产前诊断和检查,评估产妇的心理状态和健康状态,并做好相关的知识宣教工作,使产妇对剖宫产有清楚的了解;其次,医务人员要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严格掌握剖宫产的指征,提高手术技巧,这有助于降低术中和术后出血量;最后,要及早识别和发现产后出血的因素,并对出血量做出准确评估,采取合适的处理方法,尽量减少出血量[4]。

总而言之,不同的分娩方式对产后出血影响较大,因此认真做好产前诊断,选择适宜的分娩方式,若符合剖宫产的指征,则要做好充足的手术准备,能够有效减少产后出血率。

参考文献

[1]夏红梅,牟海波,孟晓蓉,李其香,张彦.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出血及新生儿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3,15:69-70,73.

[2]段利停,沈宗姬,黄沁,于芳芳,沈宇.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心理和生理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9:3725-3728+3717.

[3]郭田,周克雄.三种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抑郁发生情况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220-2222.

[4]戴秋兰.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D].福建医科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