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2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运用

罗玉婷

(大竹县教育局机关幼儿园大竹635100)

【摘要】幼儿的活动应关注幼儿的生活经验,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民间游戏来源与幼儿的生活,竹乡文化资源在幼儿园的运用,循序渐进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关键词】民间游戏、幼儿园活动、运用

幼儿的活动应关注幼儿的生活经验,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民间游戏来源与幼儿的生活,竹乡文化资源在幼儿园的运用,循序渐进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我们幼儿园市级教育科研课题《竹乡文化资源在幼儿园活动过程中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自开题以来,我园课题组和全体教师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研究过程给了我们许多的思考与收获,现就竹乡文化资源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运用谈谈我的收获。

一、活动让幼儿获得体验,积累了生活经验

杜威曾说过:“教育必须以经验为基础”,“教育者要从现有经验的范围内,选择那些有希望有可能提出一些新问题的事物,这些新问题能激起新的观察和新的判断的方式,从而扩大未来经验的范围”,“教育必须以学习者已经具有的经验作为起点,这种经验和在学习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能力又为所有的未来的学习提供起点”。同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狄尔泰认为:生命就是人的生活,而人的生活就是人的经验,人对自己存在的内在的体验。可以想象,教师能在对幼儿原有经验有足够理解与深入把握的前提下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不但能激活幼儿原有的经验,而且能让幼儿获得新的经验,从而提高认识能力与认识水平。

在大班年级组织的民间游戏“跳皮筋”活动中,活动的目标是:探索皮筋的玩法,能用所学的儿歌、古诗、歌曲创编动作;尝试合作玩皮筋、合作游戏,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由于课题研究刚刚起步,该年级的孩子在小中年级未能接触皮筋,更没有跳皮筋的经验,我们注意教师在组织活动中设计了有趣的情景,并伴有优美的音乐,孩子们刚开始时参与的积极性也很高,音乐一起孩子们就自由地在那儿随意跳,但跳的动作与橡皮筋一点联系都没有,老师反复强调要踩、勾皮筋,然而孩子始终未能掌握。纵观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可以发现,教师略显疲惫、失望,没有体验到执教带来的快乐;幼儿也显得被动、无助,没有体验到玩皮筋可能带来的乐趣。活动结束后,参与研究的教师总结出了失败的原因:活动组织前,对幼儿原有的经验的重视和把握不够。由于缺少对幼儿原有经验的全面把握,教师在实践中即使想尽了办法,期望将新的活动内容变成幼儿的经验,由于幼儿没有玩皮筋的经验,结果将往往是事与愿违。

因此,在民间游戏的组织活动中,我以幼儿已经具有的经验作为起点,关注幼儿的体验和生活经验,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循序渐进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学习。

二、民间游戏活动注重横向、纵向开展

在理论学习中提高认识,在实践操作中积累经验。在后来的研究中,我们将竹乡文化资源内容的同一主题活动,在同一年级不同领域横向开展,同时将同一主题结合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确定目标,在大中小不同年级同时纵向开展。例如:主题活动“跳皮筋”,小班年级的活动目标是:通过游戏让幼儿掌握点踩皮筋的玩法,体验玩皮筋的乐趣;中班年级的活动目标是:引导幼儿初步掌握跨跳皮筋的方法,锻炼幼儿腿部力量和提高幼儿身体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激发幼儿对民间游戏“玩皮筋”的兴趣;大班年级的活动目标是:复习巩固踩跳皮筋、双脚跳皮筋、原地踏点单脚跳皮筋、以及跨钻皮筋等动作,学习单脚交替内外跳皮筋的方法,感受民间游戏“跳皮筋”的乐趣,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确定三个年级的活动目标后,教师利用幼儿入园的时间、户外活动时间、游戏活动时间教给孩子们跳皮筋的基本方法,同时创设情境激发孩子跳皮筋的兴趣,有了一定的经验,在新的教学活动中孩子们情绪高涨、精神愉悦、主动活动,活动过程中掌握了新的技能,并在活动中享受着快乐。

三、组织活动的目标定位要准确

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细化,它不是着眼于长远的目标,亦不是一个单元的学习目标,而是一个教学活动究竟要孩子学习什么,获得什么,所以教学目标就如“路标”,它对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具有导向作用,引领着教学过程顺利开展。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定位中存在一些问题:目标定位太低,忽视了活动的知识点在哪里,活动中幼儿获得了什么,教学目标的制定没有准确定位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忽略了挑战性。二是目标表述笼统,三是表述方式不一,有的前一个目标从幼儿行为发展目标,从幼儿学习的角度提出目标,即把幼儿作为主体来表述,后一个目标又从教师教育的角度提出目标,即把教师作为主体来表述,两种表达方式同时出现在一个教学活动目标中,表述主语混乱,前后不统一。有的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都会很大、很笼统而且模糊。如“通过什么活动,发展幼儿的想象力”,“通过什么活动,培养幼儿的兴趣”等。其实,任何一种能力的培养,都不可能是通过一次教学活动完成的。所以,每一次教学目标若不具体明确,不仅缺乏可操作性,而且极易使目标落空。

三、活动中注重爱家乡教育

在小班年级开展的主题活动“香香的腊八粥”,该主题注重横向开展,将主题活动内容在该年级不同领域开展,科学领域“香香的腊八粥”,初步了解腊八粥的材料,感知材料的特征;艺术领域中绘画“五彩的腊八粥”,乐意用多种颜色通过点画的方法绘画腊八粥,体验绘画中色彩带来的快乐。在中班年级的主题活动“竹笋宝宝”,通过科学活动“认识竹笋”、语言欣赏活动“竹笋宝宝”、艺术活动“绘画竹笋娃娃”“炒竹笋”、社会活动“好吃的竹笋”等领域横向开展教学活动,使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家乡丰富的文化资源,拓展了幼儿的经验,扩大了幼儿的视野,提高了孩子关注事物的主动性,萌发了爱家乡的情感。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指导纲要》

2、《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9.9王浩《教师组织新的教育活动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