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宁合剂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1-11
/ 1

小儿腹泻宁合剂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

龙志福

(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妇幼保健院儿科云南玉溪653100)

【中图分类号】R72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1-0069-02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发病高峰在秋季,故名婴儿秋季腹泻。本病常表现为腹泻黄色水样便,多数患儿伴有发热,体温一般在摄氏38~39.5℃之间,30~50%的患儿早期出现呼吸道症状。本病目前在发展中国家是婴儿死亡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本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传统的治疗方法以补液、止泻、调理胃肠功能为主。我院在2012~2014年2年间在我科门诊治疗的84例病例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观察小儿腹泻宁合剂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中的疗效,观察对比发现小儿腹泻宁合剂用于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入选标准:(1)急性腹泻,每日大便次数≥5次,均为黄色水样便。(2)所有病例均为大便轮状病毒抗体阳性。(3)入院前未做过治疗。

1.2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2012年~2014年在我院门诊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小儿腹泻宁口服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常规补液、口服咯酸羧菌二联活菌散、蒙脱石混悬液)。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小儿腹泻宁合剂(江西普正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次每公斤体重0.5ml,每日2次。84例均为符合入选标准,完成疗程,资料完整的病例。治疗组49例,男26例,女23例;年龄6个月至2岁,其中6个月~1岁19例~1岁半20例~2岁11例。对照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年龄6个月至2岁,其中6个月~1岁17例~1岁半11例~2岁7例。俩组治疗前病程在8小时至72小时。其中48小时以内者80%;腹泻次数≥5次,黄色稀水样或黄色蛋花汤样便,无粘液及脓血,有或无呕吐。大便检查轮状病毒抗体均为阳性,大便常规无白细胞。发热者35%,均有轻中度脱水。病例具有可比性。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补液(轻度脱水者ORS液口服补液,中度脱水者静脉补液),口服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商品名:常乐康由山东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500mg/次,2次/日,蒙脱石混悬液(由南京白敬宇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0ml/次,3次/日。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小儿腹泻宁合剂(江西普正制药有限公司生产)0.5ml/次/kg,2次/日。

1.4观察与随访

由家长观察记录患儿大便次数、性状、体温等。治疗3天后检查大便常规、轮状病毒抗体;7天后再次复查大便常规、轮状病毒抗体。

1.5疗效判断

根据1998年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组织委员会制定的标准[1]。

1.6统计学分析

总有效率采用卡方检验。

2.结果

小儿腹泻宁合剂治疗组49例,显效(即:治疗72小时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31例占63.27%),有效(即治疗72小时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16例(32.65%),无效(即疗72小时内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均无好转,甚至恶化。)2例(4.08%),总有效率95.92%,有发热患儿体温均在治疗48小时内恢复正常。显效病例中26例在48小时内大便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

对照组35例,显效13例(37.14%),有效12例(34.29%),无效10例(28.57%),总有效率71.43%,两组比较,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χ²=10.000,P<0.01)。

3.讨论

轮状病毒感染是目前小儿腹泻的最常见病因之一,也是发展中国家儿童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为止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轮状病毒性肠炎传统的治疗方法为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口服止泻剂及肠道菌群调节剂,加强支持等综合治疗。还好轮状病毒感染病程有自限性,一般7天左右可自行痊愈。我们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小儿腹泻宁合剂(本药由党参、白术、茯苓、葛根、甘草、广藿香、木香等组成)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取得明显效果。患儿病程明显缩短。根据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党参、白术具有补中益气,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2],从而加强机体抵抗力,促进病情好转,缩短病程;葛根具有解痉止痛、解表退热,升阳止泻之功效;茯苓、藿香及木香都具有健脾消滞功效,可治疗腹痛、腹泻[2]。因此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小儿腹泻宁合剂可有效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缩短病程促进病情痊愈。我们认为在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的前提下应用以上方法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是安全、有效的。

【参考文献】

[1]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补充建议、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9(6):381-384.

[2]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9(1)、张敏、高晓红等茯苓的药理作用及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