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体会

/ 1

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体会

龚莉

龚莉(资阳市人民医院四川资阳641301)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0-0249-02

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虽操作技术要求高,易出现并发症,术后护理难度高,但可以免除患者第二次手术的痛苦,减轻经济负担。2005年11月—2009年10月,本院对6例患者行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男2例,女4例;年龄49-76岁,平均63.7岁;病程7-33年。4例诊断为双膝重度骨性关节炎,2例为双膝类风湿关节炎。均以膝部疼痛为主要症状,且伴膝关节活动受限行走困难。术前膝关节屈曲30-60°4例,30°以内2例。均同期行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经过3-24个月的术后随访根据美国HSS评估标准[1]优5例,良1例。术后关节活动度90°5例,60°1例。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接受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大多有怀疑、焦虑、不安和恐惧等心理。这种心理主要来自患者有严重而无法耐受的疼痛及对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不了解和担心治疗效果。因此,在术前向患者耐心介绍有关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基础知识,同时给予安慰和支持,解除患者思想顾虑,增强其疗效信心,使之主动配合医疗护理。

2.1.2功能锻炼术前进行股四头肌稳定性锻炼和等长锻炼,每日4-6次,每次10个动作,同时进行直腿抬高练习。

2.2术后护理

2.2.1严密检测生命体征术后每15-30min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1次,平稳后改1次/4h,并注意患者意识状态和患肢血液循环情况,出现异常及时处理。

2.2.2抬高患肢膝屈曲30°固定,并保持引流管和负压状态,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污染,防止引流液倒流,每日更换引流袋,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当引流液每日少于50mL时可拔除引流管和松解压力敷料重新包扎。

2.2.3疼痛处理术后患者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疼痛,甚至因疼痛而减少或拒绝锻炼,一般术后应该常规止痛。

2.2.4防止并发症早期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一般无疼痛表现,故应严密观察肢体是否肿胀,皮肤温度及静脉回流状况,如有无静脉曲张,皮张力增大等。同时嘱其尽早进行踝关节的自主活动和小腿肌肉收缩运动,每小时做10次,以防静脉阻滞。抬高患肢,消除肿胀。另外,预防膝关节感染是人工置换术后极为重要一项。关节持续疼痛是膝深部感染的重要指征,它提示膝部有急性或慢性炎症引起假体松动;患肢活动时疼痛加剧,体温持续升高,关节肿胀、充血或表现为长时间的关节疼痛,窦道形成而局部肿胀不明显,均提示有感染发生。因此,要保持切口敷料清洁、不污染,联合使用抗生素,并注意预防其他感染。

2.2.5功能锻炼①主动运动:在术后第一天即可开始,包括膝关节的主动运动以及相关关节和肌肉的运动。如踝关节的背曲及环绕运动和髋关节的主动运动。方法:患者平卧,足尖朝上绷紧腿部肌肉,直腿抬高,足跟距床面20cm,运动频率不能过快,当肌肉增加到3-4级时,需增加阻力予患肢,让其克服阻力完成伸膝运动。②被动运动:借助CPM可以使关节活动比较容易,有助于肢体静脉血液和淋巴液回流,减轻患肢肿胀,避免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减少止痛剂的用量,防止粘连,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患者术后第3天开始CPM,初始角度0°,终止角度20°,2min内完成1个来回,每天增加度数以患者可耐受为限,每天训练4h,上、下午各2h,平均1-2d增加10°,屈曲达120°后可停止机械辅助锻炼。③行走步态的训练:行走步态练习是下肢关节后锻炼的主要方法,患者发病常不自觉形成一种代偿性异常行走步态,纠正这些不正确步态需要医生和护士不断与患者交流,指出其不正确的姿势。术后3d鼓励患者下地站立,开始由2人搀扶下床站立,循序渐进在室内慢慢行走,然后让患者自己拄双拐在走廊上行走,术后3周开始做上下楼梯锻炼。

2.3出院指导出院前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出院后的护理要点及康复锻炼的注意事项,如皮肤、排便的护理,以及康复锻炼除应加强关节活动外还应遵循站—立—坐—蹲的原则,并向患者交代复查的时间,一般为术后1,3,6个月和1-2年。

3小结

膝关节置换术对解除患者膝关节疼痛,保留功能,矫正畸形疗效较好。但全膝关节置换术对机体造成的创伤较大,若手术前后处理不当,还会引起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如不及时处理,可导致手术失败,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及进行全身支持治疗,提高机体抵抗力是前提,充分估量可能出现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好预防,科学地进行功能锻炼,促进功能恢复是关键。

参考文献

[1]张晶,梁瑛琳.膝关节人工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7,16(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