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院烧伤病区消毒质量监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0-20
/ 1

某院烧伤病区消毒质量监测分析

刘兰瑞1张永强2(通讯作者)

1保定市第五医院河北保定071051;2保定市疾控中心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目的:通过监测某院烧伤病区的消毒质量,分析消毒工作存在的问题,严防烧伤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2012-2014年依据相关标准对该院烧伤病区内普通病房、ICU病房、手术室、配药室、治疗室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灭菌后医疗器械、医务人员手、使用中消毒剂、紫外线照度、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等进行采样检测。结果:2012-2014年共监测样本3144份,合格2938份,合格率为93.45%,普通病房、ICU病房、手术室、配药室、治疗室合格率依次为90.72%、92.66%、97.75%、96.36%、94.62%;不同监测项目中,使用中消毒剂合格率最高,为98.02%,室内空气合格率最低,为81.20%。结论:烧伤病区消毒效果总体良好,但普通病房及ICU室消毒工作须进一步加强,医护人员手及室内空气合格率较低,须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烧伤;消毒;监测;分析

烧伤后感染是严重影响患者治疗和预后的危险因素,烧伤病人极易发生医院感染,有报道[1]烧伤病人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平均为10%~15%,重度烧伤高达20%~40%,特重烧伤甚至高达60%~80%,明显高于普通疾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因此,必须加强烧伤病区的医院感染和消毒控制措施,加强病区的消毒质量监测,本研究连续监测某医院烧伤病区消毒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方法

对该院烧伤病区内普通病房、ICU病房、手术室、配药室、治疗室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灭菌后医疗器械、医务人员手、使用中消毒剂、紫外线照度、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等进行采样检测。依据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GB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WS/T313-2009《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和GB15981-1995《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进行检测和评价。

2结果

连续3年监测,共采样3144份,合格2938份,合格率为93.45%,其中普通病房合格率为90.72%,ICU病房合格率为92.66%,手术室合格率为97.75%,配药室合格率为96.36%,治疗室合格率为94.62%;不同监测项目中,使用中消毒剂合格率最高,为98.02%(445/454),室内空气合格率最低,为81.20%(216/266),其它由高到低顺序依次为灭菌后医疗器械96.76%(597/617)、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96.50%(469/486)、物体表面92.91%(590/635)、紫外线照度91.40%(117/128)、医务人员手90.32%(504/558)。

3讨论

烧伤重症病房发生院内感染的概率高,而合理且有效地消毒措施是控制烧伤患者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1],有研究认为烧伤创面的细菌与空气中细菌的吻合率高,且空气传播是烧伤病房发生院内感染的重要途径之一[2]。

连续监测结果显示,该院烧伤病区消毒效果总体良好,但小儿普通病房消毒工作须进一步加强,因小儿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全,小儿烧伤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很多,烧伤后感染发生率亦较高,应加强小儿烧伤后的医院感染控制,另外特别要加强ICU病室消毒管理措施,ICU病室内多为重症患者,大面积重度烧伤患者是继发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监测项目医护人员手及室内空气合格率较低,须引起高度重视,应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和病区内空气消毒。因影响因素多,空气消毒是消毒管理中最薄弱的环节,要改善室内消毒设施及条件,并加强病区环境管理,降低环境污染;医务人员手是医院感染中十分活跃而且重要的传播媒介[3],必须强化手卫生,洗手是阻断医护人员因操作而导致传播疾病的关键环节[4]。烧伤病区的消毒效果及预防医院感染是保证烧伤患者治疗及预后的前提,要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强消毒监测工作。

参考文献:

[1]罗培寿,罗香宁,郑爱林,等.烧伤病房消毒效果监测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08):680-681

[2]张静涛,庞久玲,窦秀云,等.层流烧伤病房空气消毒效果监测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1):1986-1987

[3]管兆军,耿晓萃,张晓东.丹东市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分析[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4,31(5):511-512.

[4]梅劲芳.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4,31(5):519-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