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负荷与温度关系研究

/ 2

电网负荷与温度关系研究

吴衍达徐幸李喜同胡国华

国网菏泽供电公司,山东菏泽274000

一、分析基本原则

1.选取2015~2017年共三年夏季负荷数据进行分析。

2.选取9月15日~10月15日负荷与6月20日~8月20日负荷相比较,分析夏季制冷负荷增长趋势。

3.选取6月20日~8月20日每日最高负荷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气温每升高1℃负荷变化情况。

二、制冷负荷计算与分析

(一)近三年温度统计

菏泽地区6月份的多年平均气温是26.5℃,极端最高气温38.9℃;7月份的多年平均气温是30.5℃,极端最高气温39.5℃;8月份的多年平均气温是27℃,极端最高气温37.5℃。

通过上述统计可以看出:

2015年夏季最高温度为38.2℃,超过35℃的高温天气有5天,最低温度19.2℃,属凉夏。2016年夏季最高气温37.5℃,高于35℃的天数为15天,最低气温19.1℃,夏季炎热。2017年夏季最高气温38.6℃,高于35℃的天数为23天,最低气温20.1℃,夏季酷热。近三年超过35℃的天数呈逐年增加趋势,故预测2018年夏季持续高温天气较多。

(二)制冷负荷估计

1.最大负荷比较法

(1)选取电网最大制冷负荷时段进行分析:最大制冷负荷对电网高峰负荷影响较大,故选取最大制冷负荷进行分析对比。

(2)确定比较的月份:7、8月份是制冷负荷最大的月份,与9、10月份负荷相比,除制冷负荷外,负荷特性组成基本相同(11月~来年3月有供暖负荷,3、4月份排灌负荷较大)故选取7、8月份与9、10月份负荷相对比。

为进一步减小误差,选取9月15日~10月15日之间(以下用9/10月表示)的负荷与6月下旬至8月份中上旬(以下用6/8月表示)的负荷相比较。

(3)确定比较的时段:对上述直接用最大负荷进行比较的方法进行修正,首先进行典型负荷曲线拟合,取各日最大负荷作为标准,计算日负荷曲线的标幺值,并对应每点负荷的标幺值计算该点在该月的平均标幺值。其方法如下:

从最近几年中选取典型月,下图即是2016年~2017年6月下旬至7月中上旬(以下用6/7月表示)、7月下旬至8月中上旬(以下用7/8月表示)与9月15日~10月15日之间月均标幺值的比较。

从上图中曲线可以看出,近年来6月下旬至7月中上旬、7月下旬至8月中上旬负荷曲线形状基本一致。但9、10月份负荷曲线有一定差异,晚高峰在18点左右,而且明显高于早高峰,这主要是由于照明时间提前,与其它负荷重叠所带来的。因此尽管全年18~22点是负荷高峰时段,但为了排除照明负荷的影响,我们对上表进行修正,选取10~18点的负荷进行比较,从图中也可以看出该时段日均负荷标幺值要明显高于9/10月日均负荷标幺值,并认为6/8月该时段的最大负荷与9/10月该时段的最大负荷之差即是制冷负荷。

2.基准负荷比较法

由于没有对制冷用电单独计量,没有现成的制冷负荷曲线,需要根据菏泽地区电网的负荷曲线推算制冷负荷曲线。推算过程是:

(1)每年5月份为春季,5月份每天的电网负荷曲线为:

2017年春季最大负荷是2302.1MW;用同样方法可以得出以10月为代表的秋季的平均负荷曲线,如下图所示,秋季最大负荷是2478.2万千瓦。

(3)以春季和秋季负荷曲线的平均值作为夏季没有开启制冷负荷的“无制冷用电负荷”,取春秋两个季度的平均值可以负荷的自然增长的影响,认为夏季负荷与“无制冷用电负荷”的差值就是受温度影响的制冷负荷。

(4)2015年菏泽地区电网的最高负荷出现在7月14日,当日最高温度37℃,最大负荷达到2981.2MW,最大制冷负荷也出现7月14日,达到1098.4MW,占系统负荷的36.8%。用上述方法推算出8月2日前后的制冷负荷曲线如下:

2017年菏泽地区电网的最大负荷出现在8月6日,当日最高温度36.6℃,整点最大负荷达到3730MW,测算当日的制冷负荷为1629.9MW,占系统负荷的43.7%。

3.小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判断2015年制冷最大负荷范围为750MW~1100MW之间,2016年制冷最大负荷范围为1050MW~1500MW之间,2017年制冷最大负荷范围为1500MW~1650MW之间。

综合2015~2017年的制冷负荷的测算结果,有以下特点:

(1)最大制冷负荷与夏季电网负荷最大负荷呈正相关关系。

(2)制冷负荷占电网负荷的比重很高,在电网最大负荷出现时,制冷负荷约占40%左右,并呈增加趋势,可见制冷负荷对电网的影响越来越重。

(3)与电网总体负荷相比,制冷负荷的增长远高于电网负荷的增长率,从年均增长率来看,最大制冷负荷的增长率达到年均22.89%。

(三)最高温度与制冷负荷的关系

2015~2017年菏泽地区夏季最高温度与制冷负荷曲线如下:

当温度在22℃~28℃,由于空气湿度与人的体感不同,此温度段内的空调负荷不会太大,且增长率也不会太快,故此模型在此温度段已不适用,需引入修正函数,设修正函数为:y=ax2+bx+c

推算此修正函数过(22,0)及(28,299)点,且在(28,299)点的增长率为30,故可以求出修正函数为:

y=0.69x2-8.64x

综上可得最高温度与最高空调负荷的模型为:

F(x)=0.69x2-8.64x(22℃≤x<28℃)

F(x)=1.003x3-82.62x2+2299x-2.13*104(28℃≤x<35℃)

F(x)=179.2x-5273x≥35℃

综上所述,可得温度与制冷负荷的关系如下:

(1)当温度在22℃~28℃时,最高温度每升高1℃,空调负荷大约增加0MW~30MW。

(2)当温度在28℃~35℃时,最高温度每升高1℃,空调负荷大约增加30MW~180MW。

(3)当温度在35℃及以上时,最高温度每升高1℃,空调负荷大约增加180MW。

三、结论

(一)最大网供负荷与最大制冷负荷情况

(1)2015年夏季最大网供负荷2981.2MW,最大制冷负荷为1098.4MW;2016年夏季最大网供负荷3427.2MW,最大制冷负荷为1500MW;2017年夏季最大网供负荷3730MW,最大制冷负荷为1630MW。预计2018年夏季最大空调负荷约2000MW,最高省调调度负荷为4400MW。

(2)夏季电网最大负荷出现时,制冷负荷占比约40%左右。从年均增长率统计,最大制冷负荷增长率年均22.89%。

(二)制冷负荷随温度增长趋势

(1)当温度在22℃~28℃时,最高温度每升高1℃,空调负荷大约增加0MW~30MW。

(2)当温度在28℃~35℃时,最高温度每升高1℃,空调负荷大约增加30MW~180MW。

(3)当温度在35℃及以上时,最高温度每升高1℃,空调负荷大约增加180MW。每持续一天,负荷增长约150MW。