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中生音乐学习心理与教育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3-13
/ 1

当前高中生音乐学习心理与教育方法

付木和

山东烟台市牟平区育英艺术中学曲明

【中图分类号】G432【文章标识码】B【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3-0102-01

音乐表达思想感情、创造艺术形象的过程是通过包括旋律、节奏、和声、复调、调式、曲式和配器等音乐要素,以时间上流动的音响为物质组合完成的。那么,对于欣赏音乐的人来说,必须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特点,在对音乐作品中的高低、强弱、节奏、调性等因素感知的基础上,获得与音乐作品情绪较为一致的内心体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些感知、思维、想象、情绪,都是人们学习音乐、欣赏音乐作品时的心理现象。对于即将进入青年期的高中学生,他们的音乐学习心理又会产生那些变化,学校的音乐教育活动又将如何适应这个变化呢?下面,就这些问题进行阐述。

一、当前高中学生音乐学习心理分析

高中是人的世界观、道德观和审美观初步形成的时期,高中生的音乐文化需求和社会的宣传环境联系在一起,在社会“流行”文化的影响下,听、唱流行歌曲成了他们紧张学习生活后的放松,可是,离开了歌词诠释,高中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对美的感知能力却恰恰与他们的智力、学识程度形成了相当强烈的反差。

由于学校音乐教育的多种原因,使得部分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产生了弱化。普通学校艺术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一生下来就有的,他必须经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从初级到高级的过程,从声、乐、色、线、情的感知能力,到逐渐掌握音乐的各种基本要素,从单纯的依靠模仿和简单再现的直观性学习音乐,到能从情感和心灵中去理解音乐,这中间都必须依靠每个时期音乐教学的功能和所取得的效果的连接。

音乐艺术不同于文学和美术,情感性是音乐的主要特征。高中生们喜爱什么样的音乐、选择如何接受音乐的教育,都带有浓重的个人感情倾向,也就是说,高中生较过去更多了一份经验。他们中的有一些人聆听音乐,是为了借助音乐调剂和愉悦身心,而另一部分则是为了心目中的偶像……他们的喜好和选择完全受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及个人对音乐的理解程度的制约。他们音乐学习心理活动的中心,会偏向于他们较为熟悉的“文字”和极富“感染力”的音响刺激,他们自身的价值趋向更多的是追求外表上的“听得懂”,很少去思考音乐的真正内涵。在一部分高中生的心目中,流行歌曲就是所有音乐的代名词,但都发出了“音乐即简单又复杂的感叹!”

二、当前学校高中音乐教育的策略和方法

高中生们不是不愿与音乐产生交流,而是“自尊”与“能力”使他们望而却步。那么,针对高中学生的音乐学习现状调整教学的策略和方法,排除音乐学习的心理障碍,以保证音乐欣赏活动的有效开展,以下几方面作了些尝试:

1、构建一个由学生参与自主管理的音乐学习群体,使当今的高中生对“流行音乐的兴趣”能向着学校音乐教育中“培养音乐审美能力”的目标稳定持久的发展。

学生对音乐所拥有的兴趣,虽说兴趣这种心理过程,不象感知、记忆、情感那样,可以直接构成音乐的审美心理,但是,它在推动音乐学习及音乐实践活动开展的环境中,通过小组的合作,争论、质疑交流音乐,使兴趣真正成为音乐学习的内趋力。

在学生参与自主管理的音乐学习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最大的发挥,他们参与教学形式的选择,针对教学目标,提出合理化建议,因为他们自身的音乐学习心理与广大学生的学习心理有着共同之处,他们提出的想法给大部分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提供了助燃剂。

2、通过训练“音乐耳朵”培养学生音乐感受力、想象力、理解力和创造力,进而提高对音乐的鉴赏水平。

1)音乐主题的强化听赏。

音乐中的主题,是指乐曲中具有特征的旋律,它能表现一定的音乐思想,是整首乐曲的核心。如果一首音乐主题,不断重复,以不断产生的刺激,使听者能形成条件反射,情感反应与联想会随之产生。对学生而言,这些主题多听而耳熟能详时,或许开始只能反射出作者、曲名等简单的识记,还不能作出更多的反应,但过若干时间后,由于某种巧合,再听此音乐时,一般会突然领悟这部作品所表述的思想情怀,个人的情感在音乐中找到了宣泄地。这种心理过程在心理学中有一种理论一一顿悟。这种消遣式的听赏方式,没有太大的压力,只是一种识记,但这是必需的,这是帮助学生提高音乐素养的前提。

2)了解、掌握“音乐语言”的组合和基本的规律。

音乐是通过一种特殊的语言,做着情感世界的宣泄。然而学生学习音乐的心理受到了这些特殊语言的制约,他们对讲述这些内容的“语言”还不甚了解。为此,不断地注意、学习、了解音乐语言的组合与规律,观察和积累生活中形象与相应音乐语言的表现方式,就成为高中生在现有音乐学习心理中如何与音乐作深层交流的突破口。

四、结论

高中生音乐学习心理不是一个单向的封闭体,而是一个多元的开放系统,它需要与社会、家庭、学校的各种艺术文化信息不断交流、不断调整、不断完善,使心理需求既符合个体发展的规律,又跟随时代发展的节拍。而作为教育主阵地的、担负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的学校教育,应更多的关注高中生音乐学习心理的变化,充分利用学校音乐教育的特点,引导他们把对音乐的“理解”上升到能够对社会音乐文化的各种现象做出判断,使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