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厂集控运行与机组协调控制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浅谈电厂集控运行与机组协调控制探讨

肖岚

(福建大唐国际宁德发电公司352000)

摘要:现阶段,我国电厂大多通过集控运行系统进行工作,本文在这一背景下,首先阐述了电厂集控运行系统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然后提出了参数调整、控制调节水功能的机组协调控制方式,之后从硬件配置策略、软件配置策略、加强管理这三方面提出了电厂集控运行与机组协调控制的策略,最后总结了机组协调控制的好处,希望对我国电厂相关人员带来一定的启示,提高电厂的机组协调控制水平。

关键词:电厂;集控运行系统;机组;协调控制

引言:目前,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电厂已经应用了集控运行系统,对各机组进行统一的控制。在这种系统的控制下,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机组协调,控制设备的增减情况,从而实现系统的良好运行。为了提高电厂集控运行的水平,我国相关人员也陆续提出了一些控制协调方案,但是目前在电厂集控运行控制方面依然存在着不足之处,下面笔者就谈一下电厂集控运行与机组协调控制方面的问题。

1.电厂集控运行系统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1.1电厂集控运行系统常见问题

目前电厂中的集控运行系统相当于一个控制中心,可以对机、炉、电等各部分设备进行集中的管理,该系统可以实时检测到机组的运行情况,并收集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电气的自动化发展,目前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我国各电厂的管理之中。但是目前在电厂集控运行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其中的过热气温系统很容易受到受热面、煤水比、过剩空气系数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这样就可能引发系统温度过热的情况,对集控系统的运行以及机组的温度控制带来一定的阻碍。第二,目前很多电厂人员基本是通过温水调节再热气温,但是这种方式的效果并不够理想,可能会导致电厂成本提升,提高经济负担,并且在调节之后很难再对气温进行控制,加大对再热气温进行控制复杂度,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第三,在间接能量平衡系统退位的过程中,系统还是采用直接能量平衡的公式,这和实际生产情况相违背,并不利于对主汽压力系统的控制[1]。

1.2应对策略

为了解决电厂集控运行中常出现的这些问题,工作人员一定要对集控运行方式进行优化,提高运行系统的科学性,从而协调各机组间的工作。其中的应对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电厂工作人员应该注意主气压力系统中的运行参数,时刻观察参数的变化,对其进行合理的控制,具体可以使用复合调节器进行参数调节,从而提升间接能量平衡系统的性能。第二,对于过热气温系统的问题,工作人员应该从设计方向入手,对其功能特性进行优化,有效调节气温。第三,针对再热气温系统运行中常出现的问题,可以通过调整给水量的方式去调节水温,从而提高再热汽温系统的运行状态,提升其服务性能。总之工作人员要针对不同系统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优化,提高各系统的性能,从而在进行系统之间的协调运作与集控工作,提高电厂集控运行的整体效果。

2.电厂集控运行与机组协调具体控制的方式

2.1合理控制参数

一旦电厂集控系统的负荷出现变化,就很有可能影响到负荷调节器,为了避免此问题的发生,提高电厂集控运行的水平,需要工作人员协调各机组,提高控制水平,这主要可以采取参数控制的方式进行工作,需要工作人员观察系统的参数情况,出现问题时要及时进行处理,通过调节控制器的参数来减小实际负荷和目标负荷之间的差距,从而实现相对平衡。另外,技术人员也要完善调节控制器等参数调节装置,尽量完善其性能,减少负荷改变给其带来的影响。

2.2调节水功能

除了参数控制的方法以外,工作人员还可以调节水功能,一方面可以调节水的温度,具体可以利用分离机进行手动配置,从而对饱和蒸汽的温度进行调节,使得中间温度符合要求。另一方面也可以调节给水量,对水流量进行控制,具体可以用自动给水和手动给水这两种方式进行操作。但是这两种给水方式都有一定的优缺点,进行自动给水时,如果燃料量发生变化,煤水比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工作人员就要进行分析然后调整给水量。具体可以使用中间温度PID调节水量,这样在燃煤量增加时,水量也可以自动增加,就可以保证电厂系统消耗的燃料与给水量达到平衡。而用手动给水的方式,就要尽可能的保持给水量稳定,因为一旦水量变化,就会影响到主调节器的输出量,最终使得中间点的温度改变。所以工作人员要结合电厂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给水方式,从而科学的控制水量,进而保障机组的安全运行。

3.电厂集控运行与机组协调控制的策略

3.1硬件配置策略

要想使电厂集控运行系统平稳安全的运行,就要控制协调好各机组间的工作,这需要先对机组硬件进行合理的配置。一方面要搭建好网络模块,这种网络模块,主要包括调节、检测一些功能,其可以接收到变速器传输的信号,然后由工作人员设定好运行方式,系统就会自行运算,最后得出的结果,再由网络输送到设备中,就可以对设备运行进行控制,这就是网络模块的现场调节作用。另外网络模块还可以起到检测的作用,可以检测到设备运行的信息以及参数,从而进行智能化的控制,并且其中也包含系统分析功能,可以让操作员和现场服务器之间进行交流,从而深入了解设备运行的情况。另一方面也要做好系统的设计工作,这其中包括汽机模块、整体控制模块等各部分内容。其中工作人员需要运用能量平衡原则来控制器金,使系统发布指令,指导工作,还要注意对锅炉控制系统的操控,要使用自动手动相结合的方式控制锅炉的输入输出,尽量达到能量平衡。

3.2软件配置策略

机组协调运行的软件与硬件都很重要,工作人员做好硬件配置工作的同时,也要注意对于软件结构的调整,电厂集控系统的软件结构主要就是服务端与客户端,此二者协调配合就可以进行系统的管理[2]。其中要用两台服务器组成服务端,进行信息传送,这样一旦其中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工作人员就可以马上将工作切换到另一台上,从而避免对火电厂工作带来影响。同时,操作员系统也要负责客户端的工作,工作人员要从服务端中获取信息,并在整合分析之后尽快传到服务器上,从而协调各机组件的工作模式,保持工作有序进行。另外,软件之中还要设定出功能系统,主要起到机组的监控作用,该系统的设定可以获取电厂各机组中的信息,这样操作人员就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控制好功能系统,这样即使机组的负荷变化加大,也可以平衡主蒸汽压力,从而促使设备稳定。

3.3加强管理

要进行各机组间的协调控制,工作人员还要加大管理力度,提升控制协调的能力,这需要工作人员根据机组运行系统的特点进行分层管理与整体管理,将各机组有机结合起来,注意系统中的各个环节,一但出现问题要马上修复,以免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但是在设备运行期间,工作人员不可以随意改变设备参数,除非有事故发生,一旦发生急情况,工作人员就要及时停机,将系统关闭,这样就可以尽量降低损失,避免事故发生。

4.电厂集控运行与机组协调控制的好处

对电厂集控运行系统和机组进行协调控制有很大的好处,可以极大的提高电厂集控运行的效率与可靠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工作人员构建出的机组协调系统可以协调好各机组的工作,提高整体运行水平,有利于改善整个电厂的生产状态,有效的减少故障出现的概率。第二,对生产设备进行保护,更能够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第三,工作人员通过优化控制方式,可以提高机组工作的协调性,电厂人员的监督与控制工作也可以使生产计划全面的实施,使电厂的工作达到预期效果,促进电厂的科学发展观。

结束语:综上所述,电厂集控系统对于整个电厂设备的运行来讲可以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在电厂工作期间,工作人员一定要尽量保持集控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这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对集控系统以及协调控制方案进行进一步的研发,并对各机组运行情况进行控制,而促进机组之间的协调运行,这样才能提高电厂的生产效率,促进电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伟.火电厂集控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高新科技,2018(18):110-112.

[2]陈毅艺.燃煤电厂集控运行与机组协调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4):110.

[3]雷鸣雳,孙文杰等.国网陕西电力培训中心:危地马拉JAGUAR电厂2×150MW机组集控运行值班员培训[J].中国电力教育,2018(09):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