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

林职霞

林职霞(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眼科广东惠州516001)

【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取本院眼科2008年7月~2010年7月期间收治的DR患者6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科学护理干预方法。观察评价两组患者入院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视力变化情况及合并症。结果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视力变化情况及全身反应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后,可以提高DR患者治疗效果,患者的生活质量显明提高。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1-0031-0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的严重眼部并发症之一,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统计,全球糖尿病患者2006年为2.46亿,预计2025年将达到3.38亿。我国的糖尿病患者总数已位居世界第二位[1]。糖尿病会引起视网膜血管失调,患病率随着患糖尿病时间增加而不断提高。DR以视网膜反复出血为特点,对视力影响极大。该病具有进行性发展的特征,常可导致不可逆性视力损害,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主要致盲性眼病之一[2]。糖尿病视网膜发生及严重程度与患者的生活习惯、心理情绪、饮食控制等密切相关。本院眼科2008年7月~2010年7月期间收治的DR患者64例,经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64例患者,男38例,女26例。年龄27~68岁,平均47.5岁。病程3~19年。单纯型DR38例,增殖型DR26例。全部病例均经眼底镜、眼底荧光造影,根据第三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制订的标准,确诊为DR[3]。有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两患者在性性别、年龄、体质、病情程度、病程长短、认知能力、依从性、文化程度、病型、合并症、初诊时血糖值、血压、视力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方法和入院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科学护理干预措施。观察评价两组患者入院前、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及体重情况。

1.3统计学分析

本组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施科学护理干预措施后,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值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血压稳定,出院后随访12~36个月,没有出现致盲病例(详见表1)。

表1DR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体重变化情况表

3干预护理措施

3.1心理护理

DR是糖尿病的眼部并发症,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出现视力下降,严重者甚至导致失明。因此DR患者心理负担较重,情绪悲观,不能积极配合治疗。患者的负面情绪会造成血压波动、血糖升高,进一步加重眼底出血程度。护理人员应真诚关心和体贴患者,向其讲解DR的发生发展机理,使患者明白,只要保持心情愉快,严格控制血糖,就可有效控制病情,并给患者介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成功案例,以消除患者的顾虑和紧张情绪[4]。并耐心做好患者家属的工作,使家属明白,患者情绪的稳定与否将直接影响病情,家庭的温暖才是最好的治疗[5]。从而增强患者正视疾病、积极治疗的勇气与信心,减轻心理负担,配合临床治疗工作。

3.2饮食控制

饮食控制对于各类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低糖、低脂肪、高纤维素饮食可减轻胰岛素B-细胞的负担,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应给予关心、体贴,主动和患者交谈,说明合理饮食的重要性,使患者树立信心,愉快地接受治疗和护理[6]自觉地控制饮食。饮食控制原则为一日三餐或多餐,每餐定时、定量,有条件者,应按照个体情况安排食谱,并通过患者的身高、体重、工作强度及血糖水平计算每日总热量,每餐热量分布分1/5、2/5、2/5,即碳水化合物占60~70%,蛋白质占20~30%,15~20%[7]。主食以粗杂粮为主,限制淀粉及糖类食品,副食宜清淡、低盐、低脂、高纤维素食物为主,宜多吃豆类、富含纤维食品,多食绿叶蔬菜。因空腹饮酒易引起低血糖,应嘱患者禁嗜烟酒。

3.3健康教育

详细向DR患者及家属宣讲明DR发生原因、发展过程、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和防治措施,使其明白血糖稳定对于DR的重要性,使患者掌握饮食控制的目的、原则和方法,明白严格的饮食控制能使血糖维持在一定范围内,能有效防治DR,从而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和依从性。指导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和饮食方式,自觉配合饮食治疗,适当参加体充锻炼,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嘱患者出院后应每月进行眼底及视力复查,安全用药,尽量减少夜间读书或工作,自我监测血糖。为DR患者建立档案,电话或追踪随访6~36个月,收集反馈信息,对饮食控制与用药不规范者进行督促,使其坚持治疗。

3.4运动疗法

运动能提高肌肉利用糖的能力,能降低血糖水平。生活作息应用规律,并坚持适度运动。应指导患者制定生活计划,合理安排活动量的活动内容,在病情允许情况下,鼓励患者适当时作和学习,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8]。运动时强度不可过大,以防发生低血糖。天气变换时注意保暖,防止感冒去。

3.5药物疗法

降糖药物对于控制血糖水平十分重要,应告知患者药物的种类、作用、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嘱患者应认真按医嘱服用药物,禁止随意减量或停用。对于应用胰岛素治疗患者,应向患者讲明治疗的目的、作用、方法及可能产生的副反应。自行注射者,应指导患者胰岛素的注射时间、部位、不良反应观察方法,以防发生低血糖反应。

4讨论

DR是糖、脂肪及蛋白质代谢紊乱所引起的全身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广泛病理损害的一种表现,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其病程进展个体差异很大,临床表现复杂[9]。DR患者对疾病的有效控制依赖于其对治疗的信心、严格的饮食控制。因此,采取科学的护理干预,促使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控制血糖,可有效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延缓DR的发展。干预组患者经实施护理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体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对DR患者进行科学护理干预,能帮助病人合理有效的控制血糖,减轻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10]。

参考文献

[1]黄昌雪,张小伟,张秘.等玻璃切除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113例围手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0(24):25-26.

[2]白丽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实施家属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1):5011-5011.

[3]王伟.中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3例临床分析.中医药学报,2010(1):117-118.

[4]陈晓玲.心理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4):95-96.

[5]杨玉荣.糖尿病患者常狗崽子的心理障碍及干预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2):223-224.

[6]孟祥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例饮食护理体会.齐鲁护理杂志,2007(15):94.

[7]杨耘,王秀芳,储玉琴…影响胰岛素疗效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3):50-51.

[8]杨光艳,李静.心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抑郁障碍的影响[J].海南医学,2009,20(9):1577-158.

[9]石晶,孙宇丁,王新平.循证护理在糖尿病性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2008(12):88-89.

[10]赵树菊,魏静丽,马雪春.心理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病人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12):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